张掖高台社火鼓谱的传承与保护

2022-07-15 11:12李思涵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鼓子社火高台

李思涵

(西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一、高台社火的历史与发展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1958 年以前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地区,1959 年划归张掖地区管辖至今。高台地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境内山川峭拔、戈壁广袤、大漠绵亘,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由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劳、慷慨尚武的传统,创造和继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种,其中高台社火鼓子,尤如一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明珠,镶嵌在河西走廊这片广袤的土地上[1]。张掖高台社火鼓子作为西北地区民间趋吉避凶的重要社祀方式之一,它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更改,但形式却基本保持下来并演变为迎春贺年、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弥漫着浓厚的西北风情,体现着河西走廊文化生态结构的多样性。

社火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俗,其产生和演变的历程有数千年的历史。社火起源于上古先民对土地与火的信仰与崇拜,并且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等都有较深渊源,是上古时期人们用以祭祀与祭拜神灵的一种重要宗教行为[2]。《周礼》曰:“二十五家为社。”由此可见,从先秦时期开始祭祀便以“社”为单位,社神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远古先民崇拜社神,以歌舞祭祀意在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逐渐演变为乡村酬神、娱神、娱人的传统仪式,并融合了杂戏的表演,成为我国陕甘农村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张掖高台社火鼓,自明代初年传承至今,已有600 多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多次演变,表演风格正逐步趋于固定[4]。如今高台社火鼓子已被列入张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当地也制定了十年社火鼓谱保护发展计划,对民间相关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建立每年一度的民间艺术节,积极推动高台社火鼓谱的传承和保护。

二、高台社火鼓谱概述

张掖高台民间社火鼓子表演在其发展的数百年间已演变为形式比较成熟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在形式上,可分为表演鼓和造型鼓两种类型。表演鼓主要包括舞龙鼓、舞狮鼓、大头和尚鼓、霸王鞭鼓;造型鼓主要包括秧歌鼓、腰鼓及威风锣鼓三套等,秧歌鼓又分为自由步鼓、十字步鼓、劳动步鼓、回望跳鼓、龙摆尾鼓、单过街鼓、双过街鼓等七种;腰鼓又包括拜四方、雄鹰展翅、喜气洋洋、双弹弓、上下跳、井字麻花、上下二平、展翅飞翔等16 种形式。这样复杂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节目类型,每一次表演都是对这些民间民俗艺术形式的流传、发展和保护,一场社火和社火锣鼓表演就是一场民间艺术形式的大汇演。下面简单介绍由葛立新①老人已搜集整理出的部分鼓谱,以舞龙鼓谱、舞狮鼓谱和霸王鞭鼓谱为代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韵味:

舞龙鼓谱

说明:共设八门,内四门,外四门,单条龙和双条龙并用。引龙绣球把龙引入内门和外门,八门可以套用。单龙也可以舞小四门,各门都有排灯,共计八个排灯,排灯四面可以画四大名著人物肖像,也可以写名人名言等。(根据现场表演反复多遍)

舞狮鼓谱

说明:公狮、母狮睡觉、狮子调情、狮子打滚、海底捞月、登高望远、口中吐花、口吐对联、上桌凳,雄狮上山下山动作鼓点。

霸王鞭鼓

说明:以上节奏反复三遍,共九节;大鼓、大钹、中钹、小镲、丁锣可以根据鼓点强弱配器。

绿扇秧歌鼓谱

说明:十字步八拍开扇

说明:双排左右方向8 拍,对跳8 拍。

说明:举扇向后转平步16 拍,集中队形。

说明:劳动步16 拍。

说明:向后踮脚鼓四变二,二变四还原。

说明:单排原地。双排转跳,交换。

说明:收扇左右跳花平步跳。

说明:四队变二队退跳、持扇、合扇、打扇动作协调,活泼。

以上几种高台社火鼓谱极具代表性,其节奏变化无论在轻重拍的安排还是在打击乐的配器方面都有独特的母体特性,从鼓谱中可以感受到演奏者在敲击大鼓中倾情舞动,把自己生命的律动和祈求丰收的愿望都融汇于表演之中。鼓谱中最为显明的特性是表演者们配合默契,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强奏时,鼓声震天,钹光闪烁;轻奏时,又如春雨滋润禾苗,给人们带来愉悦与鼓舞,从而增强求得来年好光景的信念,这该是《易·系辞》“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的意境[5]。

三、高台社火鼓谱的价值

高台社火鼓子与社火表演共同经历了祭祀娱乐、教化育人、人文价值等功能的演变。社火鼓谱不仅记录了社火鼓乐表演的节奏,更记载着人民群众质朴向上的生活点滴,可谓“田家自有乐,农民鼓舞春”。广大农民为欢庆丰收而表演的“威风锣鼓”等,更是形象地传达出“人鼓合一、以鼓为令”的勇往直前、一鼓作气的精神状态[6]。其价值如下:

(一)祭祀娱乐

高台民间社火鼓乐是从祭祀炎帝、祈福健康平安的活动发展而来的,如今社火鼓子的祭祀功能看似已不复存在,实则祭祀功能已深深融入了人们的节庆风俗习惯中。在春节期间,“闹社火、打锣鼓”成为甘陕地区每个村、乡(镇)的主要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而“闹和打”足以说明社火和锣鼓带给人们的嬉戏热闹和快乐祥和[7]。这种快乐分为两种,一是表演者自身在社火表演中的释放感情、身心愉悦的自乐;二是观众在社火表演情节和锣鼓震天的情绪渲染下开怀大笑、其乐融融的众乐,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二)教化育人

社火鼓谱的传承是一种在表演者与传承者、学习者之间的传与受的过程。通过研究它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等,可以使后人了解当地民俗艺术的发展轨迹。由于社火鼓子的剧目表演多取自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表演过程中民众可以体会到许多关于诚信友爱、团结合作、真诚忠义、爱憎分明等方面的处事道理,它不仅可以启迪学习者的思想,还能极大丰富受教育者的人生阅历。

(三)人文价值

高台社火鼓谱是河西走廊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艺术遗存,极具价值。不论是曲目、曲调、结构,还是地域环境、民风习俗、演奏形式,它都蓄积了不同历史时期音乐艺术的精华,保留浓缩了传统音乐特色,蕴涵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8]。

四、高台社火鼓谱的现状与保护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民间社火大鼓的鼓点都是老艺人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高台社火也如此,几乎没有文字说明和记谱符号,这种方式极大限制了社火鼓子的传承与发展。

笔者就高台社火鼓谱的收集整理现状曾走访了葛立新的女儿葛彩霞,她就父亲对高台社火鼓谱的挖掘与整理情况进行了回忆②:我父亲自小跟随作为社火骨干的祖父与曾祖父在社火演练场上耳濡目染,对社火深深热爱的种子就是在那时种下的。后来父亲在村上学校任教之余,也担任了村上的社火总导演。尽管平时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只要投入社火排练,父亲总是废寝忘食,乐在其中。2004 年父亲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担任了高台县夕阳红秧歌队队长,重新燃起了对高台社火的情愫。2005年,秧歌队改名为高台县城关镇爱华艺术团,父亲任团长。在高台县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父亲自费购买了80 个大鼓。当时,自愿加入的人员达32人,年龄最大的73 岁,最小的53 岁,母亲常翠英更是积极响应,第一个加入艺术团。父亲没有因为艺术团仅仅是业余爱好者组成的就懒散放松,反而每天严格考勤,对演员的排练教学更是稳扎稳打,这使得爱华艺术团的威风锣鼓很快便在河西走廊小有名气,时常有单位或个人邀请艺术团前往表演,走遍张掖六县区,甚至周边的酒泉等地的单位也都慕名前来邀请。尽管发展至此,在艺术团成立之初,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也面临过重重阻碍。在组织演员排练过程中,父亲发现无论如何口传心授,大家都不能做到整齐如一。演员对于社火的接受与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甚至经常会出现后半段学会了前半段就忘的情况,这使父亲非常苦恼头疼。他经过认真严谨的思考后意识到,必须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社火鼓谱,才能大大提高排练的效率,还能增强演员们的积极性与专业性。不仅是为了排练需要,更为了传承延续民间文化,搜集整理高台社火鼓谱便成了父亲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事。所幸祖辈对我父亲的影响极深,他经常躺在床上回忆儿时我曾祖父和祖父手把手给他讲授鼓点时的情景,想起一点就立马爬起来记在纸上,常常一记就是一整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搜集整理与挖掘,不断修改完善,终于整理记录出了大部分高台社火鼓谱,包括霸王鞭鼓、舞龙鼓、腰鼓、大头和尚鼓、猪八戒背媳妇等高台传统社火鼓谱。同时,父亲还创作了新鼓谱近20 套。2015 年,他挖掘整理的高台社火鼓谱被列入张掖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此,当地政府对于高台社火的传承与发展也越发重视,不仅制定了十年保护计划——将鼓谱整理入册,还开设了“民间讲习班”让更多的人了解社火文化,热爱社火艺术,从而发扬社火精神,传承社火这一民俗。

尽管在葛立新老人的不懈努力下,挖掘整理了一批以高台传统社火鼓子为主的鼓谱,为抢救频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复杂性,民间自主的保护又具有困难性,使得社火鼓谱的传承与保护还是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

(一)现状

1.传承的方法和手段滞后。近年来,由于鼓乐艺人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和后继乏人,社火鼓谱面临失传的严峻现实。一方面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大量艺人和传承者外出务工,导致气势磅礴的威风锣鼓、刚健有力的舞龙舞狮鼓等表演种类在减少,艺人也在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先进的现代设备,致使社火鼓谱传承的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导致社火鼓谱本身蕴含的艺术价值鲜为年轻人所知[9]。因此,依靠专业人士及时更新传承的方法和手段是关键。

2.传承的途径和渠道不畅。目前高台民间自发组织的社火队伍是以村镇为单位,各个村镇有自己的明显特色。社火鼓子这一民俗艺术本身就包含道具与服装需求,其表演形式分为固定、即兴和造型表演等多种形式,需要在平时有组织地进行排练。同时,表演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约有100 多个表演项目,这些项目每一个拿出来都是研究的重点。所以,依赖民间自发对这些内容进行保护和传承有很多的困难,畅通传承的途径和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引导保护更是不可或缺。

(二)保护

社火鼓谱只有扎根在出生的土地上,与当地的习俗共同发展才能保留它最纯粹的精华,不至于在发展中丧失其内在意义而仅留下外在的表现形式[10]。因而,应加大以下方面的保护力度:

1.加大对社火鼓谱文化的保护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本地的社火鼓谱进行深入摸底,积极组织专业人员、文化骨干对全域社火鼓谱细致普查、调研,摸清起源、发展、历史沿革及节目内容,对各类社火艺术资料归类存档,濒危项目重点抢救。对老艺人建立个人档案,抓好各乡镇艺术人才培训培养,资助对社火鼓谱创新、发展有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保护社火鼓谱文化的事业中。

2.加大对社火鼓谱资金支持力度。一方面,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加大对社火鼓谱挖掘传承发展方面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为社火鼓谱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金介入,推进社火鼓乐(谱)文化“视音频网络化”的建设,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高台社火鼓谱的创新与发展

高台社火鼓子表演现如今已成为当地节日庆典活动与广场公园业余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方式[11]。近十年来,中老年社火鼓乐队的规模逐年扩大,演奏方法也日益丰富与多元化,应着力将鼓谱进行挖掘整理创新并出版,从而发展新的传承人,使其代代相传。

1.录制优等社火鼓子表演,完善并出版系列社火鼓谱。对社火鼓子这一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制作高品质的影音资料是至关重要的,还应尽快弥补某些失传的社火鼓子演奏技法记谱,使鼓谱日臻完善。要在已有传统社火鼓演奏法的基础上,做到不断创新,加入新时代打击乐的演奏技法并运用高科技记谱,既要继承保护又要发展创新,使其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达到表演者与观众之间有效的交流,使90 后与00 后认可并真正喜欢社火鼓子表演。

2.创新传承和保护思维,打造社火鼓谱的品牌形象。对于社火鼓谱的保护,可以通过互联网普及和新媒体应用来扩展传播渠道。建立一个互联网鼓谱电子收录系统,将收编完成的鼓谱以PDF 的形式存在系统中。一来方便相关专业人员检索查阅;二来相比较纸质版资料,电子版不易丢失,更不会因为年代久远书页发黄或受潮或发脆而导致字迹模糊不清的问题发生。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良性的生态传播。当前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应用促使年轻人用新思维新眼光来看待及接受民俗艺术,所以拥有创新思维才能使社火鼓谱一代代传承下去。

3.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和完善社火鼓谱传承规划。对极具地方特色的演奏法鼓谱,针对性地重点保护和传承,使其扩充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还要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节庆纪念日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火鼓子演奏项目展示活动,积极争取上级在非遗保护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让民间社火鼓谱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发扬光大。

结语

张掖高台社火鼓子是河西地区民俗文化活动的精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而鼓谱是传承这一民俗艺术的重要载体。因此,决不能让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艺术失传,更不能让葛立新老人前期收集整理出的鼓谱再次失散。幸运的是,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社火鼓谱的编纂研究再度引起重视。社火鼓谱必将在专业研究者深入挖掘与开拓中向人们展现出更多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将有效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中,以此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河西走廊优秀的传统文化。

注释:

①葛立新(1949—),男,甘肃高台人,现任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名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际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名家书画院一级书画师。2004 年开始整理“高台社火鼓谱”,先后整理挖掘各类社火鼓谱近30 套.

②此回忆录是笔者于2021 年4 月走访葛彩霞后,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鼓子社火高台
山西平遥:闹社火 展成就 盼发展
兰州鼓子传习所调研报告
闹社火
兰州鼓子:一鼓一曲中的沧桑情怀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兰州鼓子演唱特征研究
危如累卵
社火,耍起来
兰州鼓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