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阅读推广及水平提升的行动研究
——以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为例

2022-07-15 11:12王文卓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好书读书图书馆

王文卓,马 楠

(兰州城市学院 图书馆,甘肃兰州 730070)

一、课题的提出

行动研究是研究者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课题,不断探索、改进和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大学生富有活力、思维活跃,具有开拓性与创造性,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积累知识、明辨是非、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的关键期,在这一重要人生阶段,他们需要汲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而阅读就是最佳途径之一。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论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未来人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在促进大学生阅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使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已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工作。大学生阅读水平提升的行动研究,是以他们的阅读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真实自然的阅读活动中探讨他们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寻求提高阅读水平的探究性活动。同时,这种自然状态下的大学生阅读的行动研究,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边行动边研究,研究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行动方案,使实践得出的肯定结果反馈运用到实践中,使理论在实践中验证,化解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对图书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其他具体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研究对象是兰州城市学院参加读书奖的学生。研究问题缘于笔者在评审他们提交的参加学校举办的读书奖参赛材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时的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读书笔记还是停留在摘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整篇文章中,没有养成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习惯;读书心得只是泛泛而谈所读书目,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见解;所读书目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集;部分学生为凑够阅读量今天借书明天还书,还有的把课堂听课笔记交来顶数。长期的接触与交谈中,笔者发现他们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阅读随兴而为;阅读内容选择功利性较强;阅读能力较弱。这样的阅读,不仅会影响阅读效果,而且也不利于他们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图书馆有必要以参赛学生的阅读问题为切入点,对学校各年级学生的阅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读书,助力他们专业成长。

二、计划的制定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步骤,它是为完成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路径和方法。通过制定计划,明确课题的工作流程,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进程的速度。

(一)明确问题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大学生中得到普遍使用,使快餐化、碎片化、浅显化的阅读成为主流,也使数字阅读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形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自身生存的压力使得他们优先考虑阅读的短期效应、现实目的,从而忽略阅读在完善自我、增长智慧、提高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针对研究对象存在的上述问题,图书馆如何与时俱进,将旨在“完善自我、增长智慧、提高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阅读作为目标,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会阅读,已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工作。

(二)制定计划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笔者从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方面引导、激发、培养、指导研究对象。阅读目的的引导,是让大学生意识到不能为求职、升学、考证等解决现实问题而选择读书,而应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社会责任,不仅要读提升专业素质的书,也要读人文情怀的书、经典名著等;阅读兴趣的激发是营造阅读环境、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学会读思结合、读写结合;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详见表1)

表1 阅读行动研究计划表

三、实施行动

实践环节是为读者营造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阅读主题活动,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广泛深入地读书。

(一)阅读目的引导

让大学生转变观念,视阅读为终身事业,视其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着眼于未来,视阅读为一种习惯,要使学生相信自己读过的书终会有一天成就不一样的自己;不仅要读对自己当前有实用价值的书,也要读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书;要视读书为一种社会责任。阅读目的的引导,主要以微服务平台为主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推广活动。

1.以“4.23 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线上大学生读书节系列阅读活动,将阅读推广贯穿全年。并依托校园大学生读书节,将全民阅读活动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内涵丰富化。在实际推广活动中,采取固定活动和特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学生读书节作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立项支持。

2.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懂得读书是一种社会责任。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图书馆一是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开通“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库,响应数字阅读行业战“疫”倡议,为读者提供最新、最权威的病毒防护指南,以阅读传递信心,以知识做好防护;二是举办“抗疫同行,与爱同在”话题记录活动,让学生在居家学习生活中用文字传递爱与温度,一起成为温暖的记录者,向所有奋斗在疫情一线的人们致敬;三是举办“书香悦读 智赢战役”博看网红包答题活动,进一步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控知识,帮助读者树立科学抗疫防控意识。

3.开展书野寻踪之“书山·索骥”主题读书活动。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寻宝就是寻找智慧。学生以个人赛的形式进行比赛,参赛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从图书馆书库中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找出指定的120 本书,经工作人员拍照确定后按照时间顺序确定名次。通过参加活动,让学生熟悉图书馆资源,并学会利用资源。

4.举办“我是朗读者”朗读比赛。借鉴央视《朗读者》综艺节目的创意——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在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阅读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二)阅读兴趣的激发

1.营造氛围

(1)建立经典书系墙和好书展示柜:展示经典,引导学生阅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鲁迅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哈佛百年经典等名作名著;展示中央电视台评选的年度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好书、各大出版社年度好书、深圳读书月年度好书等,将其推荐给读者阅读。

(2)建设思想文化长廊:引导读者积极思考读书的意义,以“思想的长河、精神的力量”为主题,挑选了20 位中外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图片,以书脊的形式予以呈现,引导读者向先哲学习,追求智慧,传承文明。

(3)建设简牍文化墙:简牍是甘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城市学院“简牍研究所”是校级科研平台,学术成果比较突出。结合甘肃省和本校实际,将有代表性的简牍,如武威出土的汉简“士相见之礼”的内容,刻录在展示竹简上,做成简牍文化墙,引导学生学习人与人相处的礼仪之道。

(4)安放文化鱼缸:突破图书馆以静为主的氛围,通过引用《庄子·秋水》中“鱼之乐”典故,延伸出“我心如鱼、畅游书海”的读书寄语,希望每位读者能像鱼儿一样,畅游在图书馆这个书的海洋中,给学生及其他读者带来美好遐想,享受自由畅想的空间。

2.开展活动

(1)举办“我是学霸”读书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拓展知识面,充实和激励自我,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围绕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形成读书热潮,加强大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学习,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2)组织“知识润泽心灵,智慧点亮人生”读书月乐享拼图活动,让学生理解“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而激发其读书的热情。书中文字,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书的影像,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3)举办兰州城市学院读书奖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激励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3.掌阅精选

一本好书,能带学生见识更广阔的世界,认识最真实的自我,愉悦身心,提升智识。引导学生从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开始阅读,体味书香,品茗文字。因为是学生喜欢读的书,他们注意力更能集中,使其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进而从读一本书延伸到读更多的书。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是引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用多少时间读哪些书,从书中获取哪些信息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二是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边阅读边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学会经常问自己,是不是读懂了?还有什么疑惑?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三是引导学生明确书籍类型,梳理整本书的脉络,选用阅读方法。如阅读学术类书籍时,应泛读整本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将其分成几部分进行阅读,并设计好阅读进度,这样不仅避免了乏味,还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四是学会读写结合:在阅读过程中,读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问的内容就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对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批注;读了某本书、某段话很有感触就立即写出来,这是阅读中难得的收获,是属于自己的感悟,是很真实的读书心得。五是学会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阅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四)阅读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引导他们对知识的建构与运用。一方面是针对不同的书籍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生成一种学术观点。另一方面是学以致用,如对图书馆信息检索有了基本了解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中查找图书馆有关该专业的资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将掌握的信息技术融会贯通。

四、总结与反思

(一)成效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们喜欢上了阅读,参加读书奖评选活动的学生人数,由三年前的20 多人增加到70 多人;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信心有所增强,阅读内容由阅读文学作品、专业类书籍、考试类书籍、消遣娱乐类书籍,拓展到阅读哲学、环境保护、大数据等方面;不仅阅读电子类书籍,也借阅纸质类书籍;借阅纸质类阅读数量由原来一年阅读10 本以内增加到50 至100 本,有的同学超过100本;学生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记录读书笔记——阅读时不仅摘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会了深读,并随时记录感想;有的学生用思维导图记专业笔记,有的学会了查找资料,写出很规范的学术论文;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每天爆满,学生得提前预约座位,图书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浓郁的阅读氛围已初步形成;学生阅读能力明显增强,会用所学知识在图书馆微信群推文、荐读、荐影;学生视阅读为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不再迷茫与浮躁,静静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感受到阅读使自己受益匪浅。

(二)行动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研究问题来源于工作实际,文章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根据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案,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可为验证研究假设和策略提供借鉴。研究过程简单:确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行动研究、进行总结评价,只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平时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假说和方案,便可实施行动,通过反思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全程参与研究过程,且与研究对象相互交流与沟通,对有效的研究结果重新回归于实践活动,有利于图书馆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研究结果对营造读者阅读、科研与学习氛围,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图书馆专业化服务极具价值。但行动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发现问题、改善行动,而不是发展知识或理论,这对教育理论体系建构的贡献是有限的。并且,大学生阅读推广及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各相关学院及部门多方面的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这些问题,还需研究者不断学习、实践,以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好书读书图书馆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好书共享
图书馆
好书推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