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路径探究

2022-07-15 11:12樊文静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课程思政

樊文静

(兰州工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并对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 年10 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2020 版)(以下简称《指南》)出版并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面向中国、融通东西,这一特点使其具有其他公共基础课程所没有的思政内容和视角,如何将中国课程思政元素和外国语言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是值得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根据《指南》,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外语学习规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和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2]

一、“产出导向法”及其中国特色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十余年探索逐渐完善的成果。该教学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构成,其中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人教育三个指导思想;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促学四个理论依据;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步骤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该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一,融合课程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两个视角;其二,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三,针对“学用分离”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其四,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3]

二、“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融合性

(一)全人教育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属于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纲要》指出,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POA 教学理念认为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实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要达成其人文目标,例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家国情怀、传播中国文化等。由此可见,在人文性的培养方面,POA 教学理念与《纲要》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同向同行。

(二)以评促学教学假设

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隐性”特点,教学成效如何评价非常关键。《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评价的首要标准,应该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POA 始于产出,终于产出,对学生的产出成果非常重视,为了更好地评价产出结果,POA 创设有师生合作评价的形式(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简称为TSCA),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与书面产出,通过课前、课内、课后三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价,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这种全过程评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4]

(三)教师主导教学过程

《纲要》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提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1]。而POA 中国特色之一是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在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中,教师承担设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专业引领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成效最大化[5]。POA 对教师主导地位的突出能够推动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

三、“产出导向法”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由于思政内容不具备显性和隐性特征,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的开展应该融入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人文培养。基于学生特点、大学英语学科属性和所在学校办学特色[6],笔者所在项目组将课程思政教学分为日常思政和POA 单元思政两条路径。

(一)日常思政

课程思政构建格局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该贯穿教学全过程,从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师言行到教学评价等[7],存在于日常教学各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表现的不同而灵活开展,具体表现可以是教学内容中一段话、一个句子或一个单词的讲解,可以是课堂中教师的言谈举止,也可以是课中课后对学生的点评。例如讲到“astronaut”一词时,教师可以引出相关词汇“taikonaut”(中文“太空”的拼音和英语单词astronaut 混成的拼缀词,意为“中国宇航员”),告诉学生该词已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并收录在牛津词典等权威词典中,这也正是中国航天业的巨大进步和中国大国形象的体现。简单的单词讲解融入了恰当的思政元素,树立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就达到了日常思政的目的。

日常思政在教学日常中没有固定模式,应该随着实际情况而灵活开展,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培养自身挖掘思政内容的意识和素养,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POA 单元思政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意识和道德修养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劳动、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1]大学英语的教材大多是以单元为主,每一单元都有其相应的教学主题,深入挖掘能够发现每一主题下都蕴含着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项目组在POA 教学理念指导下,将单元思政内容作为整体,通过系统化设计有机融入语言教学,构建出大学英语单元化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图1)。

图1 大学英语单元化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该路径以单元为单位,以POA 教学理念驱动—促成—评价为主要教学流程,旨在通过单元产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系列子目标任务,层层接近产出目标直至完成产出,以师生合作为主对产出成果进行评价,达到对单元思政内容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路径实施过程中,思政教学内容以产出开始,并止于产出。学生在产出导向下发挥主动性,整个学习过程学悟结合,更系统地接受思政内容并达到内化思政,更有助于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产出导向法”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实践

项目组在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对每一单元进行商讨,设定单元思政育人目标,并挖掘思政育人融合点。以《新理念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Unit 4 Heroes of our time 为例,对POA 理念下大学英语单元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具体说明,详见表1。

表1 大学英语单元化课程思政案例介绍

(一)单元任务驱动

单元产出驱动是在单元学习之前,向学生呈现与单元主题相关并有一定真实性和意义性的交际任务和话题,要求学生在单元学习之后提交相应产出成果。这其实是POA 教学理念下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压力感和动力感。在第4 单元教学之前,通过“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向学生发布单元产出任务。要求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讲述一个有关中国英雄的真实故事,并以微视频形式提交,产出成果会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尽管学生对“英雄”并不陌生,但是想要用英语讲述中国的英雄故事并以视频形式呈现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受产出目标驱动,学生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并会对单元思政目标——英雄精神有初步思考。

(二)语言教学促成

1.课前自主学习

首先,课前通过“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发布思政相关学习资源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观看两个英文视频,分别为中国网制作的《英雄精神》和China Daily 拍摄的纪录片《英雄新传》。其中,《英雄精神》对中国新时代英雄精神进行了诠释,《英雄新传》讲述了武汉抗疫时期每一个做出贡献的普通人。通过观看,学生能够获得与单元产出任务相关的素材和语言支架,并能够对中国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内涵有初步了解。

2.课中教学促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个子任务,任务难度由易到难,为学生单元产出提供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搭建脚手架,帮助其完成各项子任务,并通过即时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

任务1:优秀文化——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关“英雄”的诗句英译,如“Our golden armor pierced by sand,we fight the foe;we won’t come back till we destroy the hostile state”,“Everyone will one day die;when my day comes,may my loyalty be inscribed in the pages of history”等,引导学生根据理解翻译出对应诗句。此任务能够促成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英雄精神,同时也能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任务2:观点探讨——要求学生分组就“How do you define a hero? ”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为需要的小组提供语言支架。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陈述观点,并采用即时评价的方式,及时对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英雄观点进行促成。

任务3:篇章理解——结合单元文章的写作特色,用文中提出的三个有关“英雄”的问题串讲文章,要求学生找到答案并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达成文章主旨理解上的一致:英雄就是那些在危急情况下本能做出勇敢举动、逆行而上的人。在篇章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所观看的《英雄精神》,促成学生对中国英雄精神的学习和领悟。

任务4:时政实事——联系学生所在城市甘肃省兰州市因为新冠疫情所经历的特殊时期,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兰州战“疫”期间身边涌现出的英雄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落到实处,教师提供必要语言支架和即时评价,以此促成学生学用结合。

根据POA 输入促成假设,适时适当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输入与不提供相比,前者更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4]因此在本单元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每一个子任务中,每一个任务开始前都有相应的思政元素输入,如任务1 的信息输入、任务2 的观点输入、任务3 的篇章结构输入、任务4 的场景输入。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过程中,都可以获得相应的思政元素输入,符合POA 输入促成假设,能够更好地促成学生有效学习。

(三)师生合作评价

POA 理念下,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在课中任务促成环节,每一个任务完成后,教师都会给予即时评价,确保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区别性[8],通过即时评价促进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内化。在评价单元产出任务时,主要采取延时评价,即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将产出成果上传至“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教师会利用平台功能进行师生合作评价。

在Heroes of our time 单元开始前,教师通过“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布置了单元产出任务——讲述英雄的真实故事并以视频形式提交。通过课中的任务促成,学生对“英雄”的认识逐渐清晰,产出目标进而具体。在单元教学完成后,能够按时提交产出成果。在收到所有小组的作业之后,教师会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首先对各组产出进行评价,然后借助平台的教学功能对学生的产出成果进行分配,使每组产出至少可以经过三次评价,即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通过师生合作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也有机会了解更多英雄故事,并且通过评价他人取长补短。

五、“产出导向法”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反馈与反思

项目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单元思政目标和产出任务,在六个教学班级实施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在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借助智慧教学平台,通过“单元产出驱动—语言教学促成—师生合作评价”的路径开展。为了解产出导向法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的教学效果,一学期教学任务结束后在授课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该教学路径是否有助于学生增强政治认同、提升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等;二是该教学路径是否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动力和英语语言产出能力;三是以“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为主的教学平台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调查问卷共发放150 份,收回150 份;访谈主要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半开放式访谈。

问卷结果统计显示:94.7%的学生能够感知本学期英语课堂融入的中国元素;93.3%的学生认为本学期的英语课堂有助于其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树立文化自信;91.3%的学生认为“单元任务驱动—语言任务促成—师生合作评价”的教学路径有助于激发其运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动力;96.7%的学生认为教师通过“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平台”等发布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其更好了解单元主题;92.7%的学生认为以平台辅助的师生合作评价有助于其主动学习并参与小组合作;96.0%的学生支持教师继续采用“单元任务驱动—语言任务促成—师生合作评价”的教学路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半开放式访谈结果与问卷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也收集到更多具体问题,例如:有学生希望得到老师更多语言上的帮助;有学生表示产出任务偏难、课堂任务偏多、个人完成较困难等问题;有学生认为评价他人产出时不知从何入手等。

鉴于学生的反馈,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教学反思。首先,产出导向法以产出驱动开始、以产出评价结束,适合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有利于思政元素的融入,但是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和其学习程度的基础上展开,任务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第二,进一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做思政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和价值引领,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这会更有利于思政元素的内化;第三,继续探索师生合作评价的具体标准,让思政产出的成果能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第四,继续研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

结语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顺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了创新实践,探索了“产出导向法”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实践证明,该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可行性,有助于课程思政与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机融合。但是也应该明确的是,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隐性特点,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可能完全套用某种教学模式和理念,任何一种尝试需要实践和时间验证,更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持续探索与改进。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英语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