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金璐 向雨晴
一张武生脸,一点英雄红,一顶黑幞帽,一身黑玄衣。
黑幞帽左右两侧各插一根野鸡翎,红色扇形纸花插在勒头带的左、中、右三边。这些在当地被称为“黑旋风”的凉州攻鼓子鼓手,腰挎攻鼓子,双手握鼓槌,舞动起来,衣袖和裤管被风灌满,头顶的红扇一开一合,两根野鸡翎也随着鼓点规律地舞动,尽显粗犷豪放的美感。
攻鼓子传统上是凉州社火的组成部分,原本只在春节闹社火期间表演。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鼓乐舞蹈表演形式,表演时间和场合没有了限制。
“黑旋风”杨门元
杨门元是“黑旋风”攻鼓子艺术团的团长,坚持传承凉州攻鼓子50余载。
20世纪60年代,8岁的杨门元开始學习凉州攻鼓子的表演技法。每年正月,武威民间都会闹社火,凉州攻鼓子作为民间艺术之一也参与其中。杨门元说,春节期间,父辈都要把攻鼓子拿出来打一打,自己小时候会跟在他们身后走街串巷。
杨门元强调,攻鼓子鼓手在表演过程中要做到“手到、眼到、神到”,同时,鼓手的身体姿态讲究“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
“凉州攻鼓子表演以‘攻为特色,一般由鼓手敲击大鼓来引导节奏和速度,具有非常浓郁的西北特色,表演者表情冷峻刚毅,动作刚劲有力,步伐沉稳矫健,可以说是将西北武士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杨门元介绍说,“攻鼓子队形以五人为一队,十人为一组,每组人数可增可减,阵容庞大。阵法繁多,队形变换主要有‘展示三军‘两军对垒‘四门斗敌‘登高望远‘套莲花‘长蛇阵‘八卦阵等,使人如置身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凉州攻鼓子艺术至今已传了六代。攻鼓子艺术团的杨万祥回忆道,1992年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结束后,才真正成立了有组织的攻鼓子团队。从那时候开始,杨门元就成为团队的核心人物,担负起传承创新的责任。
2008年,凉州攻鼓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门元则成为这一独特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传男也传女
杨门元说:“十几年前是攻鼓子发展最艰难的时候。”那时,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
“攻鼓子是杨家代代相传的艺术,现在传到了我的手中,我不能让它中断,这是我的责任!”杨门元坚定地说。
此前,攻鼓子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为了解决攻鼓子艺术团人数减少、成员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也为了攻鼓子能够更好地发展,杨门元力排众议,打破了这些常规。他主持改革攻鼓子队伍,培养了一批女鼓手。在演出时,这些女鼓手画上武生脸,穿起行头,登台演出,深受欢迎。
非遗进校园
借助“非遗进校园”活动,杨门元将攻鼓子引入武威职业学院等学校,培养了500多名学生。杨门元指导学校组建了学习和表演团队,并将其纳入凉州攻鼓子艺术协会。2021年武威职业学院成立了“凉州攻鼓子大学生艺术团”,并聘请杨门元亲传技艺。
此外,杨门元将攻鼓子的课程引入了四坝镇中学。学生从初一开始学习攻鼓子,到初中毕业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攻鼓子的基本技巧。毕业后,这些学生周末会去杨门元家继续练习攻鼓子,他们从长辈手里接过了“传承”这杆大旗,让古老的攻鼓子年轻了起来。
为了推动攻鼓子艺术的发展,杨门元还带领团队融入市场,注册了一家传媒公司,创造更多演出机会,以增加艺术团的收入。
攻鼓子艺术团副团长杨万航说:“攻鼓子经过了六代传承,在我们这一代发展得最好!”
在全媒体传播时代,花甲之年的杨门元也没闲着,又把注意力投向年轻人喜欢的短视频平台。他创建了社交媒体账号,每次演出时,都会录下一些精彩片段,分享到新媒体平台。如今,杨门元的社交媒体账号已经有900多名忠实粉丝。他希望通过短视频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凉州攻鼓子。
(作者王洋、金璐、向雨晴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指导老师周兆瑜、谭泽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