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罗马”的“车”

2024-01-01 07:56:32桂祎明
大学生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孟加拉罗马伊拉克

桂祎明

无论是旅途中真实的车,还是生活中的计划与期许,只要一直孜孜不倦地去钻研,许多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似乎“没有上不去的车”。

扒火车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

穿过闹市区,行至达卡郊外,列车速度开始显著提升,车头外的风猎猎作响,混着内燃机喷出的柴油烟一起打在脸上。我健步一蹬,双手攀紧一根根横杆,伴着空气中久违的柴油味,仿佛回到12岁的梦境。

身旁的孟加拉少年和我一起挤在车头外狭小的过道,我还有些紧张,而他们已经轻车熟路,从容地挂在车外,享受呼呼作响的罡风。

火车开动前,列车长从驾驶室中踱步而出,象征性地驱赶一下扒火车的青年。当然,只是象征性地,人们也会识趣地跳下车走上十几米。待车长走回驾驶室,汽笛拉响,列车缓缓开动时,再重新飞身上车。无一例外,进行这样略带风险的动作的,只有年轻男性。车头外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间内,站立着大约十个人,他们看起来并不是赤贫,身上的衣服虽然看上去廉价,但还算得上干净,并无明显的油垢。

小伙子们见到我一个外国人加入他们的队列,感觉格外兴奋。这种独一无二风驰电掣的体验,也让我在他们中间情不自禁地赞叹:“Bangladesh cool!”火车转过弯道的时候,整个列车也随着钢轨的曲率化作一道弧线,在车头上望向后方,每节车厢都展现得一清二楚。许多乘客还会从窗户和车厢门中探出身来,向车头上的我打招呼。

当有对向列车驶来的时候是最需要警惕的,我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抓住栏杆,仿佛再用点力都能把铁栏杆拉断一样。那车若是特快列车,掀起的气浪更大,我能明显感觉到一阵引力将身体向车外拉。那列快车顶棚上甚至还有人躺着睡觉——不可思议的南亚,混乱嘈杂,却又绽放着独特的生命力。

孟加拉對火车运输系统的管理十分宽松,许多网络上流传的“印度人在火车上开挂”,实际上并非印度人所为,或者仅仅是一些节日的摆拍。而在孟加拉,这样的景象司空见惯。扒火车是真的,只是人多与少的问题,到了节假日,火车的顶棚、侧边栏杆、车头都会挂满乘客。

某种程度上,铁道线总是散发着浓厚的雄性荷尔蒙,小男孩玩的小汽车、小火车这样的玩具,早就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对大机械的好奇心,《铁道游击队》那样扣人心弦的故事,则放大了这样的遐想。就像很多男孩有武侠梦一样,少年时我也总幻想着能像他们一样飞身上火车,甚至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还曾进行扒汽车之类的演习。直到来到孟加拉,我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其实孟加拉的火车票价格非常便宜,乘坐彼时的那一列火车大概只要人民币不到5元。这一切对我来说都不重要,甚至那趟车开向何方都无关紧要,能够实现念兹在兹的梦想最为要紧——毕竟,实现这种原始的梦想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列车不能跑得太快,最好要控制在时速100公里以下,如果是高铁列车的话,巨大的吸力会将人瞬间卷入铁道。此外,政策也有影响,只有在孟加拉这种全民默许扒车的国家行动才不会被判违规。

上车——伊拉克田野发掘

随着我慢慢长大,生活经历愈加丰富,旅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爱好。在横跨数十国的旅行中,总少不了搭乘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漫长的路途总要靠舟车与航班延展到远方。只要有了目的地,交通工具可以千变万化。许多人认为航空路线是跨国旅途的唯一交通方式。但事实上,只要时间不是非常紧张,陆地交通才是更划算、更有趣的交通方案。中国有不少国际列车通往周边国家,乘火车可以直达莫斯科、乌兰巴托、阿拉木图、平壤,公路也通向了多个邻国。

我的本科专业是考古学,在细分领域,我对中东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阅览文献中的知识外,我在本科期间就实地探索了非常多的中亚和中东国家,在那时便沿着陆路走完了丝绸之路。第一次丝路之行是从甘肃出发,经过新疆、中亚各个斯坦国,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加索等地。在实地的探索中,我逐渐建立起对这一地理单元全方位的认知。波斯、阿拉伯、突厥这些亚洲大陆上的古代文明不再停留于书本之上,而是更直观地展现在眼前,变得触手可及,也正是在那时,我的心中又有了新的愿望:期待一日能获得前往中东腹地进行考古工作的机会——到叙利亚、伊拉克去做田野发掘。这个看起来格外缥缈的愿景,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能够实现。

申请硕士时,由于早已心仪意大利的学校,我便要在罗马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之间抉择。罗马大学“近东考古”的专业方向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那时我尚不知,梦想正一步步靠近。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我和教授Nadali先生聊起考古发掘工作。他表示我们系就有在伊拉克、约旦、土耳其的发掘工地,以后是有机会前去参与发掘的。近东方向在考古学中也属冷门,学生数量屈指可数,意大利的同学普遍都希望在希腊、法国和意大利本土进行发掘,伊拉克考古项目在学生中的信息交换频率很低。

考古专业学习漫长又有些枯燥,意大利相关大学的毕业率长期都没有过半,留学生的毕业率更是惨不忍睹,在巨大的毕业压力面前,我一堂专业课都没敢落下。得益于与教授频繁的互动沟通,我终于成为赴伊拉克考古队中唯一的中国人。

一连串的不可思议中,我自己都没想到竟然可以顺利登上 “伊拉克考古发掘” 这辆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车”。

那是一座距今6000~4000年的古代苏美尔神庙遗址,说它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拉伽什王朝的“沧海桑田”毫不为过——古时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当时的人们只能在小高地上进行营建活动。如今整个伊拉克南部的沼泽已经大为收缩,我们的考古区域更是一片干旱的荒原,寸草不生的盐碱化土地仿佛罩着一层薄薄的硬壳,脚踏上去就像踩碎鸡蛋壳一样。考古工作格外顺利,发掘过程不断揭开神庙在上千年跨度中的建筑结构演变,也出土了许多精美的文物。

向远方

积累过足够的国际交流经验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踵而来。

一位在国际组织工作的朋友偶然在微信群中看到一則消息便转发给了我:麦肯锡需要招募调研员,要求两周时间内就要从中国抵达埃塞俄比亚。在埃塞接受的工作是调研中国对非洲的经济贡献,为撰写中非经济合作报告提供数据支撑。例如,我们需要了解中资企业在当地的投资额、提供就业岗位数量、收入情况,等等。招募条件有些苛刻,工作难度对于一个在校生而言也不低。非洲对我来说是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但无妨,算了算实习薪水足够覆盖我的机票和住宿,我便着手整理行囊、通知家人。埃塞俄比亚是落地签,不需要花太多精力研究签证政策,买好机票便可飞走,没有任何阻力。

我从小到大都十分向往奔向远方的生活,“走到更远的地方”总是带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怎么去”似乎就不是非常重要了,有一千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工作,“没有上不去的车”俨然成了伴我多年的座右铭。当一个人“念念不忘”的时候,也就是开启了不竭思考的历程,灵感的火光总有一束能够照亮前行的路,“必有回响”也就指日可待。只要明确目的地,那么条条大路都能通往罗马,毕竟古人从来没有规定从长安到罗马只能骑骆驼,徒步、骑马、骑毛驴甚至乘船也都是可行之选。

责任编辑:张琦

猜你喜欢
孟加拉罗马伊拉克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11-10 00:27:51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环球时报(2022-05-28)2022-05-28 17:14:10
千万别当罗马士兵
趣味(数学)(2021年11期)2021-03-09 06:25:28
永恒之城:罗马(二)
永恒之城:罗马(一)
小罗马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12
孟加拉 难民
泥石流
环球时报(2017-06-14)2017-06-14 09:13:39
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