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回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目标就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美术学科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对观察、理解、审美、鉴赏、实践、创新等能力均有所提升,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通过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创新型教学,营造一个真正“以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引言
在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各种美术创新型教学模式竞相涌现,为美术学科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对美术教育的未来也充满期许。与此同时,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对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越来越重视,开展了以小学美术课为核心的能力培养类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勇于尝试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沉心静气地去思考,能否把美术素质教育的“灵魂”真切有效地应用到该学科常态课活动中。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美术创新型教学课堂,就成为大部分美术教师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问题[1]。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五大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每一种素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2]。就拿图像识读素养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每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图文信息,学生每天面对的教材、辅导资料、试卷中也都包含着众多的图文信息,他们想要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学到有用的知识就需要有基础的图像识读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对小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同时,我国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成寓教于乐的目标
受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导致老师更为注重学生其余各科的考试成绩和学习能力,却完全无视了对学生的素质素养开展培养。若是想彻底改变此种情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艺术的魅力,老师就一定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营造出活跃放松的氛围,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有着较高的兴趣。只有体现出美术课程的趣味性,才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简单的学习知识[3]。
比如,在对动物形象进行绘画的时候,老师就能够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我国古代的十二生肖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这部分动物的形象特点,然后添加进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重新对自己想象中的动物进行绘制,如此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绘画过程中,确实达成了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还增强了实际的教学质量,拥有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二)增加课堂动手环节,培养创意实践素养
创意实践素养指的是学生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构想,生成有创意的想法,并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与方法进行创造和实践。创意实践素养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不再只是听讲,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通过增加课堂动手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在动手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创新,利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这样能够很好地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三)引入生活教学,提高鉴赏能力
可以说,生活才是获取知识的大课堂,其中蕴含着数不尽的知识宝藏。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美,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创作灵感,激发美术思维,开阔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是要融入生活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和总结,丰富学生对美术知識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理解,通过观察生活中不同的景象、人物、事物等加强体验感,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用手中的画笔来诠释对艺术的理解,绘制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春天来了”这节课时,教师不能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上,应当带领学生走向户外、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奔跑,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吸取大自然给予的精华,让学生树立起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当学生在认真观察、动手绘画时,教师可以在一旁观看。当学生完成初步绘画后,教师要先进行客观点评,再进入正式的教学。例如,在户外观察树木,树木的绘画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将从PPT中看到的树木和记忆中的树木与实际生活中的树木进行对比,发现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将树木描绘得更加灵动、有生命力。生活中的画面与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对比,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发现树上藏着的昆虫、树叶上的水滴、雨后潮湿的土壤等多种景象,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灵感。美术更多讲究的是细节,抓住细节,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美术的理解,就能够绘制出优秀的作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打造一个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创新课堂,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创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教学的多元化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欣赏能力,促进美术思维的发展,形成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改进[J].新课程研究,2020(29):40-41.
[2]陈静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8):67.
[3]韩翠翠.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实践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