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中学教育的一大重要组成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学生每天会从四面八方接收繁多复杂的信息,同时也面临多种诱惑,如果不加强德育渗透,学生很容易滋生错误观念,做出错误行为,因此加强德育成为新时期学生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当前初中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享了几点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德育质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 初中生 问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40
一、新时期初中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德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尽管近几年教育界一直呼吁要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在中学实际教学实践中,还是能够看到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子,即学校和教师追求升学率,而采取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策略,强调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具体表现为:第一,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只是要求任课教师将其渗透进日常教学中,但最终渗透效果如何却不加考虑。第二,任课教师德育渗透能力不强,教学目光局限于学科知识上,日常教學以学科知识灌输为主,对德育内容涉及很少。第三,由于缺少重视,学校用来组织德育活动的经费不足,因此道德实践活动常常成为空谈。
2.德育内容老套陈旧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学生们每天可以从多个渠道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同时也面对各式各样的不良诱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一些畸形审美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正呈现出泛滥之势,就拿现下中学生普遍使用的手机软件“抖音”举例,“抖音”上经常会有一些网红发布一些不良的短视频,不具有社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对未成年人有不良的引导,初中生极易受其影响而形成错误的“三观”。价值取向的多元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德育的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丰富,才能对生活在新时期的初中生起到教育作用。可是不少学校依然在沿用过去的德育教材,德育内容十分陈旧老套,教师自身水平有限,也无法结合学生生活的热点问题进行德育渗透,因此德育与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缺乏联系,从而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缺乏针对性的德育内容,还可能让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假大空的错误看法,更不必说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了。
3.德育方法过于传统
对学生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讲究方法,通过方法的灵活设计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自然也不例外,只有采取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易于吸引学生的方法,才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德育内容得到内化,但是,就当前初中生德育现状来看,教师还十分缺乏灵活设计德育方法的能力,现行的德育方法过于传统,且趋于模式化。具体讲,教师出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常常以单一灌输的方式来授课,希望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讲解知识,达到学生学得多就考得好的目标。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科目为例,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以说教为主,学生们常常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德育内容以说教的形式呈现出来,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能真正实现德育渗透的作用。另外,有些学校比较重视德育,会时常组织一些德育实践活动,但活动形式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比如以德育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常常采取就德育主题让学生发言,之后再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升华的套路,形式枯燥、方法简单,无法使德育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也不会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4.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配合
关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来就不是学校和教师一方的责任,在德育上,家庭和学校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试想,如果家长金钱至上,可以为了金钱而伤害他人,那么他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就做不到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试想如果家长谎话连篇,经常弄虚作假,那么他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就做不到诚实守信,清白为人。同样,如果家长正直阳光,遇到挫折也不气馁,那么他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很有可能是个乐天派,等等。可以说家长的“三观”直接影响孩子的“三观”,家长的行为也直接影响该孩子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学校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学生家长配合,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家长常常认为自己没时间教,也不会教,既然将孩子送到了学校,教师就应当担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于是很少插手孩子的学习。在德育方面,只有孩子出现问题,比如不遵守纪律,与同学闹矛盾等被教师请家长时,家长才会来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才会做出督促、管教孩子的承诺。另外,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家里的独子,从小被万般呵护着长大,溺爱几乎在每个学生家庭中都存在,当学生放学、放假回到家后,家长宠着惯着都来不及,尤其是在有祖父辈家庭成员的家庭,每当父母要管教孩子的不良行为时,长辈总是会加以制止,这种过度的宽恕会滋长学生自私、唯我独大等不良思想。
二、改善初中生德育问题的对策
1.提高德育重视,构建校园文化
从思想层面提高对学生德育的重视,是开展一切德育活动的前提。当前初中生德育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要提高初中生德育的质量,首先要对德育树立起高度重视,要将学生德育工作视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摒弃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观念。其次要用思想引导工作,将德育切实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德育成为校园特色。为此,学校要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增加德育课时,结合学生实际与学校实际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并将德育工作延伸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学校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素质培训,增强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感知德育内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与意志。另外,学校提高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也要从努力构建校园文化,营造德育氛围着手,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校园环境的熏陶性、感染性的功能得以发挥。具体讲,首先,学校需要美化校园自然环境,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建造人文景观,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其次,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播台等基础设施,加强德育渗透,例如可以利用大课间的时间,通过校园广播为学生们介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事迹,也可以在宣传栏张贴道德人物的介绍,等等,使德育内容充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2.联系学生生活,丰富德育内容
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紧密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德育内容进行不断丰富与更新。
第一,学校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增加现实道德内容的比重,比如要多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分享一些当代道德模范的事迹,列举一些学生耳闻目睹的典型事例,拉进德育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比如,如今的初中生都比较关注娱乐新闻,对明星、网红往往表现出浓郁的探知兴趣,在进行德育时,就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娱乐事件入手,如最近被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所公布的警示名单中,就有学生比较熟悉的明星,还有抖音网红,他们之所以被封禁,或是因为自身存在违法行为,或是因为逐臭审丑不良内容频繁出现,以低俗谄媚、哗众取宠来获取流量,与社会价值相违背,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鲜活例子。以吴某为例,不少初中生曾经都是他的粉丝,喜欢他俊朗帅气的颜值,也欣赏他独特的freestyle音乐,在吴某出事时,还有不少学生为其喊冤。将此事件纳入德育教材,引导学生对吴某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进行思考,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调动起来,在思考中,学生们会正确看待饭圈文化,会丰富自己的法律常識,也会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从而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再如,同样被中演协会封禁的明星张某,曾经出现过《琅琊榜》《山河令》等多部影视作品,有着广大粉丝基础,但他多次前往日本,参观乃木神社、靖国神社,也曾多次在微博平台晒出与靖国神社的合影,发表不良言论,张某的言行严重损害了民族情感,触碰了历史伤痕,这种行为为人所不齿。借助张某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让学生回顾历史、铭记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能够教会学生明辨是非,以史为鉴。
第二,新时期初中生德育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今心理疾病发病低龄化,虽说德育工作不能完全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学校和教师依然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积极利用心理学指导德育,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比如有些学生性格懦弱孤僻,遇到困难总是一蹶不振,如若任由其发展,就会发展成消极厌世的情绪,那么教师的德育工作就要以心理健康辅导为主,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助于调整心理的书籍,学校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专线,让学生可以将内心的苦恼、烦躁倾诉出来,等等。
3.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学生体验
过去,德育总是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其学习兴趣难免受到打击,还会让学生产生游离于德育内容之外的感觉。要提高德育质量,还需要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入手,让德育内容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德育的内化,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第一,新时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创设具体的形象化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教师想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单单依靠向学生讲述革命先辈为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奋斗和牺牲,是不足以让学生产生深刻认识的,不妨直接让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用多媒体将学生直接带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中,目睹战争的残酷,见证革命先辈不怕流血牺牲的事迹,这样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深思。
第二,组织实践活动。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就比较有争议的现实道德问题进行辩论,比如当下比较热议的公交车上该不该给老人让座的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辩论,甲方认为老人行动不便,作为年轻人应该让座,以体现尊老的美德;乙方认为有些老人为老不尊,强行让其他人让座的行为不应该被纵容,面对过分要求要勇敢拒绝。双方各抒己见,都有理有据,在辩论中,学生既可以强化尊老意识,同时又能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德育效果。也可以组织表演会,让学生扮演角色,对德育内容进行演绎,比如教师想对学生进行诚信方面的德育渗透,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诚信主题编写剧本,排演情景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会由于获得了切身体会,而增强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4.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
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增强家长对孩子德育的重视,指导家长掌握德育方法,可以将初中生德育工作顺利延伸到学生家庭之中,为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建立起全方位的防护。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可以组建微信群,平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德育方法在微信群中分享给家长,解决家长不会教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在校的表现通过微信群反馈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在微信群里反映给教师,双方就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共同找出解决方法。教师也可以在微信群里推荐一些德育相关的文章、书籍,家长在闲暇时间可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德育认知,提升自己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等等。
除了组建微信群之外,教师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一些学生家庭存在父母关系不睦的情况,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问题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有些家长却不以为然,要优化德育效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得不面对一些家庭问题,因此教师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孩子面前尽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这对于孩子心理健康、良好品质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新时期,初中生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和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当前形势,找出现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迎难而上,积极寻找解决对策,才能真正提高德育质量,帮助学生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重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斌、施骥《网络环境下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德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蚌埠市城乡结合部初中的调查》,《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4期。
[2] 苏群、邢义青《农村流动初中生不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家庭和同伴维度以及与城镇初中生的比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3] 缪润华《不教而教 只奖不罚——例谈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年第1期。
[4] 冯大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教师》2020年第27期。
[5] 高旻《新课改视域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年第17期。
[6] 唐爱民、王浩《劳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通:意蕴与路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7] 李宏亮《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德育活动设计——以“自主发展”素养为例》,《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7年第Z2期。
[8] 周亚文、刘济良《校园欺凌频发背景下学校德育生态系统中教师的应然取向》,《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赵化西,1968年生,男,汉族,大学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