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摘 要: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古诗词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即优化语言及思维能力,提升认知与理解能力,涵养审美与审智能力。本文立足于特殊教育中聋生古诗词教学问题,以《诗词鉴赏之意境篇》一课為例,阐述聋校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屏幕语言与格式化语言的教学方法、教改实践与经验总结,从而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诗词 聋校 大屏幕语言 格式化语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1.029
一、现实问题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聋校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如何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使聋生从课程改革中受益,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是现阶段聋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要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在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究竟怎样实施面对聋生的特殊教育,怎样有效提升聋生的学业,怎样监测和评估课堂教学的力度与效度,怎样运用新近研究成果有效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是现阶段关于全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迫切的形势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更呼唤有效的策略。本文选择聋校古诗词教学这一范畴,正是基于当前教育现状与诸多问题,希望真正实现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尽力彰显独特典范意义,突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特殊教学的本质。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根据多年教改实践与学术研究,将屏幕语言与格式化语言的教学研究引入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诉述。
二、理论概述
(一)屏幕语言
屏幕语言是一种在数字化界面等媒体所呈现的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集成性的可视化语言符号系统,以图像的方式综合呈现语言符号及其他多种形式的信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文字配上有效的图片与视频,能极大提升注意力、短期与长期记忆、可信度,既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也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增进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延长保持时间。这也是图示策略的理论基础。
作为学习个体的聋生偏爱视觉—空间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都符合视觉思维的认知心理。
因此,在聋校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中,师生交往模式与教学语言选择也应立足于这一架构进行组织和设计。屏幕媒体语言即应用视觉思维等相关心理学原理,用图像和文字的结合来强化关键信息,提高聋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对关键信息的认知和记忆,从而提升记忆的效力,确保认知的效果。
屏幕语言的图像优势效应契合聋生对视觉感官依赖这一特殊性,使基于纸质文本的静态阅读方式逐渐转变为基于视觉图像的动态解读,进而使其视觉经验与学习方式发生重大转变。鉴于聋生视觉优先的认知思维特点和大屏幕语言兼具多种语言符号特性的优势,我们认为屏幕语言能够而且可以优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形式,有效进行语言训练,实现教学目标。
(二)格式化语言
格式化语言可看作一种科学性语言,相对于普适性语言的无格式化或者称泛化、生活化,它具备格式并且有固定格式。日常语言就是我们的普通会话语言,它是普适性的、告知性的、实用性的,格式化语言则是科学性和精确性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构成的更抽象精练、更有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语言。
接受格式化语言,也就是接受了通过抽象得出的某种准确性和稳定性。以格式规范手语,使其清晰表意、明确表达。在充分理解之上重复格式,这种行为会起到巩固的作用,这标志着规范语言形成阶段的开始。
三、课例应用
以《走进诗词意境,品味诗意人生——诗词鉴赏之意境篇》一课为例,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常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并通过鉴赏相关的诗词作品来探究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鉴赏诗歌形象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即通过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为切入点,分析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意境,掌握写景抒情的常见手法。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景、情、境的关系,掌握鉴赏意境题的答题思路。
意象和意境是鉴赏诗歌形象时必须理解的两个概念,而景情关系及抒情手法则是准确鉴赏诗歌意境时必须掌握的技巧。理解了概念,掌握了技巧,才能准确感知诗歌中的意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时,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意象的内涵、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则是对诗歌的内容把握得不够准确,答题格式不规范,不能使用术语准确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应用屏幕语言与格式化语言,通过探究和训练,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景、情、境的关系,理顺答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技巧。
由此,本课的开设是在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之后的诗词鉴赏专题复习阶段,针对考试答题中的常见错误进行重点突破。试卷原题如下:
踏莎行·山居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问:词作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误答多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了秋天的氛围。
此类回答没有结合词作内容具体回答出“景象”与“氛围”究竟是怎样的,并且诗词鉴赏类题目的答题格式也不够严谨与规范。有鉴于此,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将试卷中诗词鉴赏的原题重新作答,结合参考答案进行分析与反思,形成书面文字,作为备课时了解学情、分析考情的依据。同时在授课前提出两个问题:“词作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什么样的景象?”以提问辅助精确阅读,以期令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带着疑问在课堂中逐步探究并寻求解决。
课上学习阶段,教师变换以往以知识点复习为导入的方式,以屏幕语言呈现出试卷原题与常见误答之后,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考点分析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确考题设置与诗词鉴赏中的两个关键概念或术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词作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
詞作运用了哪些意象?(展现出怎样的图景?)
↓
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对意象和意境两个诗词鉴赏中关键概念的复习提供精确阅读和标记辅助阅读两种策略:
意象: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重新以关键概念统摄和观照词作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图示辅助阅读的策略,提供两个词作中所描写的秋山和秋夜的有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文字信息,即词作中所描绘的图景。
在指导学生阅读词作、朗读词作的环节中,第一遍朗读要求其把握意象,同时在投影的词作内容中进行标记辅助,用红色标记出意象:“云山、丹枫、碧云、黄花、明月”。
引导学生理解词作中最典型的景物——丹枫、碧云写出秋山之美:枫叶经霜而红,色艳如丹,故称为“丹枫”。“万叶”,极言枫叶之多。“丹枫万叶”四字点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句尾的“边”字,是个忽视不得的字眼。丹枫的位置、山势的高大均由此字点出。说明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秀丽景色。月圆如轮,高挂林梢,银辉流洒,清光烛地,正是赏月的大好时刻。
第二遍要求学生把握意境,也就是思想感情,同样进行标记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下片由写景转而写意,用红色标记“喜、怜、忘形”,这三者都是表现词人心境、情感的关键词。“野人”,山野之人。“期”,约会之意。这两句写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情投意合,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淡泊的心境与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
第三遍朗读时将表现生活图景的意象与展现思想感情的意境共同呈现,做方法点拨、答题思路和答题步骤的讲解:
(一)方法点拨
以意象绘意境 由意境悟诗情
(二)答题思路
找意象(丹枫、碧云、黄花、明月)
↓
绘图景(色彩鲜明、斑斓如画的秋景)
↓
点氛围(惬意自在、安适清闲)/悟感情(清闲自在、悠然自得)
(三)答题步骤
1.描绘图景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1)找意象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意象构成的画面(善于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加以创造)
2.概括氛围特点,选用两个双音词
壮丽→雄浑壮丽 宁静→安宁静谧
凄凉→萧瑟凄凉 孤独→孤寂冷清
3.体悟作者情感,结合作品表述具体
快乐→因秋之美景而生的快乐心情
呈现规范化的答题格式,加以简要说明。
(四)答题格式:
这首诗作/词作
描写了丹枫、碧云、黄花的景物(“意象”多为名词)
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秋景的画面(“图景”多用形容词)
营造了安适清闲、惬意自在的氛围,
表达了悠然自得、畅快舒适的感情。
(“营造某种氛围”在答题中可以灵活取舍,“情感”多用带有竖心旁、心字底的字词)
呈现答题范例后,提炼出此类题型通用的答题格式,即使用红色的标记语言,作为一种强化的语言补偿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在随后的模仿、替换练习中立即反馈、强化记忆。练习如下: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练习环节中学生能够做到用红笔圈出诗作中的意象,模仿答题格式作答,结合诗作具体内容替换所获得的答题范例中的词句。
答:此诗描写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构成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五)课堂小结
诗词鉴赏意境类题目答题方法:
绘景→析境→悟情
(意象)(意境)(诗情)
(六)课后作业(略)
四、本文结论
聋生在诗歌鉴赏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是多重的。首先是语言学习与手语思维的矛盾,其次是课堂容量与信息接收的矛盾,再次是规范答题与直觉或惯性答题的矛盾。本课例即希望通过应用屏幕语言与格式语言,把握意象与意境两个概念,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语言,初步解读诗歌的特点。诗有别材,亦有“别语”。诗歌借助意象来体现意境,把情境、心境等难以直露和外显的感情类因素通过具体的形象,让读者去品读和体味。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不仅限于言语本身,而是“言外之意”这种独特的语言系统。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诗歌语言的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与应考,更应当成为滋养心灵、温润心怀的语言抓手。
运用屏幕语言与格式化语言的课堂教学中,提供提问辅助、图示辅助、标记辅助等精确阅读策略,营造出聋生偏好的视觉型语言学习环境,清晰准确地组织和呈现各类教学语言与教学资源,切实拓展了课堂容量,有效解决了口语和手语表达、交往中师生信息接收的缺损与错误,真正有助于聋生开展学习行为,实现深度学习。
本课例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课堂探究阶段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答题思路与答题方法,在练习反馈环节多能学以致用、有效迁移,运用格式化语言进行答题,但囿于语汇的贫乏,在“描绘出怎样的图景”这一问题上,运用一个双音词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今后课程设计上需要提前给学生铺垫相关文学性语汇。围绕诗歌中的景、境、情进行教学实践,侧重于意象和意境的把握,在由意境到诗情的相关问题上仅是简略带过,犹感用力不均,过渡不明。同时变式练习未能涉及,拟于今后再行设计。
在聋校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如何针对学情的特殊性采取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对策,提高聋生古诗词学习的能力,是应用屏幕语言和格式化语言研究的最终归宿。转变基于手势的内部语言思维方式为基于语言的外部语言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聋生的语言与思维能力,这也是本课题研究对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郑璇《双语聋教育中的语言学问题》,《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年第5期。
[2] 李佐丰《屏幕语体——与口语体、书面语体并立的第三种语体》,《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 王玉玲、卢宁《高中聋校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