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探讨

2022-07-11 14:44:55傅玉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立德中职信息化

傅玉欣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进行,“立德树人”已成为中职教师教育教学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培养优质中职学生的关键方针。“立德”要求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德育,在教学之时要强化学生观念,而“树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发展的人才。中职语文属于综合类语言学科,在具体教学时,教师既要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又要融入德育。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早已步入中职语文教学领域。因此,在新课改深化背景下,需不断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发挥辅助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满足立德树人时代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改善中职语文教学方案,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 中职语文 信息化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28

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当今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如今,信息化技术在各阶段教育领域的应用效果都极其明显,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引进信息化技术,既能增强教师的课堂讲解效率,又能有效训练学生语文学习思维与能力。同时,德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极其关注的教育内容,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理应融入德育。这种背景下,便为立德树人教学策略的落实带来了新契机,语文教师应尝试发挥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势,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情感以及综合素养。

一、中职语文课程性质与任务分析

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与内涵,属于我国文化的关键构成内容。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处处都存在语文知识的踪迹。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特点,语文课程属于我国每一年龄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均必修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讲,也不例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相關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才能迫切地学习祖国语言文化,这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以及应用语言文字,在学好语言文字基础上,高效应用语言文字,进一步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后,要注重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即要保证学生掌握日常语文知识应用技巧,并且结合中职学校各专业岗位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语文口语能力及阅读能力等,以便能切实增强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语文知识应用水平。另外,也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现代语文学习方法。只有使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才能保障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并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及应用语文知识的意识。通过各种语文知识实践活动,积累语文知识内容,以保证学生接受来自语文文化的熏陶,不断形成优良的品德修养以及文学审美能力。中职语文课程基本教学任务,在于促使学生合理应用语言文字,并且针对相关语文内容产生独到的见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日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学生日后钻研语文知识做好前期准备,促使所有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这对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来讲,均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1.通过信息化教学展现语文情境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而且很多学生均缺乏正确的学习意识与习惯,经常在语文课堂上“开小差”,无法专注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此时,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时巧妙使用信息技术,则非常契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并且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语文教师重现文本情景,并凸显学生在文本学习时的主体性,更易于调动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胃口”,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创新意识。

2.通过信息化教学延伸教学空间

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讲,由于这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社会、人文等诸多知识。此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正加速推进的步伐,语文教师应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但是,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制约,导致每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教学视野相对狭隘,未曾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进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如果教师能巧妙使用信息技术,则能恰到好处地处理这一问题。在教学前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收集各种资源。通过网络资源库,提取高价值信息,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图片、视频等,用动态化、立体化方式展现语文知识,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触更多自己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这样便可帮助学生打开语文学习视野,令学生对未知的语文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

3.通过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写”属于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有效指导学生正确听、高效读及有效写,则可真正强化学生语文基本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化于心,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及朗读能力,教师即可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大量音频,为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学生跟随音频练习声调节奏,把握字音轻重,这样即可读出优美韵味,并有效锻炼学生语文表达能力。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

信息技术在各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历经了多年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等设备,能真正调动学生关于语文学期的热情和兴趣。但是,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时,大多教师依旧沿用“口述式”教学方法,关于媒体的应用频率有待增强,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同时,个别中职院校早已配备专业的信息化设备,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并未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及课件,或者缺少充足时间整理语文素材,导致信息化教学仅仅止步于表面形式,并未发挥具体应用作用。

2.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改进

新课程的改革,强调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中心地位,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做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协调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及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人,但是依旧有一些教师并未摆脱权威性标签,仍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角。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落后的观念,导致中职语文课教学工作进行时,学生仅能处于被动地位听讲,跟随教师思路走,严重欠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其深度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技巧。

3.学生语文学习观念不强烈

学生从小到大均身处于母语环境下,语文属于学生从小便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本应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取得优良成绩。然而,目前很多中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选好中职专业课,顺利在中职学校毕业即可,语文这种基础性学科对自己专业发展无益,从而不愿意投入充足精力学好语文。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将更多精力花在“单招”考试等方面,缺少课外阅读量,不利于拓展学生语文知识眼界,导致其语文学习范围越来越狭窄,语文学习质量迟迟难以提升。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策略

1.信息化备课,培养预习习惯

在中职语文教学前期,教师应进行精心备课,教师备课程度直接关乎学生后期对中职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语文知识教学活动的程度。教师制作精美的课件,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内容,促进学生高效预习。比如,教师引用微课视频方法,即可全面汇集教学内容,通过视频方式,引导学生预习。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防止出现重复性、机械化内容,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利于增强学生预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雷雨》之际,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喜欢观看视频的特点。在备课时,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短视频素材,引导学生提前观看与《雷雨》文本有关的短视频,进一步了解相关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关系,明确文本结构以及和戏剧间存在的矛盾,这便为教师在课堂上顺利讲解相关戏剧常识,做好了前期铺垫。

又如,在教师讲解《雨巷》之际,就可以提前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渠道收集与戴望舒相关的其他诗集作品。通过不同作品,了解不同时期作者的心路历程,并针对作品风格进行初步把握。此外,教师应为学生准备相关PPT课件,为每一句诗句都配上精美插图,或者是动画视频,在准备授课视频之际,教师需合理控制视频播放速度,并添加恰到好处的配音,鼓励学生使用相关资源寻找与文本有关的素材,为学生精心准备预习计划带来有益指导,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语文预习任务,真正加强课堂预习效率,这对学生日后深入了解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益处。

2.媒体教学,促进主动学习

在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语文内容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作用,创新教学方式,可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有益支持,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在教学时,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详细了解学生基本学习特点和能力,针对学生在语文学科这一方面的学习情况,做“摸底排查”。众所周知,大多中职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主动学习的意识稍差。但是,中职语文学科又具有烦琐的知识体系,信息内涵等方面具有“深入浅出”等特点。如若中职学生不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则会稍感吃力。所以,在语文教学时,就要求教师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以保障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目的。在指导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目标后,教师应配套应用常规化讲解方式及复习计划,合理发挥丰富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信息工具以及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提供充足学习资料,并且设计趣味十足的学习任务活动,这样便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来自中职语文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雨巷》这一课时,为了防止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应重新优化教学活动顺序,在学生反复朗读文本前,指导学生体会文本意境,令学生了解文本创作背景。为了增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师应优化学习活动,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为不同组别布置不同任务,以保障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背景,帮助学生扫清文本理解障碍,促使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中的意象以及各意向在我国诗词文化中具体的应用价值。从意象入手,带领学生体会意境,最终感受创作情感,通过一系列学习任务,即可帮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难点,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养成语文学习信心,进而更有信心学好其他语文内容。

3.展开有效反馈,优化教学方案

如今,中职语文教育日渐信息化,需要教师积极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水准。语文教学方案,属于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关键指导,需要每一名教师都能创造极具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案,教师教学方案独特风格的形成,与教师自身经验间具有一定关联。教师在积累经验时,需要结合学生课堂反映情况、课后评价情况等,不断改善教学方案。教师在完善语文教学方案时,要格外关注下面这几点。

首先,教师不可脱离教材,教材属于教师执教语文学科内容时的有力利器,但教师也不可忽略学生学情,要融合学情以及教材,进行有效引导与设计。其次,选择高效教学方式的前提,在于教师了解语文学习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状况,灵活应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此外,在语文課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反映情况,学生反映表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方案的一手资料。因此,教师应积极吸收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此为依据,不断调节自身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培养学习能力

中职语文学科的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每一章节都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仅通过盲目的教学方法讲解知识,学生吸收状态不佳,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目前,伴随当代科学技术水平日渐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时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信息技术可以把中职语文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变得简洁化以及形象化,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关教学内容,可保证相关内容变得更有趣味,而且能真正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语文学习时的易错点和易忘点。

比如,在讲解《将进酒》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手段,为学生展示及模仿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方法,便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词的记忆印象,以保证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师讲解课文时,学生即可进一步感受文本内涵,在教师指导下,深层次与作者“对话”,感受作者的人生感慨,并与作者的豪迈洒脱之情怀感同身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教师在中职语文课讲解过程中,要注重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这是当代语文教育的重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立德树人”形势下,全面展现信息技术作用,可增强语文课堂趣味性,并改善中职语文课堂“低效”问题,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收获满满,逐步形成优良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易汝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以中职语文学科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14期。

[2] 张静《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小说阅读、散文阅读为例》,《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5期。

[3] 黄加灯《基于教学实践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误区解析》,《课外语文》2020年第34期。

[4] 许凤珠《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初探——以〈鸿门宴〉教学为例》,《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31期。

[5] 王慧勤《奇峰余霞:基于“峰终定律”的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优化》,《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立德中职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