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美育渗透策略研究

2022-07-11 14:44吕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美育美的

吕萍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美是十分常见的事物,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美妙的世界,包括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描繪的外在世界。而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美的角度,为学生展示不一样的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的语言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角度对语文这一个学科进行具体分析,也可以带动学生进入到生活中去体会生活中语文的美。如此,在这样渗透美育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学等语文概念自然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美、理解美,进而学会去展示美、创造美。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美育 融合教育 观察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2.022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语文教材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僵硬地按照课本来进行讲述,而应该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教材中为我们展现的丰富多彩的美的形象。这主要是从美的语言、美的结构以及美的意境中去寻找这样的一种语文中的美。而在这样寻找美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充分地学习到创造美的基本途径,从而锻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文学上的美。而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语文课本,也不能太过于依赖语文课本。只有从简单的地方入手,带领学生一点一点地捕捉文字中的美,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发现美的规律。下面是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的策略研究:

一、善于引导,发现美文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非常丰富的文章供学生参考学习。如果教师将这样的课文教学当成一个教学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语文知识点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缺少一定趣味性的,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并无太大的好处。如果教师能够换个角度出发,从美育的一面入手,带领学生从发现美的角度重新阅读学习相关课文,并善于运用一些更好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沉浸在语文课堂中去体悟语文带给自己的美的感受。由此,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花的学校》这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播放一些花朵盛开的视频,让学生以更加直观清晰的角度去观赏花盛开是怎样的一幅美好的景色。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野花盛开的美好图片。这样的展示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花盛开带给人的一种主观感受,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情感。而紧接着,教师便可以从第一段的内容入手,先让学生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一下第一段描写的是什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朗诵功底为学生朗诵一下全篇课文。这样的引导式的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又可以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有一个美的体验。而最后,教师在进行接下来的语言美的教育过程中还可以逐句分析作者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一种花的美感。当学生能够想象得到花的学校是一种怎样的让人愉悦的美之后,这一部分的语文教学也就有了一定的成果。而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后习题作为引导,让学生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场景,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许多学生的童趣,让他们以自身天真烂漫的思想去创造出一个心目中更美的花的学校。

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文学习的引导过程中,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根据课文进行的,但是却不会仅仅拘泥于课本本身。这样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拓展语文课文的可读性,让学生从课文这一个点走向整个的“美”的教育这一个面,这样由点到面的语文学习,有助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

二、以画为引,描绘美文

大部分小学生往往具有非常浓厚的创造兴趣,他们喜欢在课本上涂涂画画,这就是他们想要创造的一个重要体现。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出这样的一个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尝试着创造美。这就是以画为引,让学生描绘美文的一个教育策略。虽然小学生的绘画功底可能并不强,画出来的图片也可能会成为四不像。但是当学生真正沉浸在这样的创造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够体悟到美带给自己的感受。另外,语文课文绝大部分会具有一定的画面美,这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而特意安排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抓住课文中的画面美,带领学生一同描绘作者所要分享给读者的美的情景,从而带领学生更好地去获取语文课文中的美的感受。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前带领学生去有梧桐叶的道路上观察。“当梧桐叶落下来时,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这样的一个问题完全可以留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小活动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一系列的梧桐叶落满水泥道的图片或者视频,为学生带来更大的震撼。而后,在课堂过程中完成课文的深入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开展一次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绘画出一幅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品。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将叶子的细节刻画出来,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会更愿意以水泥道为基点,画一条长长的金色的道路。那么,这就是因为学生的审美观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绘画结果。这样的绘画完全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更加趣味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诠释这样的一篇课文。

而在其他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文中,还有很多课文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在这样强烈的画面感的美文中,教师就可以以绘画为美育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课文文字中所传递给自己的美,并赋予其自己的理解,形成一幅绘画作品。这样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出另一种美。这样的教育是美育的一种重要体现,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推动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以演入文,挖掘美感

小学课文中的美并不仅仅只有绘画这一种形式,表演也是一种美,并且表演会有更加灵活的应用范围。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它虽然画面感不是特別强,但是故事性却很强。这样的课文往往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是这样的课文学习起来往往也比较简单,只要梳理了故事内容、故事主题基本上就可以完成教学活动,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面对这样的比较特殊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重新诠释课文主题,从而深化这样的一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深入地去体会故事内容所要传递给自己的含义。而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表演形式,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加入这样的课堂表演中来。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课文《在牛的肚子里旅行》这一篇文章中,主人公是两只小蟋蟀,一个叫青头,一个叫红头。课文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两只小蟋蟀掉进黄牛肚子里这样一个冒险旅行而开展的一个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课文无疑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但是,这篇课文同样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长,如果学生对语文文章的概括能力并不是很强,那么,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一点吃力,无法提取故事的主干内容。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上台来演绎这一篇课文。这样不仅可以让表演的同学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还可以让不表演的同学对课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还加深了课文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表演形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语文中蕴藏着的美。

语文中的美是多样式的,它不仅仅是人所看到的一种视觉上的美,它更多的是在脑海里完成的一种美的体悟,它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另一个课文中所要给我们描绘的一个美的世界中去。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拘泥于语文课文中画面美的传递,而更多的是要带领学生去领悟文字中所要传递给学生思维上的美感,从而以这样的形式带领学生进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四、善于想象,拓展美文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一直都是一个重点话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为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那么自然也需要从想象的角度入手,让整个教学源于课文而又高于课文。语文课文所带给学生的美的感受并不仅仅来自文字表面的描绘,而更多的是来自文字背后的含义。如果不能理解文字背后所传递给学生的一种美的震撼力,那么,学生在学习这样的文章的过程中自然会感觉到缺少某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美。当一篇课文在学生读来平平无奇时,那么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篇文章可能没有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从而让他失去了一定的美感。

例如,在小学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虽然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图画或者视频,但是图画或者视频所给学生带来的一种美的感受在这里会显得有一些单薄。而如果教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有一个想象的过程,相信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比如,这一首诗主要是讲庐山瀑布中的令人震撼的场景,当学生没有看过庐山瀑布的前提之下,想要让学生凭空想象这样的场景显然比较困难。此时就需要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整首古诗换成当下的白话文语言。以这样的语言形式带领学生沉浸到一个庐山瀑布的想象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时增添一些符合情景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想象状态。而在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座位上想象一个高大的庐山伫立在眼前,在庐山顶部有一个瀑布飞身而下,从自己的角度往上望去,就好像这个水来自天上,足足有三千尺高。这样的一幅画面想象出来,学生自然能够被大自然的这种神奇壮阔所感染。在这样的前提下重新回到短短的几十个诗歌文字中,去体悟几十个文字中所给自己感受,看看它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美好的大自然场景。

这样的语文教学往往能够带领学生从想象的角度去分析文本、感受文本,从而在这样的作者有意的文字创造中去发现美。而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这样的美育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文学所能够传递给读者的神奇的美的感受。

五、主动描绘,观察美意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识字、阅读和作文是三大重点板块。而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渗入美育,除了从阅读的角度入手,还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入手。阅读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因此进行美育的过程中,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写作中去。让学生尝试着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美的文字,构建出自己理解的美的意境。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去体悟更有深度的语言文字所带给自己的美的感受,形成一种螺旋向上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课文《白鹭》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篇课文的措辞和句子结构,甚至于课文结构都具有非常独到的美感。并且这样的语言文字学生其实也可以创造出来,只需要正确的引导。那么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以它为代表,让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仿写活动。在这样的仿写活动中,教师主要需要让学生去学习《白鹭》这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刻画的方式。例如,第五自然段“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这样的描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平铺式的描写,但是在每一个身体部位的前面都加了一个形容词。我们教师就可以借此为学生说明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形容词,让整个句子的画面感更强。当学生完成了一定量的仿写之后,教师还可以另外开展一次写作课堂。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这样的模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考,甚至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沉浸于模仿不可自拔,导致写出来的文本缺乏一定的创新力,没有个人特色,这是在语文创作中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因此,教师的写作教学可以定期开展,在完成了仿写活动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进行一次深入的写作活动。并在这样的写作活动中,完全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让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地去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

这样既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还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将学生脑海中对美的理解展现在文字中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去抓住语文中的审美意味,让整个课堂变成一个非常有趣的大型“审美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美、发现美。而在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应该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并逐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美育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只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去挖掘出教材中、文学中所深藏着的美,自然能够为学生带来很好的语文教育中的美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田永茂《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

[2] 王勇《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教师》2018年第10期。

[3] 王勇《语言美  形式美  内容美——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文理导航》2018年第2期。

[4] 程莉《搭建审美教育平台,促进美育无声渗透——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策略》,《作文成功之路》2017年第1期。

[5] 董德勇《渗透美育教育  体会语文之美——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策略探讨》,《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语文课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打破平衡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