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晓云 江苏省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不断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更多地体现在课程游戏化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从被动地卷入到主动地参与,在观察中教师发现儿童的学习是真实可见的;儿童的学习不是来自教师既定的课程计划,而是来自儿童自身的生活;真正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把更多的主导权还给儿童。慢慢地,教师就会尝到课程改革的甜头。
一个园所由众多班级构成,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课程审议的最小单位。因此,从班级角度出发,以儿童视域为抓手,不断优化班本课程审议,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提升保教质量的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本文就以大班的班本活动为例,从课程审议的视角,将我在信任儿童的过程中获得的诸多体会分享如下。
“一日生活皆课程”,从幼儿准备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他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可以成为幼儿园的课程。然而,是否每一件事情都是适宜当下的幼儿呢?这个问题凸显了课程审议的重要性。在以往的课程审议中,我所在园所的一般流程是对照《指南》梳理本年龄段幼儿的核心经验,结合季节、地域、园所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的课程蓝本进行适当的增减。如果班级教师有能力完全脱离蓝本,生发出属于本班的课程,是被鼓励的。但是,此时的教师通常以自己的视域为主,结合她认为可能的课程主题进行生发,这样容易脱离儿童的生活,令儿童无法保持持续的兴趣。
而儿童视域下,儿童的主体性被推向幕前,关注儿童在园的实际生活成为审议课程主题的优化路径,同时更加强调教师对儿童在园生活的观察。本学期,我园开启儿童视域下班本课程的审议,使课程时刻与儿童生活联接,收获了更多儿童发展的喜悦。
春天,一日午后散步中,澄澄发现靠近园门口的墙缝里长出许多尖尖的小东西。于是他蹲下身,手脚并用地顺着这些尖尖的小东西一路爬进了竹林。他这奇怪的模样,吸引了几个小伙伴,小伙伴也学着他的样子爬进竹林。此时,澄澄突然说了句:“啊,我知道了,刚才那尖尖的小东西应该是小竹子。”随着他一同进入竹林的小伙伴还没搞清楚状况。于是,教师邀请澄澄在小伙伴中分享他的发现。澄澄说:“你们看,竹林里的竹子旁边长出的尖尖的绿色的小东西,应该是小竹子,它和墙缝里面长出来的是一样的。”“对哦,还真是这样。”“可是,小竹子为什么没有长在土里,跑到墙缝里面了呢?”这个问题瞬间成为全班幼儿的困惑。
就这样,基于本班幼儿共同的生活困惑为课程主题来源,班级开展了班本课程,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完全由幼儿推动向前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但是在十年前,大部分园所受家长的需求及社会现状的影响,把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错误地理解成“为上小学而做好计划”,有目的地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所必备的数学运算、识字写字,甚至是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此理念制订的课程目标通常集中在技能的训练和提升上,学期末还会有教师带全班幼儿复习学期学习内容以备检查的现象。
《指南》实施推进之后,一些教师将“自由自主”误以为就是任由儿童随意发展,教师不需要指导,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不管他究竟在干什么,不管游戏的材料是否一成不变,也不管儿童的游戏水平究竟发展到什么样态。时间一长,又形成了另一个误区。然而,真正对《指南》进行深入学习后,尤其是认真学习专家们的解读后,就会发现这两种现象都是极端错误的。
没有目的的游戏活动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可言。我们认为必须要参照《指南》,在找准班级大部分儿童近阶段兴趣点的基础上,结合他们的已有经验、生活环境等,结合可能涉及的活动内容,将主题课程的目标体现在各领域中。将目标进行可操作化的表达,使每位教师明确儿童可以通过课程活动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班本课程的单位较小,涉及的教师可能只有本班的两教一保,目标呈现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此时的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时期,在他们为解决自己的困惑而忙碌学习时,每一个行为在《指南》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此,通过审议后,我们把此次生发的课程主题活动的目标定为:(1)具备基本的挖掘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假设,并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3)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也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4)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资源利用。(5)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遇到困难学会自己解决。目标与《指南》中对大班幼儿的发展性要求对接,涉及各领域。
有了课程主题,目标得到了确定,内容要如何去丰富呢?我们以往的做法是,会在学期开学初审议确定主题下根据五大领域预设的集体教学活动,还会预设相关主题下的区域游戏,从头到尾依然是教师在牵着儿童走,忽视了儿童自主学习、相互学习的能力。实际上,通过短短的20 分钟集体教学活动,每个儿童都能达到发展目标是不太可能的,更多的学习发生在零零散散的同伴交往和游戏之中。因此,此时的教师不需要提前预设出任何集体教学活动,而是融于儿童的生活,“见招拆招”,共享儿童的学习经验,从而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我们要确定墙缝里面长出来的究竟是不是小竹子。我们不是植物学家,没有办法直接确定,怎么办?有一位教师推荐了一款手机程序,可以拍照识别植物。于是小博拍照识别后,确认小嫩芽确实是竹子。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长在种植园竹林的竹子为什么会跑到墙缝里面?是厨师爷爷给我们种的吗?这样的竹子会长大吗?
资料的搜集,需要全班一起进行。幼儿自发地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了学习小组,回家和父母一起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两天后,每个小组将自己整理的信息在集体中进行分享。于是,大家知道了竹子的地下茎是横着生长的,茎上有很多密集的节,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我们园的竹林和园门口这堵墙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横着生长的地下茎在遇到温暖湿润的环境后又生出新的嫩芽。如果任由它们继续生长,可能会对房屋的地基造成不良影响。
这下幼儿慌了神,生怕这堵墙会因此倒掉。为此,他们展开了一次激烈的讨论,综合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一致决定将小竹子移走,带回家认养。
接下来,新的问题又产生,第一天挖,很多幼儿都没有成功。经过再一次的集体回顾反思,大家发现在使用铁锹的时候,铲下去的深度会影响到根的完整度;手握的位置会影响到力度的大小;腿脚的站位会影响到出力的方向……经验的再次分享,让有效经验被更多的幼儿学习到。
在问题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各方面经验都得到提升。比如:通过分组学习,发展了收集分享经验的能力;在分享及辩论中,发展了倾听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挖小竹子时,掌握了科学使用工具的好方法,锻炼了不怕辛苦的意志品质;认养小竹子回家种植,延续了对植物的关爱。
课程的开展离不开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关键在于资源是否丰富、适宜,能否在与儿童的互动中转化为有益的经验,课程资源一般会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园所资源等。但是,早前教师过多关注家长的参与,简单地将所谓“亲子作业”视为家长资源,一时间引起家长的反感。然而,在儿童视域下,从儿童的需求出发,调动可能利用的各种课程资源,可以最大化地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
在幼儿经过投票确定移植竹子后,教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孩子们,竹子是幼儿园的植物,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园长妈妈会同意吗?”“那我们去问问园长妈妈吧!”乐乐说。他的回答得到了同伴的响应。为了让园长妈妈同意幼儿的想法,教师建议他们一起制作一封“请求信”,在里面写上大家的想法并签名,大家一致同意。“可是,我们还不会写字,怎么办呢?”“画出来不就可以了吗?”乐乐说。接下来的一周,幼儿又根据前期准备的过程,分组绘画出事件的前因后果,用稚嫩的画笔表达了最真实的想法,最终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派出代表带着信前往园长办公室,向园长妈妈提出了请求。
园长妈妈认真倾听了幼儿的想法,并没有直接同意,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你们把竹子带回家种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它们长大吗?”小代表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做了回答。园长妈妈说:“我帮你们找一位园林专家,教教你们吧!”
有了园林专家的支持,幼儿掌握了更有针对性的种植方法,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竹子的植物特性。家长们听着自己的孩子说出了许多成人都没怎么接触过的植物知识,特别惊讶,通过教师在班级群中的介绍才明白知识的来源,对班本课程的开展更加支持,自发地行动起来。有的家长想多认领一些小竹子,有的家长为孩子带来铁锹和铲子,还有的家长准备了种植护具和手套。至此,在平等的家园生活里,园所、家长与幼儿真正实现互动。
长达一个多月的班本课程进行中,原先预设的春天主题活动有很多都没有按期进行,但儿童的收获却远远超出了预期,在《指南》的各领域中都得以体现。儿童视域彰显了儿童自身的力量,足以支撑儿童自主学习。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有效地观察,适宜地支持,及时地反思,更重要的是对儿童的信任。只有在意识上真正相信儿童,才能发现儿童自主学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