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 大典册胃脘痛古代食疗方调治规律的关联分析

2022-07-07 12:56黄晶晶叶然
护理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胃脘食疗方陈皮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医学正传》记载:“……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故胃脘疼痛”

。 可见,饮食因素与胃脘痛的发生关系密切。历代医家注重以食养胃,提出了“夫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也, 惟与谷肉菜果相宜”

,“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等观点。 《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也指出要重视饮食调摄

。 目前, 胃脘痛的饮食研究主要为食疗方的临床疗效研究[6-9]及验方介绍

。 食疗方是记录医家临床经验的主要载体,古代食疗方是后人学习、探索前人诊疗思路的重要工具,值得深入研究。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分析方法, 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潜在有用的信息,从而为发现规律、预测趋势奠定基础

。目前尚未发现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食疗干预胃脘痛的调治规律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典籍中的胃脘痛食疗方, 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食疗方的组成、配伍等,旨在了解古代医家调治胃脘痛的常用食物及组方规律, 以期为今后胃脘痛的食疗研究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食疗方来源于《中国药膳大辞典》

《中医食疗方全录》

《中医方剂大辞典》

。 其中《中国药膳大辞典》 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药膳的大型工具书,载有7 000 余首经典药膳

;《中医食疗方全录》为食疗方之大成者,汇集了7 445 首古今食疗方

;《中医方剂大辞典》是目前载方最多、资料最全、考古较精确的方剂大典,载录了秦汉至1986 年的9 万余首方剂

。 可见,此3 本书载方较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 Prevention of Telecom Frau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izati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U Song 86

Referring to Figure 8 and Figure 9, Table 1~Table 3, we can calculate the EDC rotation angular velocity at poi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20 points on the upper trajectory, as shown in Table 4.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4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遵循辨证施食 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寒性胃脘痛,古之医家常将小麦粉与花椒配伍使用,此组合与聚类1 结果相近。花椒可温中散寒,小麦可健脾养胃,二者合用以助驱寒和胃。此外,对于脾胃虚寒证,人参与干姜,陈皮与高良姜、胡椒、草果的关联性较强。 脾胃虚寒者阳气虚弱,不能推动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输布,使得气滞、寒凝、湿阻、痰淤,从而导致胃痛。 在组合人参与干姜中,干姜温脾胃,去寒气,人参补脾胃,壮元气,二者合用,实现温补散寒。 在组合陈皮与高良姜、胡椒、草果中,高良姜与胡椒同属辛热,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陈皮用于理气化痰;草果用于燥湿温中。 四者合用,胃得温养,中气得顺,疼痛得减。 对于肝胃气滞证,生姜与陈皮、甘草的关联性较强。 肝主疏泄,情志不遂者,肝之疏泄失司,气机郁滞,横犯脾胃,使得胃脘胀痛。 《医林纂要·药性》记载:“陈皮……中则燥脾湿,和中气;下则舒肝木……”

。 《神农本草经疏》记载:“生姜可疏肝导滞”

。 《药性集要》记载:“甘草可缓正气,和肝……”

。 可见此三味食物配伍,能发挥疏肝理气和胃的功效。

1.2.1 纳入标准 (1)食疗方的方名、出处、组成、主治病症、制作方法的记载清晰完整;(2)出处为清代及清代以前成书的书籍

。 (3)组成为食物或卫生部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中收录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简称食药物质)

。 (4)主治病症为胃痛、胃脘痛、脘痛、脘中痛、胃疼、心下痛、脘痹而痛等胃脘痛相关病症。1.2.2 排除标准 (1)重复的方剂,保留首次出现者。(2)用法、制作方法中混杂食药物质以外的中药。(3)外用方剂。

2.8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高频食物聚类分析 对20味高频食物(频次≥4)进行系统聚类,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根据专业知识,可将结果分为以下3 类。 聚类1:花椒、小麦粉、粳米;聚类2:肉桂、酒、栀子、淡豆豉;聚类3:人参、蜂蜜、干姜、甘草、胡椒、荜茇、草果、陈皮、生姜、砂仁、高良姜、大枣、小茴香。

1.4 数据的规范 (1)食物、食药物质名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食物成分表》

对别称进行标准化处理。 例如:大米、水稻规范为粳米,蜀椒、川椒规范为花椒。 (2)性味归经:参照《中华本草》

进行整理。 (3)食药物质功效:参照《中药学》

进行分类。 (4)主治证候: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进行规范。 (5)剂型:参照《营养与食疗学》

《中国药膳大辞典》

进行规范。 在此过程中,2 名研究人员先分别独立规范数据,然后共同核对,如果出现分歧,则咨询相关专家。

1.5 统计学方法 (1)频数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食物、性味归经、剂型、主治证候、服用时间的频次,并用频次及构成比表示。 (2)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 对高频食物进行聚类分析, 聚类方法选用组间连接, 测量区间选用Pearson 相关系数

。 (3)关联分析:利用SPSS Modeler 18.0 中的Apriori 算法对食物组合进行关联分析,依据数据特征及专业知识将置信度设为≥80%, 支持度设为≥5%,按支持度排序,删除提升度≤1 的规则[27-28]。

仿佛一夜间,爸妈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那天下班回家,我看见爸坐在沙发上练习按手机键盘,妈正在卫生间里研究滚筒洗衣机,她戴着我前几天给她配的老花镜,态度认真又虔诚。

2 结果

2.1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的筛选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75 首食疗方。其中21 首来自《中国药膳大辞典》,18 首来自《中医食疗方全录》,36 首来自《中医方剂大辞典》。

显然,F(z)在Rm+n+p上连续。于是,∀z(t0Rm+n+p,存在τ>0,使得(9)在区间[t0,τ)上,有连续解z(t)[35]。下证F(z)在Rm+n+p上Lipschitz连续。

3.2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重视调理气机 本研究显示,辛味及苦味食物较多(50%)。 辛味能散、能行,可行胃中之气,温化水湿。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可泄降气逆,解脾湿之困。 苦辛合用,一升一降,调整了气机的升降。 在归经方面,食物主要归胃、脾、肺经(61.6%)。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之枢纽。 肺主一身之气,与气的运行关系紧密。 脾、胃、肺三者功能协调,则气机升降运化得常。 此外,强关联食物组合中多见陈皮。 《本草通玄》记载:“陈皮……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 故其常被用作调治胃脘痛的基础食物

,以助调通气机。 如在组合陈皮与生姜、陈皮与干姜中,生姜、干姜为温中散寒之品,配以陈皮,气顺而寒自消;陈皮得生姜、干姜之辅,寒除而气自下。 在组合陈皮与草果中,草果有燥湿温中的功效,配以陈皮可实现温中而脾健运,湿除而气自顺。 在组合陈皮与胡椒中,胡椒可下气止痛,配以陈皮,理气之功显著。 综上可见,古之医家注重调畅气机,气机升降得和,流转畅通无阻,则胃无痛也,切合“理气和胃止痛”的治则。

2.4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中食物的性味归经频次分析 食物的性包括寒、热、温、凉、平

。 75 首食疗方共有60 味食物,每味食物具有1 种性。 因《中华本草》未记载桃仁、酒曲、红茶的性,此3 味食物的性不明,不纳入计算

,故食物性的总频次为57。 其中温性食物频次最高(29 次,51%),见表3。

食物的味包括酸、苦、甘、辛、咸、淡、涩

。 因食物可能具有1 种或多种味(如陈皮味为辛、苦),需分别计算

。 60 味食物中,酒曲、红茶的味不明,不纳入计算。此外,39 味食物具有1 种味,17 味食物具有2 种味,2味食物具有3 种味,故食物味的总频次为79。 其中甘味食物频次最高(33 次,42%),辛味、苦味次之,见表4。

食物可能具有1 条或多条归经(如高良姜归脾经、胃经),需分别计算

。60 味食物中,酒曲、红茶的归经不明,不纳入计算。 此外,2 味食物具有1 条归经,18 味食物具有2 条归经,23 味食物具有3 条归经,13 味食物具有4 条归经,2 味食物具有5 条归经,故归经总频次为169。 其中归胃经的食物最多(40 次,23.7%),其次为脾经(35 次,20.7%)、肺经(29次,17.2%),见表5。

2.5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剂型频次分析 75 首食疗方中共有11 种剂型,其中以粥剂最多(18 次,24%),见表6。

2.6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服用时间频次分析 75 首食疗方中,共有28 首食疗方标明了服用时间,其中空腹服占比最大(24%),见表7。

2.7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主治证候频次分析 75 首食疗方中,共有7 种主治证候。 其中49 首主治1 种证候,23 首主治2 种证候,3 首主治3 种证候, 故主治证候总频次为104。其中,寒邪犯胃证居多(42 次,40.4%),其次为脾胃虚寒证(36 次,34.6%),见表8。

1.3 数据的录入 将食疗方的方名、剂型、组成、性味归经、主治病症、服用时间、主治证候录入Excel 2019。 在录入过程中,2 名研究人员先分别录入,然后交换核对。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另外2 名研究者再次审核,删除重复食疗方,修改错误信息,最终建立胃脘痛古代食疗方数据库。

3.3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强调循因而“通” 胃脘痛的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 叶天士认为在治疗上应着眼于“通”

。 但胃脘痛的病因较为复杂,有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之分,因此“通之之法,各有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脘痛食疗方中的食药物质可分为温里类、补虚类、解表类、理气类、化湿类、清热类、收涩类等。说明古代医家在用食疗调理胃脘痛时,究因而治,循因择法。 对于寒性胃脘痛,选用干姜、高良姜、花椒、胡椒等温里类食物,实现散寒为通。对于热性胃脘痛,选用栀子、金银花,取其清泄里热之效

,实现清热为通。 对于气滞型胃脘痛,选用陈皮、玫瑰花、薤白,实现理气为通。 胃脘痛初期,病多在气分,选用生姜、淡豆豉、紫苏等解表类食物发散表邪,实现解表为通。疾病后期,脾常虚弱,当以补虚为通。若脾虚生湿,选用砂仁、草果以化湿。若脾虚失摄,选用乌梅、肉豆蔻、莲子以收敛固涩。

3 讨论

3.1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讲究温中补虚 从食物的性来看,温性食物占比较大(51%),其具有温补胃阳之功。 从食物的味来看,甘味食物占比较大(42%),其具有补益和中之效。 在使用频次较多(≥4 次)的20 味食物中,高良姜、干姜、肉桂、胡椒、花椒、小茴香、荜茇7 味为温里类,甘草、大枣、人参、蜂蜜4 味为补虚类。 可见,古之医家以食疗调治胃脘痛时擅长运用温中补虚之品。 究其原因,寒邪是导致胃脘痛发生的最常见外邪

,脾胃虚弱是导致胃脘痛发生的关键病因

,所以胃脘痛多属寒属虚

。温中法一方面可以驱寒外出,寒气散,则痛自止

;一方面可以健脾和胃,推动脾胃运化及气、血、津液的输布,达到“胃中无滞,通而不痛”的目的。补虚法又可以补脾气、益脾阳,滋胃络,达到“胃荣不痛”的目的。

2.3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中食药物质频次分析 75首食疗方的60 味食物中,30 味为食药物质,其使用总频次为160。食药物质的功效可分为10 类,见表2。其中温里类(73 次,45.6%)及补虚类(25 次,15.6%)使用频次较高。

2.2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高频食物频次分析 75 首食疗方中共有60 味食物,使用的总频次为225。 使用频次较多(≥13 次)的食物依次为高良姜(15 次,6.7%)、粳米(13 次,5.8%)、干姜(13 次,5.8%),见表1。

2.9 胃脘痛古代食疗方食物配伍关联分析 60 味食物中,小麦粉与花椒,陈皮与生姜,陈皮与胡椒,陈皮与草果, 陈皮与干姜的关联度较强 (置信度≥80%,支持度≥5%,提升度>1),见图2。 其中,寒邪犯胃证及脾胃虚寒证的常用食物组合均为小麦粉与花椒。 此外,脾胃虚寒证中,人参与干姜,陈皮与胡椒、高良姜、草果的关联度也较强。 肝胃气滞证中,生姜与陈皮、甘草的关联度较强。 见表9。

这下许飞高兴了,他偷了一块猪油抹在头发上,用黑色画笔涂了一张蝴蝶结绑在脖子上,他说要当我的新郎官,我咧嘴笑了一下,让他背过去,跳到他的背上死命压住他往地上扑。

自清政府宣布改革教育制度和废除科举后,各地新式教育发展迅速。1908年6月,刘大鹏与友人同游山西汾阳写道:

浮笼多是出现在半笼或是钢筋笼底部配筋相对较少时,混凝土浇筑到上半部分时下部混凝土开始初凝,形成硬壳导致钢筋笼整体上升。

3.5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主张寒热并济,善用“辛甘化阳” 聚类2 结果显示,肉桂、酒、栀子、淡豆豉聚为一类。 肉桂可温里助阳,酒可温通经脉。 但二者为大热之物

,易助火生燥。 栀子、淡豆豉可清热泻火,但二者为苦寒之品,易损伤脾胃。 将此四物合用,则寒热并济,可达到散寒而清养,除热而护胃的效果。《肘后救卒方》中的食疗方桂心散及《内经拾遗》中的食疗方一笑散便体现了寒热并济。此也与张仲景所创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聚类3 中,人参、蜂蜜、干姜、甘草、胡椒、荜茇、草果、陈皮、生姜、砂仁、高良姜、大枣、小茴香聚为一类。其中人参、蜂蜜、甘草、大枣均为甘味,干姜、胡椒、荜茇、草果、陈皮、生姜、砂仁、高良姜、小茴香均为辛味。 《黄帝内经》中记载:“辛甘发散为阳”

。将辛味与甘味食物合用,可以温运中阳,补益中州,调理中焦

,振发脾胃之气,使脾胃运化正常

。 《千金翼方》中的食疗方胃服丸便体现了“辛甘化阳”。此也与张仲景所创理中丸的组方思路一致。

3.6 古代医家以食调治胃脘痛以粥剂为主,空腹服为佳 剂型的频次分析结果显示, 粥剂使用频次最高(18 次,24%)。 粥剂是在较多量的水中加入米,或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食物或药物, 煮至汤汁稠浓的一种半流质食品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粥与“肠胃相得”,能“畅胃气,生津液”,“利膈益胃”

,说明粥剂有补益胃气之效。此外,粥具有制作方便,材料添加灵活,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特点,因此胃脘痛食疗方多制成粥剂。

本研究结果显示, 胃脘痛食疗方的服用时间多为空腹服(24%)。 究其原因为空腹服可使食物充分作用于胃壁,加快吸收速度,便于发挥疗效,可用于疾病缓解期。在日常生活中,若将食疗方(如人参粥)当做正餐,需当餐单独食用;若为加餐(如杏仁茶),可放在两餐之间服用。 胃痛暴作时,应不拘时服,以尽快改善当前症状。 而对于胃痛剧烈,或伴有频繁呕吐者,需暂进食。

4 结论及本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探讨了胃脘痛古代食疗方的调治规律。 研究发现,古代医家用食疗调治胃脘痛时讲究温中补虚,重视调理气机,强调循因而“通”,遵循辨证施食,主张寒热并济,善用“辛甘化阳”。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可指导胃脘痛患者多食用温性、甘味、归胃、脾、肺经的食物。 此外,还可建议患者将食疗方制成粥剂,疾病缓解期空腹服下,疼痛发作时不拘时服。 本研究的不足一方面为数据来源有限,今后可尝试纳入经典名家医案,以扩充数据来源;另一方面本研究为理论研究,所得结果可能存在局限性,今后将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以检验结果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1] 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4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55.

[2] 虞抟.医学正传[M].郭瑞华,马湃,王爱华,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207.

[3] 朱彦修.格致余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30.

[4] 扁鹊.黄帝八十一难经[M].高丹枫,王琳,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38.

[5] 张声生,周强.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医杂志,2017, 58(13):1166-1170.DOI:10.13288/j.11-2166/r.2017.13.023.

[6] 王绮云.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4):101-102.DOI: 10.16040/j.cnki.cn15-1101.2021.04.060.

[7] 詹成玲,张庆花.艾灸结合辨证食疗对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6,8(2):129-130.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6.02.069.

[8] 敖先伟,张艳芳.中医食疗配合柴胡疏肝散对胃溃疡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11(19):137-139.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9.19.059.

[9] 蓝文椿,皮大鸿, 潘东洪.胃脘痛患者的中医辨证施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5(2):74-76. DOI: 10.11997/nitcwm.201902018.

[10] 钱冬,张亚明.胃痛的中医食疗[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85.DOI:10.13729/j.issn.1671-7813.2006.06.117.

[11] 彭胜,王玉玲,张斯清,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术后疼痛行耳穴贴压选穴规律分析[J].护理学报, 2021,28(5):21-2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05.021.

[12] 王者悦.中国药膳大辞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2.

[13] 项平.中医食疗方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4] 彭怀仁,王旭东,吴承艳.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15] 朱晓平.《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医食疗方全录》中文献来源、药膳食疗常用中药应用情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16] 何喆,张琦,翁家俊,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J].中成药, 2020,42(5):1306-1310. DOI:10.3969/j.issn.1001-1528. 2020.05.038.

[17] 张天宇,吴振起,任园园,等.古代肺系疫病处方用药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28(11):15-20. DOI:10.19879/j.cnki.1005-5304.202105336.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EB/OL].(2014 -11 -06) [2021 -11 -16].http://www.nhc.gov.cn/sps/s3585/201411/67ac54fb05ed46929adc63f2db31d4bf.shtml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的通知[EB/OL].(2021-11-15)[2021-11-16].http://www.nhc.gov.cn/sps/s7892/202111/1b3e18ba75f142f99a4a15ce0d1660f3.shtml

[2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21]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M]. 6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8.

[2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1-10 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3] 钟赣生.中药学[M]. 4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2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5] 徐桂华,孙桂菊.营养与食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6] 彭心怡,郭勇.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医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J].中成药, 2022,44(1):277-280.DOI:10.3969/j.issn.1001-1528.2022.01.053.

[27] 吴觅之,潘红英,王珍,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术后恶心、呕吐病人选穴规律分析[J].护理研究, 2020,34(8):1338-1341.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08.006.

[28] 魏冕,叶然,王秋琴,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泄泻中医食疗方的调治规律分析[J].护理学报, 2022,29(1):69-7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01.069.

[29] 张亚楠,惠香香,秦格,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本草纲目》中鲜药应用的规律及特点分析[J/OL].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2-07)[2022-03-09].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ZYYL 20211203005&uniplatform=NZKPT&v=tnGLubfEcFRu89P1 OwzwVlGeYLszt9RSN8ITSgrMM1KpzMny8dOCVep3rt6vtV KV.

[30] 梁欣仪,梅志刚,闻晓东.基于数据挖掘的四妙丸类方临床应用配伍规律分析[J].中草药, 2022,53(2):507-518.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22.02.021.

[31] 徐桂华,张先庚.中医临床护理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119.

[32]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3] 伍建新.《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胃脘痛方药的规律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

[34] 严郑元,汪琼,马师师,等.国医大师治疗胃脘痛用药规律分析[ J ].中医药导报,2020,26(13):96-101.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20.13.023.

[35] 李中梓.本草通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79.

[36] 刘玉岩,段富津.国医大师段富津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5(2):246-250.DOI:10.13463/j.cnki.cczyy.2019.02.014.

[37] 于佳琪,付姝菲.论通法在叶天士治疗胃痛中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 19(2):115-117.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02.035.

[38] 刘亿淑.戴永生教授辨治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及规律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39] 汪绂.医林纂要·药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40]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6.

[41] 岳昶.药性集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2] 常学辉.《黄帝内经》全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30.

[43] 姜德友,倪丽娟.吴惟康运用“辛甘化阳法”经验探析[J].河南中医,2016, 36(2):212-214.DOI:10.16367/j.issn.1003-5028.2016.02.0094.

[44] 卢成远,张沁园.辛甘化阳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药,2020,52(6):8-10.DOI:10.19844/j.cnki.1672-397X.2020.06.001.

[45] 高洁.《老老恒言》粥谱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46] 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96.

猜你喜欢
胃脘食疗方陈皮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食疗处方调治优势在临床推广的实践与体会
陈皮很养生 但不宜久服
春季反复咳嗽 选准食疗方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方法探究
晨起痰多试试陈皮茯苓茶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开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