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
- 针灸治疗胃脘痛的古代文献研究
200030)胃脘痛,又称胃痛、胃心痛、心下痛、心下痞硬等。胃脘,泛指胃腔,经穴别名[1]。《素问·气穴论篇》云:“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2]87王冰注:“谓中脘也。”各世医家对此看法不同,张介宾著《类经图翼》列为中脘穴之别名,而《针灸聚英》又将其列为上脘穴之别名。古籍中对胃脘痛称谓较复杂,一般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胃脘痛由其病因分虚实:外邪
中医药导报 2023年8期2023-10-29
- 浅析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财 甘肃省中医院胃脘痛主要是胃脘隐痛或胀痛,且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容易反复。李生财治疗胃脘痛主张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旨在从根本处对疾病进行治疗。对该病,李生财主张采用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佳,现对李生财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经验进行总结。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胃脘痛表现为腹胀、腹痛、呕血、黑便、嗳气等症状。该疾病多由于病邪侵胃、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心情郁结而致。其中,寒热错杂型较普遍,病因是脾胃气虚,脾胃升降枢机受损,气机郁滞则胃失和降,气机不畅
青春期健康 2023年7期2023-09-19
- 浅析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
杨永亮 李生财胃脘痛主要是胃脘隐痛或胀痛,且持续时间较长,病情容易反复。李生财治疗胃脘痛主张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旨在从根本处对疾病进行治疗。对该病,李生财主张采用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佳,现对李生财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经验进行总结。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胃脘痛表现为腹胀、腹痛、呕血、黑便、嗳气等症状。该疾病多由于病邪侵胃、脾胃虚弱、肝气犯胃、心情郁结而致。其中,寒热错杂型较普遍,病因是脾胃气虚,脾胃升降枢机受损,气机郁滞则胃失和降,气机不畅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3年4期2023-05-07
- 胃脘下俞之穴名、定位及主治考
周洋宾 睢明河胃脘下俞,别名胃管下俞、胰俞、聂俞[1]、胃下俞、膵俞、八俞。“凡诸孔穴,名不徒设,各有深意。”腧穴的命名都有一定的意义,穴名的意义常反映腧穴的部位和功能,因此明确穴位名称可以帮助医家准确腧穴定位和诊断治疗疾病,更好地作用于临床。一直以来,现代医家对胃脘下俞的命名、定位和主治颇有争议,大多认为该穴有两个穴点,许多研究者认为该穴应属背俞穴,归于膀胱经[2],对该穴的认识尚没有达成统一。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应用胃脘下俞,笔者根据所查资料,对该穴的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2-01-01
- 黄宗勖教授治疗胃脘痛验案一则
350003)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上消化道疾病。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胃脘痛在西医治疗中多采用杀菌、抑酸等方法缓解患者症状,但临床效果不理想,患者在治疗后药物副作用大并且容易反复发作。中医针灸在临床治疗胃脘痛的治疗中运用广泛,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于胃脘痛急症及慢性胃脘痛的止痛效果立竿见影,值得临床推广运用;而针刺配合其他疗法,如针灸兼施、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2021-12-29
- 隔附子饼灸配合脐疗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影响
山 528200胃脘痛又称胃痛,其主要发生在上腹部的疼痛,中医研究显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是胃脘痛的主要病机[1]。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2],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脘痛证型之一。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主要发生原因在于: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3]。由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发病率高,不易根治,且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干扰。故如何对胃脘痛进行防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所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2021-07-16
- 胃脘痛的中医治疗体会
223600)胃脘痛即胃痛,是指自觉剑突下的上腹部位疼痛的症状,该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1]。依据中医对胃脘痛的辨证分型,可分为肝胃气滞证、湿热互结证、胃阴亏损证、瘀血胃络证、脾胃虚寒证等[2]。急性胃脘痛的发病原因,多为饮食不当内侵引起的,比较容易治愈。而慢性的胃脘痛,发病时间通常都比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治愈起来相对比较难以根治。在脾胃表里中,胃以收纳为主,脾以运化为主,胃脾的收纳和运化,又离不开肝脏的疏泄,胃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都和肝脏有紧密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2020-12-21
- 萎缩性胃炎的一些小秘密
有萎缩性胃炎。●胃脘部胀满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胃脘部胀满不适较为多见,有的患者感觉胃部憋闷或胃脘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嗳气频频。●胃脘部疼痛胃脘部出现胀痛、隐痛或是剧烈阵痛、绞痛,通常会伴随着胃脘部胀满,当然该症状也会独自出现。此外,其阵痛部位还会出现在腹部、胸部、背部等处。●烧心及消化不良症状 患者自觉胃脘部灼热或嘈杂不适。常常出现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或虽有食欲但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贫血 可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
人人健康 2020年21期2020-12-03
- 浅谈柴胡舒肝散治疗胃脘痛的诊治
的疼痛症状统称为胃脘痛,胃痛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中医解读胃脘痛也需从不同病因角度来进行分析。随着中医在胃病治疗中展现的良好治疗效果,人们在各种胃病治疗过程中,更青睐于中医疗法,由于很多胃病,整体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中医治疗安全性更高,副作用相对更小。中医药治疗胃脘痛,可选药物相对较多,其中柴胡舒肝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其在胃脘痛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绝大多数普通群众对于中药汤剂的认识相对比较少,对相关方剂的具体构成以及方解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大
康颐 2020年10期2020-11-01
-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041000)胃脘痛是指在患者临近心窝处的上腹部出现的不同性质及程度的疼痛症状。中医临床上将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统称为胃脘痛[1]。胃脘痛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寒邪客胃型胃脘痛、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湿热中阻型胃脘痛、胃阴亏虚型胃脘痛和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等。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收治的80 例胃脘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2020-06-03
-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471000)胃脘痛被认为是内伤饮食情志,外感邪气所致,病理表现为脾胃失养、气机郁滞。作为一组临床常见病证,胃脘痛对发病者日常生活、工作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已被熟知。值得一提的是,西医治疗胃痛尽管能够缓解病症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因,故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绿色疗法治疗胃脘痛的优越性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选用中医疗法治疗疾病,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医学科的发展。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胃脘痛成效喜人,现将胃脘痛的诊治体会和经验总结如下,仅供临床参考。1.资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2019-12-11
- 中医治疗胃脘痛的方法探究
明显的上升趋势。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称为“胃痛”,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胃脘处胀痛、刺痛、隐痛或剧痛,同时患者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纳差等并发症状。“胃脘”属于中医概念,指上腹部仅心窝处。根据胃脘痛的症状表现,其往往与西医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等发生于胃脘处并会引起疼痛的疾病相对应。西医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药物缓解疼痛、抑制胃酸、增强胃动力,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11期2019-11-06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510120)胃脘痛指的是上腹部近心窝部位出现疼痛感。中医认为,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发生主要与饮食失调、疲劳过度和长期患病导致脾胃失调受到损伤等相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1-2]。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男44
医药前沿 2019年13期2019-07-01
- 罗伟生教授治疗胃脘痛临床经验*
七方胃痛散,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罗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胃脘痛,亦称胃痛,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归为此类论治。另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提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不仅指明了胃脘痛的部位,开始认识到胃脘痛与肝郁有很大关系。《医学正传·胃脘痛》在治疗上提出“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
陕西中医 2019年5期2019-02-13
-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中医治疗进展
明 650500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有急 ( 慢) 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其主要病因多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劳逸所伤,或因药物损伤,或素体脾虚,"不通则痛" 和 "不荣则痛" 是胃脘痛的基本病机[1]。胃脘痛的辨证应首分虚实、寒热的不同。据吴文笛[2]研究表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中医胃脘痛病中多发常见证型,而临证中笔者亦有此感,因此将近年来脾胃虚寒型胃脘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9期2019-01-10
- 中成药治疗胃脘痛
曹元成胃脘痛是中医病名,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多个病种。胃脘痛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为基本特点。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脘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脘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
家庭医药 2018年7期2018-07-25
- 贺玥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
、养阴和胃法治疗胃脘痛,遣方用药独特精当,现将贺老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 病因病机中医“胃脘痛”在西医也称之为非萎缩性胃炎,其病因可能与饮食不节、脾胃损伤、郁怒伤肝、横逆犯胃、脾胃虚弱、胃阴匮乏、脾胃湿热、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1]。在《素问》中早有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伤寒》中也记载,“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因此,胃脘痛的治疗应以疏通为主,并兼顾气血阴阳。胃脘痛以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为主,
智慧健康 2018年20期2018-02-09
-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治疗胃脘痛的对比研究及临床推广评价
庞飞 许美凤胃脘痛主要饮食不规律、情绪不佳、肝气郁结导致的,其发病部位在心窝处,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疼痛以及吞酸等[1]。中药配方颗粒主要由香附、高良姜组成的,主要治疗脘腹疼痛等。高良姜具有止痛、散寒功效,香附具有理气、解郁、疏肝功效,两者结合使用可有效的治疗寒凝气滞引发的疼痛,具有止痛祛寒的效果。传统饮片制作时间较长,流程复杂,不易保存[2]。现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作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数据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5期2018-02-09
- 中成药治疗胃脘痛
师、教授 曹元成胃脘痛是中医病名,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多个病种。胃脘痛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为基本特点。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脘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脘痛;若劳倦内伤,久病
家庭医药 2018年13期2018-01-31
- 王道坤教授从胃腑“以通为补”理论运用枳壳益胃汤治疗胃阴虚型胃脘痛经验
见解独到,在诊治胃脘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两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教学成果2等奖、国家科技进步3等奖。《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胃脘胀满不适、泛酸、烧心、纳差、恶心等症状。根据其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疾病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可按胃脘痛治疗[1]。王教授在诊治胃脘痛方面积累了
中医研究 2018年10期2018-01-18
-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618000)胃脘痛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科疾病,其重要症状表现为明显的胃脘部疼痛。起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风邪入体及情绪起伏。其中由于情绪变化引起胃脘痛的临床比例较多[1]。临床上治疗胃脘痛多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可以选择的有西药雷贝拉唑、多潘立酮等,而中医在长期的发展与应用中,对此病症也有较多的治疗经验,且中医治疗兼顾标本,药物副作用小,一直是较为受欢迎的临床治疗方案[2]。疏肝和胃汤用于治疗胃脘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中药治疗方法,通过全方共效,达到疏肝健脾、
医药前沿 2018年1期2018-01-03
- 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探析
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探析蔡晓鸣(射阳县海通镇医院 江苏 盐城 224300)目的:探讨分析用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海通镇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参附黄蒲汤为其进行治疗,然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这56例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这56例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效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2017-12-05
-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02)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黄钊云,梁巧梅,莫清梅(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中医注重标本兼治,通过辨证分型能够更加准确的达到治疗效果,同时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症状的改善较为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胃脘痛;脾胃虚寒型;中医护理胃脘痛是中医内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脾胃虚寒型是胃脘痛的一种证型,其主症为胃脘隐痛,遇寒或饥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暖喜按等。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1期2017-04-02
- 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概况沈小淞1黄玉娟2苏雷胜2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临床上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上有较大的优势。笔者通过总结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方法,如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胃脘痛;脾胃虚寒型;中医药;研究进展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6期2017-01-16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王 小, 赵 艳(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 725000)目的:研究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胃脘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结果: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中医护理;胃脘痛;效果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规律的变化,现代都市中的年轻人包括一些老年人在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2017-01-05
- 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汤剂治疗胃脘分析
粒及饮片汤剂治疗胃脘分析颜彦武李俊芝(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529031)目的:分析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汤剂在胃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治疗的胃脘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良附丸饮片汤剂治疗,观察组实施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症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结论:在胃脘治疗中,良附丸中药配方颗粒效果显著优于良附丸饮片汤剂,可
北方药学 2016年11期2016-11-22
-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选择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的临床观察
00)肝胃不和型胃脘痛选择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的临床观察赵 娟,顾克明(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江苏 淮安 211700)目的 研究肝胃不和型胃脘痛选择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胃不和型胃脘痛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疏肝健脾和胃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4周。在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身体症状积分的疗效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3期2016-06-10
- 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700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蒋廷华四川省通江县板桥口乡卫生院 四川省通江县 636700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9例于我院治疗胃脘痛的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中医组55例与西医组54例。对中医组与西医组分别采用中医药辨证疗法与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中医组与西医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87.04%,前者明显比后者高(X2=4.98,P<0.05);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2016-02-06
- 中医辩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药·中医辩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王甫丰 (松原市乾安县中医医院,吉林 松原 131400)目的 探究胃脘痛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脘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患者治愈情况。结果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18例肝气犯胃证患者中,14例治愈,4例好转;19例饮食伤胃证患者中,17例痊愈,2例好转;21例寒邪客胃证患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5期2016-01-24
- 参附黄蒲汤应用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效果
应用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效果孙淑梅(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250)目的 探讨参附黄蒲汤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参附黄蒲汤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医治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6期2016-01-23
-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98例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98例临床研究李 涛(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山西 太原 030053)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98例患者中包括肝胃郁血热型35例、肝胃不和型27例、寒热错杂型12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8例、胃络瘀血型5例。经过治疗,98例患者中显效58例,有效32例,无效8例,分别占59.2%、32.6%、8.2%,总有效率为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2期2015-12-10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董凤玲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脘痛患者, 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 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1例, 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半夏泻心汤加减;胃脘痛;治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2015-05-09
- 中医治疗胃脘痛98例临床体会
5800中医治疗胃脘痛98例临床体会李建斌云南省孟连县人民医院,云南 孟连 665800目的:观察应用脏腑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脘痛的主要症状分型辨证治疗,并结合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疗效。结果:98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45例;好转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中医脏腑辨证治疗胃脘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胃脘痛;脏腑分型;辨证施治;脏腑辨证胃脘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又称胃痛,主要表现为胃脘部位的疼痛。类似现代医学中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9期2015-01-25
- 84例胃脘痛临床分析
罗斌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 为临床常见疾病, 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本文就作者近年诊治胃脘痛84例, 探讨其病因病机及各型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旨在降低胃脘痛的发病率。现就84例胃脘痛的临床特点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胃脘痛患者中男性62例, 女性22例;年龄12~73岁, 其中35岁以上占84.5%;病程1~35年, 平均14.5年;辨证分型为中肝气犯胃37例占44.04%, 瘀血阻滞型25例占29.7%,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8期2014-11-15
- 幽门螺杆菌感染之胃脘痛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之胃脘痛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研究吴亦工目的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脘痛在中医证候中的分布特点。方法186例胃脘痛患者, 针对其感染幽门螺杆菌与中医证候的分布进行回顾性探究。结果通过临床所得数据进行调查后发现, 胃脘痛患者大体分为两种, 即虚寒型与郁热型。郁热型又分为瘀热型和湿热型。瘀热型胃脘痛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率最大, 约为90.38%(47/52);其次为湿热型, 约为75.00%(36/48)。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证候分布:胃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9期2014-07-18
- 68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后临床效果分析
韩新霞68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后临床效果分析韩新霞目的 对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68位胃脘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和同期68例胃脘痛患者经普通治疗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护理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胃脘痛;中医护理;临床效果胃脘痛, 简称胃痛, 主要表现的是腹胃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8期2014-05-17
- 温中散寒法治疗胃脘痛30例
京100074)胃脘痛是指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较为剧烈持久的疼痛,多由脾胃受损,阴阳气血不调导致疼痛,常见的病因归纳为饮食不洁、情志不畅、寒邪袭胃、肝气犯胃等,胃具有受纳腐食的功效,当发生上述病因时会造成胃失和降,阻碍胃气机运行[1],从而导致胃脘痛的发生。胃脘痛可伴有嗳气、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现笔者采用温中散寒之法来对胃脘痛进行治疗,将具体研究经过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从2011年1月份至今来笔者门诊治疗的30例胃脘痛患者,男
陕西中医 2014年7期2014-04-05
- 胃脘痛辨证治疗与例证分析
417600)胃脘痛辨证治疗与例证分析曾劲松(新化县人民医院,湖南 新化 417600)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胃脘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胃脘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治愈31例,占68.9%;明显好转11例,占24.4%;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胃脘痛;辨证治疗;例证分析胃脘痛是临床学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而且多为急慢性胃炎,病症一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3期2014-03-08
- 阴虚胃脘痛初探
高 诚阴虚胃脘痛初探高 诚阴虚胃脘痛是胃脘痛的主要病理机制,主证是阴虚胃燥,而滋阴润燥、理气通络、和中止痛为治疗大法。胃脘痛;阴虚;滋阴润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痛者,腹嗔胀,胃脘当心而痛”。胃脘痛是常见而古老的病证,俗称心口痛。阴虚胃脘痛是胃脘痛的主要病理机制,多数胃脘痛患者均是慢性病程,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 阴虚胃脘痛病因病机嗜食辛辣厚味、吸烟饮酒、直接损伤胃腑,伤津耗液,胃失润降、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感受外邪,湿热中阻,热毒湿邪,伤胃损络,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1期2014-02-04
- 小儿胃脘痛临证辨治
徐荣谦胃脘痛为小儿常见的证候之一,易反复发作。轻者可自行缓解,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重者对小儿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严重者,若不及时救治,甚至可危及的小儿生命。胃脘痛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急性胃肠炎、胃肠痉挛、反流性食管炎等病[1]。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西医主要是抗感染、解痉止痛、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1 小儿胃脘痛的部位腹部以脐部为中心上下画两条横线,左右画两条纵线,形成一个井字图像,将腹部分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5期2014-01-22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于坤胃脘痛是临床常见胃肠道疾病[1],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发生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伴有反酸、嗳气、胃脘胀满的病证,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胃脘痛主要是指上消化道疾病如反流性胃炎、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临床治疗中常采用西医治疗,往往疗效不良并且容易反复发作,我们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减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06月至2012年01月治疗的胃脘痛患者126例,入选患者均有反复发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2013-09-12
- 補气温中汤治疗胃脘虚寒痛
)補气温中汤治疗胃脘虚寒痛王玲玲(开原市中医医院,辽宁 开原 112300)目的总结補气温中汤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俩组A组20例,为治疗组口服補气温中汤B组20例,为对照组,口服附子理中丸。结果A组总有效率95%,B组总有效率35%。经胃镜检查俩组有效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有可比性,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補气温中汤治疗胃脘虚寒疗效显著。胃脘虚寒痛;補气温中汤胃脘部疼痛的病证,又称胃脘痛。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2013-07-07
- 从肝论治胃脘痛临证心得
曾晓婷从肝论治胃脘痛临证心得曾晓婷本文从肝与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入手,探讨胃脘痛与肝之疏泄功能失常的关系,主张从肝治胃,运用疏肝解郁、清肝和胃、化瘀通络健脾止痛等方法治疗胃脘痛,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肝论治;胃脘痛胃脘痛也称为胃痛,古称“心痛”、“真心痛”,是脾胃病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1],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经常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患,常伴随有纳差、嗳气、呃逆、呕恶、腹胀等症状。《黄帝内经·素问》称“胃脘当心而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6期2012-08-15
- 香丹泻心汤治疗胃脘痛72例
以来运用本方治疗胃脘痛7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2例均系我科门诊2008年1月~2009年6月就诊的患者,男33例,女39例;年龄18~70岁;其中慢性胃炎35例,胃溃疡21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16例,排除诸如胃癌、胰腺炎、心绞痛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脘部疼痛。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泛酸、嘈杂、恶心、呕吐。②纤维胃镜可见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③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
陕西中医 2012年1期2012-04-13
- 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胃脘痛70例
州 535000胃脘痛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称胃痛,其主证是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病程可缓可急,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我院采用湖南中医学院夏度衡老中医的肝胃百合汤进行加味治疗胃脘痛7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0例胃脘痛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诊断标准[1],并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糜烂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4期2012-01-25
- 情志致胃脘痛的伤脏规律及证候特征分析*
250355)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所谓“十人九胃”,而情志病因是导致胃脘痛的重要病因与常见病因,因此深入研究情志病因所致胃脘痛的病机,对于提高胃脘痛的防治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五志伤五脏”是传统的情志伤脏模式。本研究通过对115例由情志病因引起的胃脘痛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及中医证候学的观察,以深入探讨情志致胃脘痛的伤脏规律及中医证候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数据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自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3月18日,选取山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0期2010-09-12
- 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胃脘痛 30例
用柴胡陷胸汤治疗胃脘痛 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25~55岁,病程最长 10年、最短 2个月,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1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 8例。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返酸、嗳气或痛连胁肋等,胃镜示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 治疗方法用柴胡陷胸汤。柴胡 12g,半夏 12g,黄连 6g,瓜蒌10g,黄芩 6g,枳实 10g,生姜 10g,炙甘草 6g。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2期2010-04-13
- 按摩治疗胃脘痛350例
崔育生关键词胃脘痛按摩治疗点接穴位法笔者从1986年2月至2006年4月期间采用辨证施治、按摩胃脘痛穴位方法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0例患者中,门诊184例;住院166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8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年;病情轻度68例,中度192例,重度90例。分型:①肝郁化火型110例;②肝气犯胃型90例;③脾胃虚寒型1例。2治疗方法拟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类型胃脘痛治疗方法各不相同的原则,属于邪气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6期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