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 姜海慧 于敏娜
摘 要:文章以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英语学科试卷中的书面表达为切入点,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实践探讨教师如何通过学习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思维拓展能力,继而激发教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学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更深的探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习能力;书面表达;思维拓展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书面表达作为中考英语试卷的压轴题,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学科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7版课标中提到,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英语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以书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
二、哈尔滨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卷“书面表达”分析
六、书面表达(本题共20分)
假如你是李平,你的表弟Peter从英国来信说他已升入初中,同时询问你的暑假安排。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他写一封回信,并希望他成为一名快乐的中学生。
写作要点:
1.祝贺他成为一名中学生。
2.你的暑假安排:(1)花费一周的时间去旅游;(2)帮助父母做家务。
3.告诉他如何成为一名快乐的中学生。
写作要求:
1.不得使用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字迹工整、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条理清晰。
4.至少80词。
Dear Peter,
I’m very glad to hear from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Ping
可以发现该题要求学生以假期生活为写作背景,以学长的身份给刚刚升入初中的表弟写一封回信,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真诚地给予表弟开启新的初中生活的建议。带有关键词“旅游、做家务”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回归了本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唤醒、激活了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思考,有助于学生调用、组织、升华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现有水平。而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快乐的中学生”这一话题又契合学生实际,四年的学习与生活,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会使不同学生对“快乐”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
三、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书面表达是一个人综合思维能力的表现,它体现了学生的思想境界、眼光和思维、知识和经验、材料组织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字里行间都展示着作者的三观、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常说作文如做人,窥一斑即可见全豹,它需要策略、渠道,把理解、实践和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相融合,继而提高效率、意识及能力。
六、书面表达(本题共20分)
假如你是李梅,你收到了英国朋友Tom的电子邮件,他在信中谈到要来中国旅游,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给他写一封回信,向Tom介绍中国,推荐两个地方给Tom,并陈述理由。
写作要点:
1.欢迎Tom来中国。
2.介绍中国:(1)中国有悠久的历史;(2)中国有多彩的文化。
3.推荐两个地方给Tom,并陈述理由。
写作要求:
1.不得使用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
2.可适当加入细节,使内容充实,行文连贯。
3.字迹工整、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条理清晰。
4.至少80词。
Dear Tom,
How is everything g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Mei
以上是哈尔滨市松北区2021年英语学科八年级期末调研试卷书面表达试题, 笔者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步骤一:学生原生态写作助力教师发现写作问题
试题下发后,教师安排学生独立在考试时间内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正常写作。
通过展示的学生例文可以看出,对于本试题所给的话题“中国”,学生并没有调用到15-16岁学生的视角和思维力:
1.中国悠久的历史,该学生仅仅翻译结束;
2.中国多彩的文化,该学生只是提到了陶瓷和丝绸,没有延展;
3.对于推荐的两个地方,該学生介绍了自己最熟悉的家乡哈尔滨和首都北京。
4.在全篇的表达上,并没有感到作者本身是一位中国人,没有任何情感加入,没有以自豪的中国人身份来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中国目前的发展和特色在文中也没有体现出来。
学生例文
步骤二:教师引导写作调试英语学习策略
发现问题后,在第二次写作前,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人的身份给外国朋友回信,介绍两个值得参观的地方及理由。分析后教师帮助学生对于关键词:中国,历史,文化,特色地方,进行必要的展开和联想。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形成观点,并选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同的思维认知得以呈现;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碰撞的火花,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丰富了知识元素,学生由被动的“学”变成了主动的“学”。
步骤三:项目式开放性作业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英语课标指出,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结果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
继课堂的引领后教师为写作思维的拓展继续助力,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
完成如下项目:形成一个与本文内容相关联的思维导图(记住:英文呈现哟)
1.阅读教材有关中国的课文:八册(下)49页,69页(中国名胜古迹介绍); 九册38页(文化),43页(茶文化);
2.在网上查阅你需要的资源;
3.必要时使用百度查词或者有道词典。
作业收集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分享。
本导图设计特色是思维框架清晰,分为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两个层面。
在中国的“历史”中呈现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四大文明古国,丝绸之路。
在中国“文化”中使用题目中的“地方介绍”进入。介绍了杭州(茶文化,西湖);景德镇(陶瓷和工匠精神);西藏(布达拉宫,乐观精神);北京(国粹京剧,演绎了中国文化特点)。
在中国的“现在”中呈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雄起。 中国力量的关键词是: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精神(爱国,创新);团结(14亿人民);人民(智慧)。中国速度中提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快;本届奥运会新秀的出现看出中国在教育行业上的成就;中国雄起中提到了中国的高铁,中国制造,中国在太空领域上的成就。
开放性的项目式作业,让人人有话说,尤其突出的是那些擅长历史地理军事天文的学生们。这样的做法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阶段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自主英语学习的能力。
步骤四:作业分享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不同学生的分享也让其他学生从模式化的思维中跳出来,在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发现新想法,挖掘新题材,拓宽了写作的范围和深度,学生群体间彼此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这样的“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启示与反思
重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积极的)作用。15-16岁的学生经过多年母语写作的浸润,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是能够表达与实际年龄相符合的观点,完全可以高水准完成初中阶段的英语书面表达任务。语言学家William Littlewood曾经说过:“那些和学习者母语类似的知识掌握起来就简单,而那些不同的就困难”。正负迁移都存在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所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定有迁移。实际上,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在基本结构上是相同的。此外,英语和汉语在语意上也存在许多共性。所以教师应该擅用母语的正迁移来加快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步伐。
浸入主题意义下的多种资源。教师要在课前整合主题意义下相关联的教材内容并拓展阅读素材;教师也可以从国内外网站、报刊等媒介或阅览室、图书馆等场所的英语资料中选择难易适中的主题拓展閱读材料,追溯经典,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生动、立体的视听材料从而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习惯并拓宽学生学习广度。
引领学生能够对于生活进行反思。写作是生活的外延和内引。首先,教师在日常训练中的写作任务要真实有效,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便于学生能从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关联与支撑;其次,要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点表达能力,做到人人能说,有理有据;最后,要擅用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倾听、判断和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形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思维更具深度和广度。
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具备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不看分数过不了今天,只看分数过不了明天。”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教学策略再突破。只要教师们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就一定能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上取得进步,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研专项课题“中小学英语学科集智教研模式探索与研究”(JYB1320052)
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