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双减”政策实施背景,提出提升美术教育质量的方法,建议教师以课堂为中心,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以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搭建展示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创新课后服务为抓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双减”政策 美术教育 思考 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8-0016-0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旨在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缓解教育焦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聚焦课堂,提质增效
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沃土。因此,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美术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深刻认识美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性,转变美术教育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美术课堂提质增效的前提
想要上出一堂高质量的美术课,美术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的内容包括熟悉教材、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准备教具、选择教学方法等。当然,教师也应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艺术能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例如,教学桂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奇特的房子造型》一课时,为了开拓学生思维,教师事先找出大量的图片资料,包括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上各种奇特的房子图片素材,并在课件里设计了与学生互动的内容,将各种奇特图形和物品的图片融入课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主动实践,利用图形分割、复制、组合等方式将相关图片组成房子的造型。这样的教学准备,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了铺垫。
此外,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准备材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教学黑白版画、篆刻内容时,需要学生准备刻刀、木板、石头等工具,鉴于刻刀只在该课使用,教师可让学生用美工刀或者小刀代替。篆刻所需的木板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不太好找,教师可尝试把木板改成易于雕刻的橡皮或者黏土,将木版画变通为黏土版画。这样不但便于学生准备材料,而且制作起来也比较安全。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胡萝卜、西瓜皮上刻画,这样不但操作简易,而且增加了版画课堂的趣味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是美术课堂提质增效的根本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美术课堂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联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教学桂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点出来的画》时,教师出示由红色和黄色圆点交错组合而成的太阳图片,让学生眯着眼睛从远处观看。很快,学生发现红色和黄色的圆点通过视觉调和变成了橙色。接着,教师引出本课知识点“三原色”,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点两两组合绘制图形,进行自主绘画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于是,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践和交流研讨,学习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又如,有一名低年级学生在绘画时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以及太阳底下一个正在耕种的农民伯伯。作业展示时,其他孩子对她发起了群嘲:“太阳怎么是绿色的?”“你是色盲吗?”对此,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她的错误,而是鼓励她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该生说:“如果太阳是绿色的,就不会发出炎热的光芒,这样农民伯伯在劳作时就不会那么热了。”听到该生的解释,其他学生瞬间停止了议论,随即教室内响起了掌声。这样的作品极具创意,且体现了孩子的善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探索是美术课堂提质增效的保证
高效课堂与课后拓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的高效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后拓展是高效课堂的延伸,是学生延续学习活动、转换学习方式、发挥技能的平台。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美术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美术实践探索,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将学习的美术知识转化为内在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桂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民间玩具》一课时,紧紧围绕“培养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的教学目标,安排了如下课后拓展作业:“你还能挖掘出课本中未谈及的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民间玩具吗?请你深入生活,探寻历史,发掘与探索广西民间美术,让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了解广西、爱上广西。”这样设计美术课后拓展作业,不仅可以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性教学”、将“接收式学习”转变为“研究性学习”,还能扩大学生思维领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使高效课堂的实施走向更廣阔的生活天地。
二、搭建平台,丰富实践
“双减”政策鼓励学校和社会提供平台和舞台,引导学生增加艺术表演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立足君子文化,提出了“博艺儒雅,个性飞扬”的校风建设目标。“博艺”就是多才多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并通过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我校以校风建设为导向,构建了“三节一晚会”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包括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我校积极为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展示、成长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举办校园艺术节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我校于每年五月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艺术节的内容包括声乐、舞蹈、创意美术等。学校的书画比赛面向全校学生,按年级进行评比展示:评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内集中展示,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欣赏到精彩的作品;未能选上的作品也会以板报的形式展示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让学生都能拥有展示的机会。
美术教师利用校园艺术节的契机,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托管时间指导学生练习绘画技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构思美术创意作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绘画比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其投身艺术活动的热情。
(二)举办科技节环保服装秀
艺术源于生活,科技改变生活。学校的科技节是师生最期待的节日之一。在科技节上,最隆重的保留节目是创意环保服装秀,它既是科技节的常规活动之一,也是每年的“重头戏”。环保服装秀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促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环保服装秀一般由学生自行设计服装的款式,然后用布料、报纸、可降解塑料、一次性杯子等材料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服饰。与此同时,美术教师也给予孩子充分的指导,指导他们对颜色进行搭配,或进行细节美化,确保每件上台展示的作品都出自原创,使作品保持完整性与艺术性。在家长、教师的帮助下,有些学生的“高定礼服”甚至还包括了头饰、胸花、腰带、鞋子,设计的服装别具一格。经过上台展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生活、创作活动中。
(三)开展校运会LOGO征集活动
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因此,我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会有意识地渗透美术教育的内容。学校运动会貌似与艺术教育无关,但我校创造性地开展校运会LOGO设计活动,每年校运会前都开展当年校运会LOGO征集活动,鼓励各班学生踊跃设计校运会LOGO。学生上交作品后由美术教师选出入围作品20幅,在学校公众号上进行投票,评出金奖、银奖、铜奖各若干名,让参与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新,将美术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运用到学习、生活当中,提升了艺术素养。
(四)举办校园“花语墙”作品征集活动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热情,学校把“宣传阵地”交由学生负责。学校既有固定的宣传栏让学生设计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板报,也有流动展板展示学生的科幻画、艺术比赛作品等。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看同龄人的作品,对所展示的同伴作品尤为感兴趣。一个小小的展示空间、一次小小的展示机会,就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我校还专门打造了“花语墙”,让个性飞扬的学生美术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宣传的“主打内容”。学校征集学生的美术作品用于“花语墙”的布置,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分享和学习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花语墙的作品主题不定,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有时候是民族纹样设计、科幻画或书法作品,有时候是多彩的校园生活。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为学生创造了施展艺术才华的机会。
三、课后服务,提升实效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双减”政策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长远角度来看,校内课后服务不是“看住”学生,也不单是解决学生放学后无人接的问题,而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抓手和重大举措。我校在“双减”政策出台后,积极探索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课后服务的载体,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仅美术类课后服务便开设了少儿绘画、手工折纸、中国画等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一)低年级美术课后服务的内容
游戏活动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欢迎。我校的美术课后服务一般是小班化教学,每班25至30人,每次1.5至2小时的授课时间。教师可基于开阔的教室空间和足够的教学时间,将教学与游戏巧妙结合,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升华对美的感悟,在心底里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
我校低年级美术课后服务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为主,给予孩子丰富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一是组织学生进行颜色组合游戏或图形拼接游戏,不拘形式与章法;二是适当采用比较式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比较能力,让学生完成作品后交流分享,发现他人的创作特点与亮点,鼓励学生再次改进作品;三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把生活融入创作中,如将学校的“君子风范养成十二项”中“今天我双手接物了吗?今天我微笑问好了吗?今天我物归原处了吗?”等制度内容作为美术课后服务课程中绘画创作的主要题材,以学生喜爱的美术绘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日常行为规范。
(二)中、高年级美术课后服务的内容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思维迅速发展的阶段,教师可主要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设计课后服务美术课程时应考虑学生的年级、个性特点,设计趣味性、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块及内容。课后服务美术课堂上应打破传统的“示范性教学”,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
例如,我校小学中、高年级课后服务美术课程,设计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进行写生活动的教学模块,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合作、探讨,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将参加课后服务美术课程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组建成设计团队,组织他们对各班级文化形象、校园文化形象进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到生活当中;通过构建班级文化及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参与到文化形象设计中,进而提升实操能力。
“双减”政策的落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繁重的校内外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艺术、放飞自我。美術教师应着眼当下,展望未来,让艺术和科技、艺术和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具有艺术思维、艺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车瑞芳.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甘肃教育,2018(2):99.
[2]朱元博.美术课后拓展与高效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1(24):77-78.
[3]李根.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视界,2021(10):70-72.
作者简介:禹思(1995— ),湖南娄底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