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综合思维培养的“农业区位因素”问题式教学设计

2022-07-05 22:03龙珍玉
地理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问题式教学

龙珍玉

摘 要: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开展问题式教学是提升综合思维的一种途径。本文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主题为例,充分挖掘高考真题,以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为基础,围绕该区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农业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思维;问题式教学;农业区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2)07-0023-04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学科问题式教学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1]。可见,提升综合思维是问题式教学的目标之一,而问题式教学又是提升综合思维的方式之一。

一、问题缘起

2021年已公布的地理高考试题中有不少关于农业开发的综合试题,如全国甲卷第36题就涉及英国东部湿地农业开发、全国乙卷圩田农业开发等。其中不少试题的设计思路为:该地有哪些适宜开发的自然条件—开发后带来了哪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Ⅲ卷第36题: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农业开发试题,也涉及分析该地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高考背景材料大有可挖掘的价值,笔者以此为基础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农业部分的高考试题进行一轮复习。

二、教学思路

与新授课相比,高三一轮复习课既要求教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知识的学情之上及时总结梳理核心主干知识,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而高考真题,正是组织开展这类教学活动的最佳素材,其真实的情境、较高的能力要求、典型的区域特征都有助于教师挖掘出生动的教学案例,从而在一轮复习的课堂中开展“问题式教学”[2],提高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本案例参考2017年全国Ⅲ卷第36题——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日光温室背景材料,以 “农业的区位因素”为主题,通过在网上查阅阿尔梅里亚省埃尔埃希多的资料,构建农业区位的相关知识结构,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本节课学习具体达到以下要求:①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②正确评价某农业地域的区位条件; ③认清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流程

本案例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资料:在数万公顷的山坡上和一望无际的地中海滩涂中有许多塑料温室,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穿过星罗棋布的新兴小城镇,路上昼夜奔驰着满载新鲜蔬菜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车。这里是有“欧洲蔬菜之都”称号的西班牙南部阿尔梅里亚省埃尔埃希多地区[3]。

2.发现并提出问题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而埃尔埃希多曾是西班牙最贫瘠的地区之一。然而几十年时光转瞬即逝,辛勤的人们在这里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绿色奇迹。目前这里平均每天向欧洲国家运送400个冷藏集装箱的新鲜蔬菜,一年四季都不间断[3]。该地曾经的贫瘠是因为农业发展受到哪些区位因素限制?“欧洲蔬菜之都”的兴起是因为克服了哪些不利区位因素?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新问题?又该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明显的情境对比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3.探究并解决问题

整理埃尔埃希多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主题,通过“看清农业区位之优劣”“探究农业发展之出路”“找寻农业持续之措施”三部分,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正确评价该地农业区位条件,认清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过去篇:走进埃尔埃希多,看清农业区位之优劣

材料一:埃尔埃希多年均温15℃以上,夏季温度高达40℃,降水稀少,从1976—2003年,平均每年降水量为300mm。大部分地貌为山地、丘陵和沿海滩涂。这里曾经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材料二:图4为埃尔埃希多地形,图5为该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图。

问题一:结合材料一、二评价埃尔埃希多地区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思维导图如图6所示。

问题二:埃尔埃希多地区应该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农业?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要点总结,为下一阶段“探究农业发展之出路”做好铺垫。

【設计意图】学生分析气候、地形、水源及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交通、市场、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图文材料信息的能力,辨析给定区域内某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地方综合思维和要素综合思维。

【过渡】将学生的建议与西班牙政府和埃尔埃希多地区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对比,引出下一阶段材料。

(2)现在篇:深入埃尔埃希多,探究农业发展之出路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后,西班牙政府颁布一系列农业法律法规,吸引本地以及外地农民和外国移民从事土地开发。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从以色列等国引入滴灌技术,同时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改良:利用沙土(表层)、有机肥(中层)和黏土(下层)令新土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过去的荒芜之地变成了“欧洲蔬菜之都”。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且一年四季不间断。

问题三: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地区针对缺水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开源和节流的角度谈谈还可以采取哪些材料以外的措施?思维导图如图7所示。

问题四:如何改造地形的不利条件?说明“三明治式”土壤改良方法的合理性。思维导图如图8所示。

问题五:分析埃尔埃希多地区成为“欧洲蔬菜之都”的主要优势条件?思维导图如图9所示。

【设计意图】该部分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要素综合思维和地方综合思维最突出的环节。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应列举出解决措施,在逐一解决该部分所设问题的同时还令学生意识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但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政策、科技)会改变部分自然因素(土壤、水分、地形)。这样能使学生正确评价该地农业地域的区位条件,找出相应措施,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過渡】埃尔埃希多地区的农业享誉世界,温室农业的迅猛发展使阿尔梅里亚省成为欧洲最引人注目的经济成功者之一,然而在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新问题,即该地区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将来篇:放眼埃尔埃希多,找寻农业持续之措施

材料四:当地集约化农业衍生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之路,即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模式,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这里的温室农业享誉世界,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合作者来此取经和寻求合作。温室农业的迅猛发展使阿尔梅里亚省成为欧洲最引人注目的经济成功案例之一,然而温室大量消耗该地区的地下水,进而使土壤盐分增高以至退化。温室农业迅猛发展还导致西班牙沙漠增多,据2000年会议所提供的数据,西班牙1/5的土地被严重破坏,已逐渐荒漠化。

问题六: 埃尔埃希多地区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会带来哪些问题?思维导图如图10所示。

问题七:请为埃尔埃希多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思维导图如图11所示。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学习,能够认清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该部分内容除了能提高学生区域综合思维和要素综合思维外,还实现了对学生人地协调素养的培养。

六、教学建议和反思

问题式教学为学生的思维提升创造条件,而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可见二者相辅相成。关于复习农业区位的问题设置材料,除了挖掘高考题外,也可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案例,如以色列的农业发展(过去是因为哪些农业区位因素限制?现在农业为何如此发达?哪些不利区位被改造?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新问题?怎样才能持续发展?)还可以选择身边的“网红案例”,如宜宾筠连县春风村: “石头开花”演绎致富传奇 (曾经是什么因素限制了其发展?如今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未来怎么持续发展?)在问题式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问题的呈现

要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如在本案例中,可用对比的方式(由过去贫瘠之地变成“欧洲蔬菜之都”)激发学生兴趣:这里曾经如此贫瘠是因为农业发展有什么限制因素?发展成“欧洲蔬菜之都”是哪些不利区位因素改变了?如何改变的?在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新问题?又应如何得到持续发展?

2.问题的设计

需要依托情境,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开展探究活动。若寻找主题情境工作量太大,教师可以留心高考题真题。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经历地理思维的发展过程。如本案例中,所有问题的设计都贯穿了埃尔埃希多地区的农业发展,从“看清农业区位之优劣”到“探究农业发展之出路”再到“找寻农业持续之措施”,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设计问题。

3.细化探究问题

问题的设计根据主题情境,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层层递进地细化问题。在教学重难点处设置问题用以厘清知识主次关系,知识扩展处设置问题用以促进思维扩展。如本案例“探究农业发展之出路”部分,分别针对缺水、地形、土壤和最终出路都设计了相应的问题。

4.反复实践和总结

本案例教学的不足:①问题设计的深度不够。②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过程较少。摩根和萨克森认为,教师问学生答,学习就发生了,但真实的学习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并产生疑问时才发生[4]。后期可以通过教研组集体探讨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沈智勇,谢鹏理.基于“问题式教学”案例探究的教学设计——以高三一轮复习课“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J].教学考试,2020(36):43-46.

[3] 海宁中学地理组.走进全国卷3中的“欧洲蔬菜之都”——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埃尔埃希多[DB/OL].(2017-06-15)[2022-5-6].http://www.sohu.com/a/149042546-500192.

[4] 邱刚田,刘光文.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优化设计与实践[J].地理教育,2020(6):4-6.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问题式教学
漫溯学生思维之湖,科学导航促思启智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