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龙 陈江燕
10.3969/j.issn.1671-489X.2022.04.069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元素和专业课程相
融合的方式,促使每位教师做好教育事业真正的本质,其成效性直接关系到思政育人的任务实现。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现状多维度的分析,在阐明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与遵循的原则,确保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4-0069-03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性的育人模式,是通过围绕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唤醒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隐性育人功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性教育理念。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元素和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促使教师真正做好教育事业的本质,当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
现阶段已有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形成一批典型的优秀案例,但在对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显性或隐性价值评价的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课程思政注重于学生精神层面的熏陶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养成,很难通过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去评判其成效,因此,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可以走对方向、取得实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目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现状
1.1 未能理清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
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存在本质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从专业课教师角度来看,部分教师思想层面上有所固化,理解狭隘,把思政教育与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划清界限,把传授专业知识当为首要任务,忽视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任务,认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来负责,从而导致重“授业”,轻“传道”。
其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一些学生因为受社会、家庭价值观的影响,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首要关注的是专业当下的“价值性”,在选择职业时的首要关注点也是在眼前的“价格”上,思想上并不是站在家国情怀和国家发展所需方面去做更多的思考,在意识上直接把思政相关课程列入“只要不挂科就好”的学习观念,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身的隐性教育功能。由此可见,学生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方面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师和学生是第一课堂育人中的两大主体,他们的接受程度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只有从根本上认清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才能解决好专业课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明确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1.2 过于注重成果产出,忽略了实施过程和成效
在建设方面,部分学校强调以成果产出的形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成果,把责任压在二级学院和一线教师身上,因此也产出一些可复制的优秀案例。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思政育人效果是否落到实处,如何对成效进行评价和界定没有得到重视。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应该单单以某一堂课融入了多少思政元素,或者以建设了多少个示范专业来判断,在这一实施过程中,课程是载体,教师是引领,学生才是关键。只重成果产出,忽略实施过程,忽略思政化的效果,无法将课程思政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不能很好地起到引领作用,最终无法在学生身上体现,会直接影响“大思政”格局建设。
1.3 缺失与课程思政匹配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交叉的综合性教育。然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又不能由单一某个方面来决定,还受到诸多外界环境的影响,简单来说,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其产生叠加效应。因此,对课程思政成效的评价仍然运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其隐性的价值判断。且终结性的评价形式只能用于评价专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而思政教育是一种思想上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很难在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思政中去判别学生的掌握情况,只能动态地去判断在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引领的方向是否正确,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必须是一个形成性评价,并且连续不断地进行。但是,现阶段多数高校注重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和建设,没有把效果评价环节列入整体建设实施方案,缺少科学的评价指标与反馈体系,对于建设的成效无法准确地进行跟踪和评估反馈。
2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评价是人们参照一定的标准对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特定的事物、行为、认识、态度进行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评价达到对事物的认识,进而发挥一定的决策作用[1]。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发挥判断、反馈、评估等重要作用,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课程思政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教学,用考试等传统考核方式获取相应评价结果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2]。
2.1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在评价主体之间形成闭环
比如上海推行“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提出将课程思政育人主渠道划分为内圈、中圈和外圈。其中,内圈是推行课程思政的最主要渠道,让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在学校第一课堂中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中圈是通过调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部门,将思政主题融入校园环境中的第二课堂和互联网育人第三课堂,目的是打通学校内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外圈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服务于高校育人。“三圈”的整合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要素要实现从课堂到实践课堂的映射和转化,使第一、第三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第二课堂得到有效的实践,第二课堂学到的知识也可以用来支持第一、第三课堂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3]。因此,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多主体进行跟踪评价,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给被评价者带来良性激励,让“三圈”和“三全”科学准确地横向贯通,使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更具有全面性。
2.2 及时发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改进课程思政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评价形成结果,结果是评价的直接反馈,同时是激励和经验的总结。在各个环节设置合理的标准参照,会使相关主体发现存在的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和建设方向,显然会对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2.3 有利于提升多主体的合力育人积极性
多元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评价主体涉及教师、学生、辅导员、学校的各个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机构等。不同主体的评价指标都是独立的,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体系与各类考核指标体系关系打通,充分认可不同主体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果,鼓励其更好地投身于育人事业。
3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
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还不够,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是关键。首先,要注重多主体的参与度;其次,在评价内容上要突出以学生为核心,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条件为关联。而评价要根据教育时代特点,采取以传统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评价结果采用多途径、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反馈模式。综合而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具备多途径的反馈机制。
3.1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参与评价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人或团体。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效是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共同影响的。因此,评价主体应该包含校内部分和校外部分:校内部分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职能部门、校领导、督导等;校外主体包含政府、企业、家庭。相较于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多个主体的评价可以从不同视域反映出育人效果,主要表现在参与评价活动的对象除了学生和教师外,还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专业评价机构以及学校以外的其他有关人员。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可以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更好地体现出思政育人过程的全面性、民主化、人性化。
综合以上不同主体的评价,围绕在专业课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制定评价内容和相关标准,由各个主体独立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最后,在整体协商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评价,并对取得的成效和原因再进行拆分细化。当然,这种做法难免武断,但为了明确在专业课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效果,以便于不断优化改进,这种分割有时也是必要的。
3.2 多维度的评价内容
3.2.1 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评价 学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受主体,是教学作用的对象。作为教育接受者,学生在接受课程思政育人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评价主体的影响。评价突出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方面,采用以学生为核心的评价内容,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长,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3.2.2 强调教师评价为主导 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和取得效果,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需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水平,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关系,充分挖掘专业课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专业课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状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所以,在评价内容中要重点强调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道德修养、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明确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特色,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程的思政育人能力,把育人效果发挥最大化。
3.2.3 关注以教学条件为关联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学条件的支持,如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水平、经费的投入规模、规章制度的完善程度、顶层设计的合理程度、科研教研的支持力度等,都会影响建设效果。
3.3 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学校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方法中,常见的有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法、关键事件法、评价量表法等。其中,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法通过给学生建立课政档案袋,对于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形成纸质文档存储,便于评价之用[5]。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具有再生性、长期性、隐蔽性等特点,以问卷、座谈、考查等为主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要素的发展要求。传统评价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力增强评价效果。网络化生存是当代师生群体离不开互联网的生存方式之一,通过挖掘师生群在网络中的行为轨迹,可以为探寻行为特征、育人效果奠定客观基础。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与要求,构建出符合教育时代要求与特色,又尊重评价主体行为特征的体系,使评价方法更加多样、精准、客观、动态、长效,这是大数据为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提供的良好的契机。
3.4 多途径的评价反馈
评价体系的价值在于评价结果的及时有效的反馈,结果的反馈是评价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告知和改正两个要素来帮助参与者判断行动是否对准指标,是否趋向目标。评价结果一般可以传递三个层次的信息,即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是否在正确地做事,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实施方法。首先,反馈途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如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档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受评主体,保证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其次,把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职称评定等考核制度结合,通过推行评价结果的激励政策体系建设来增强约束力。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形成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统一;另一方面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把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
4 结论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性直接关系到思政育人的任务的实现,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导向性、发展性、公平性、多样性、可行性的原则,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在实践中,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检验,通过评价成效体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形势特点,进而真正地实现“三全教育”,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
福建:厦门大学,2000.
[2] 韩小雅,张广.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完善路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5):28-29.
[3] Chen S, Li Q. Exploring Courses for Ideologi-
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specia-
lized curriculum[M]//202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ICHESS 2020). Atlantis Press,2020:
1010-1016.
[4] 任娟.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法[J].新西部
(理论版),2016(12):119,83.
[5] 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
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204.
作者:寇龙,广州华商学院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副科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511300);陈江燕,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51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