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洁 郝玉清 李乔
10.3969/j.issn.1671-489X.2022.04.018
摘 要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在职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提升师范生的TPACK是信息化时代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采用师范生TPACK量表,对2 167
名本科师范生进行TPACK现状调查。调查发现:在TPACK
构成上,本科师范生复合元素知识缺乏,处于较低水平;在TPACK各维度知识的关系上,复合元素知识和单一维度知识显著相关;在单一维度知识TK、CK上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其他维度的知识均无性别上的差异。建议通过分学段设置相关课程、改革考核制度、增加实践课程等方面来提高师范生的TPACK水平。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本科师范
生;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4-0018-04
Actuality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n TPACK Level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GAO Jie, HAO Yuqing, LI Qiao
Abstract Technology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is a necessa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in-ser-vic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TPACK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this study, 2 167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PACK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by using the TPACK scale. It is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PACK compositi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lack the knowledge of compound elements and are at a low level.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of each di-
mension of TPACK, compound element knowledg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ingle dimension knowledge.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of single dimension TK and
CK, but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of other dimen-sions. It is suggested to set up related courses by learning sections, reform the assessment system, practical courses and
other aspects are added to improve the TPACK level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technology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normal university
0 引言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一种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三种知识元素的新的知识形式[1],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由这些核心要素融合而成的四个复合要素: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育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2]。2008年,李美凤和李艺首先在中国提出TPACK的概念。此后,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的出台,国内TPACK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
师范生的TPACK水平是指师范生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三类知识元素整合而成一种新的知识形式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行业的主流,其TPACK水平高低影响着未来教师的质量。因此,对师范生的TPACK水平进行研究也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TPACK对师范生成长发展的教育导向作用十分重要,把有关师范生TPACK能力的研究作为信息时代师范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4]。
本研究调查师范生TPACK水平,了解师范生对于TPACK的认识和应用现状,并对TPACK各个维度知识水平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具体原因,据此提出相应措施,有效提升师范生的TPACK水平,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推动教师行业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五所高校2 167名本科师范生作为样本,涉及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体育教育、美术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 043份,有效率为94.27%。在性别方面,男生占比37.57%,女生占比62.43%。
1.2 研究工具
研究修订采用Chai等人编制的TPACK-ML(ML,即有意义学习)量表,经董艳等人的翻译和修订,形成此研究中所采用的中文版本[5]。该量表为7分制:1—非常不赞成;2—不赞成;3—稍微不赞
成;4—不置可否;5—稍微赞成;6—赞成;7—非常赞成。量表从七个维度展开,要素和题数对应为:CK—4题、PK—6题、PCK—8题、TK—9题、TPK—5题、TCK—4题、TPCK—6题。在评分标准上,维度和总量表上分数越高,表明状况越好。通过分析,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为0.977。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
2 研究结果
2.1 师范生TPACK描述统计
师范生TPACK各个维度知识基本水平如表1所
示,其中TPK、CK的平均分最高,TK、PK、TPACK、
PCK的平均分较低,TCK的平均分最低;CK、TPK、PK的标准差较大。总体上来说,师范生对于复合元
素的知识更为欠缺。
2.2 师范生TPACK各维度知识相关分析
TPACK的四个复合因素与其他六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
1)TCK和其他六个因素的正相关性显著,其中TCK和PCK的相关性较高。
2)TPK与其他六个因素呈正相关,其中TPK与TPACK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TCK、PCK、TK、CK,
最后为PK。
3)PCK和其他六个因素呈正相关,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TCK、TPACK、PK、TPK、TK、CK。
4)TPACK和其他六个因素具有正相关性,其中TPACK与TPK的相关性最大。由此可见,TPACK的复合因素与其他复合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更大,与核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2.3 师范生年级与TPACK各维度知识水平的差异分析
师范生在不同年级时TPACK水平的差异如表3
所示。由表3数据可知,其差异并不显著,而张廷艳等[6]以及叶晓红等[7]在研究中提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对TPACK及各维度知识的掌握都明显提高。不同年级师范生TPACK各维度的知识水平有着明显的特征,在TK、PK、CK方面,大三学生的水平整体较高,大一水平最低,说明大一学生在核心因素知识水平上更差一些,而大三学生对核心因素知识掌握得最好;在TCK、PCK知识水平方面,大二学生的水平最差,而大四学生的水平最高,说明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将TK、PK、CK更好地融合,其TPACK知识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在TPK、TPACK方面,大三学生的知识水平最高,说明大三学生在经历系统的学习之后,能够在教学中很好地将各个核心因素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
2.4 师范生性别与TPACK各维度知识的差异分析
师范生TPACK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师范生在TPACK不同维度上的知识水平在男女生水平存在差异,且在CK这个独立因素上差异显著。男生和女生在CK上的显著差异是由男女生的思维特点、性格特点造成的,女生对于内容知识的掌握一般比男生更好。这一结果可以在其他研究中得到佐证,如陈丽君等[8]认为:女生的知识取向远远高于男生。
3 问题分析
3.1 本科师范生的TPACK水平在各维度上均呈现出
不均衡的发展现状
学生对于单一维度知识的掌握有一个较好的水平,其中对于CK知识的掌握程度最高,这与叶晓红等[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在复合因素的知识水平上,学生对TPK知识也有一个较好地掌握,说明师范生对于基础教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提高;而TCK、PCK的水平还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在课程的开设上,师范院校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师范生实践性学习的机会较少[9],导致师范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而对于如何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环境中,以及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知识、教学方法融合,成为大多数师范生的短板。
3.2 师范生学习TPACK知识的途径单一
在师范生学习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韩锡斌等[10]在师范生实践课程设置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师范生只是一味地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固有的理论知识,很难将这些理论知识吸收、内化,并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教学环境进行知识的融合[11-12],教师更多是将CK维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传授,或者只是让学生能够对于PK维度上的知识有一个好的掌握。而在信息技术大环境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师范生本身就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即具备一定的TPK。但很难有师范生能够将TCK、PCK、TPACK完全掌握,所以师范生的TPACK水平相对较弱。
3.3 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
男生和女生仅在CK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知识维度上并不存在差异,这与张廷艳等[7]的研究中男女生仅在TK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相悖。这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再仅仅依靠课堂,大多数学生本身已经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而本研究得出的男女生在CK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是由于男生、女生在性格、兴趣爱好上的不同,造成男生对于CK的学习不及女生。从表4的均值比较中可发现,在每一个维度的知识水平上,女生的数据值都是大于男生的,这是由师范院校的特殊性决定的。在师范院校中,女生人数一般居多,男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怯于或不屑于表现自己,从而放任自己处于边缘化状态[12];而大多数女生良好的表现,使教师以及大部分男生对人数较少的男生群体没有较高的期待,因此,男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导致男生各项水平都低于女生。
3.4 师范院校缺少对TPACK知识水平的考核
研究发现,师范生的TPACK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与戴劲等[13]研究结论相同。除了实践的缺少、课程结构的不合理、由师范院校的特殊性导致的男女之间的差异等问题,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也是造成师范生TPACK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师范院校中,无论是课程的开设,还是对于学生在教学中TPACK的运用,都没有硬性的规定,教师没有强调学习TPACK的重要性,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对TPACK的学习意识,认为对于TPACK的学习并不重要,或者把TPACK的学习看作多余,把它看成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相关课堂上没有认真学习,从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够提升TPACK水平的课程学习中,学习积极性不高。
4 提升策略
4.1 根据不同学段,为师范生提供适合的知识教育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在低年级阶段,把重点放在单因素知识的学习上,主要包括CK知识、TK知识、PK知识等;在中高年级应为学生提供将已经在低年级有较好水平的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的实践机会,并提供观摩专家教师课程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和观摩中发现自己与专家之间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改进;毕业阶段给学生提供接触不同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与一线教师或在职教师的交流中,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和方法,增加入职工作的信心。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一维知识逐渐融入学生认知结构,学生可以逐步掌握TPACK水平层次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TPACK水平。
4.2 提高基于CK的TCK、PCK水平
师范生对于基础的CK掌握较好,但对于与CK相关的PCK、TCK掌握还相对欠缺。因此,开设专门课程给学生传递有效地将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整合的思想,并在教育内容的教授中选择适当的现代技术思想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呈现所要教授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技术相结合的熟练度、多样性与适应性,把三个单一维度知识应用到双重维度知识的整合上,再进一步整合到最高水平的三重维度知识的教育中,在这个过程中提高TPACK水平,以此提高先进、专业的教学能力。
4.3 加大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增加实习机会
学生的单因素知识可以在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得到良好发展,而复杂因素的学习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理论学习很难获得良好的水平。在学校学习中,实践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复杂因素知识的水平来说是十分必要的[14]。在实践课程中,学生根据教学的模拟情境将在理论课程中学习到的单因素知识进行整合,并在教学训练中不断优化,提高复合因素知识水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观摩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学习,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逐渐提升将两个维度知识整合到三个维度知识的整合能力,进而使自己的TPACK水平不断提升。
4.4 改革师范生学业评价模式,促进TPACK发展
未来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教学观念现代化、知识系统综合化、教学技能信息化[15],这一趋势与TPACK的发展主旨是一致的。因此,对师范生的学业评价应该体现教师TPACK专业发展的基本诉求,特别关注师范生教学实践活动的动态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展现师范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性。在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评价机制中,把信息技术的使用,尤其是教学软件的使用与整合能力作为考查的重要指标。师范生将教学设计作品、教学录像、反思总结等通过不同人员(教师、同学)的分析与评定,定量与定性、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综合化的学业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哲,张海,王以宁.国际TPACK理论研究综述:
2005—2014[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6):10-15.
[2] 孙成成,胡典顺,刘婷,等.TPACK视角下数学师范
生的专业能力:层次、内涵与培养路径[J].教育探
索,2017(1):101-104.
[3] 周莹,莫宗赵.我国TPACK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8):59-64.
[4] 李建珍,冯利珍,袁玉飞.国内TPACK研究的分析与
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1):102-108.
[5] 董艳,桑国元,蔡敬新.师范生TPACK知识的实证研
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3):36-43.
[6] 张廷艳,王利.师范生TPACK的调查研究:以数学师
范生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41(6):221-225.
[7] 叶晓红,邱心雨.学前教育师范生TPACK现状调查及
教学改革建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35(9):93-98.
[8] 陈丽君,吴和笑.职教师范生教育隐性知识积累现状
分析与路径拓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48-53.
[9] 王迎兰.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与
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53-55.
[10] 韩锡斌,葛文双.中国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
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7):53-59.
[11] 刘力,梁梅.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2(6):
77-79.
[12] 柳卓娅.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造成的问题及对
策[J].淄博师专学报,2013(2):15-19.
[13] 戴劲,任亚楠,李维汉.生物师范生TPACK现状调
查及分析:以华东师范大学和彰化师范大学为例[J].
生物学教学,2018,43(8):14-17.
[14] 张美玲.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研究综述[J].西北成
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4):81-85,107.
[15] 李春艳,曹亚微.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TPACK现状
及提升策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9,24(19):46-
48,53.
*项目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研究”(S202014390011);陕西省202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五育并举视域下小学全科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1BY172);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陕西省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SGH21Z08)。
作者:高洁,陕西学前师范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技术;郝玉清、李乔,陕西学前师范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