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中学生物学校本教研

2022-06-30 02:08谢晓雁史立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谢晓雁 史立平

10.3969/j.issn.1671-489X.2022.03.018

摘 要 课例研究是进行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团

队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真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解决教学问题的持续行动研究。这种持续行动研究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研活动质量。

关键词 课例研究;校本教研;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

展;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3-0018-03

0 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校本教研是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校长和教师为主力军,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展开的有计划的教学研究活动[1]。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课例研究符合校本教研的特点,是进行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1 课例研究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课例研究的概念

课例研究的概念在学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它是教师团队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以真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共同解决教学问题,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持续行动研究[2]。

1.2 课例研究的意义

1.2.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例研究是教师团体共同对一堂课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研讨,共享教育资源,引起思维碰撞,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认识、感悟理论,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3]。

1.2.2 提升学校教研活动质量 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大大增强课堂效果,是一种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将这种研究常态化,对学校教研活动质量的提升大有益处。

2 课例研究的步骤

根据我国中学课例研究前期研究成果,结合沈阳市实际情况,将课例研究的实施大致分为五个步骤,如图1所示。

2.1 成立团队

课例研究是同伴互助式的合作研究。本次初中生物学课例研究由一位市教研员组织,联合周围H学校、L学校等七所学校的八位教师,并请一位高校教授进行专业引领,最终构成一个10人的校本研究协作共同体。

2.2 确定主题、共同备课——同“备”

课例研究的主题应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其着眼点应是学生发展。本次研究确定“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为研修主题,选取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为本次课例的研修

载体。

确定主题之后,首先,高校专家对中学生物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原理、要素等理论层面的教研培训,并进行案例分析研讨;其次,团队的每一位教师分别搜集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集中大家一同修改完善,整合教学设计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修改形成一份最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片段如表1所示。讨论过程中要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设置这样的活动”,讲清背后的原理。例如: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进行导入?为什么用视频的方式展示新课?

2.3 展开教学、课堂观察——同“上”

本环节教师以团队分工的形式进行合作,选择一人授课,其余人听课,听课的教师从各个角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对课堂效果作出评价,为之后改进教学做准备。

2.4 课后研讨、反思改进——同“研”

第一轮教学过后,研究团体共同对本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疑惑进行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授课教师自我反思;其次,团体中的其他教师对自己观察到的课堂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最后,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和总结。发现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

1)导入部分。展示图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三个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传达了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

2)新授部分。通过视频展示将血液组成及各部分功能以更加直观、形象、有趣的形式讲解,加深学生印象;之后,通过让学生解读化验单对知识进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细节部分还有待改进,如视频选用、实验进行部分仍然存在问题,这部分说明详见本文建议部分。

2.5 形成课例、经验分享——同“享”

课例分享也是课例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次课例研究将最终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撰写,最终成为一篇优质课例,同教师的反思一同通过微信群聊及公众号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分享给周边教师,供大家参考学习。

3 对实施课例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本文根据本次课例研究对课堂的观察,对教学设计及课例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3.1 进行系统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做好学情分析有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次课例研究,第一次教学设计分别从性格特点、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三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性格特点:七年级的学生,对七下教科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丰富的图片、视频以及观察和动手实验等非常感兴趣。

能力基础: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比较熟悉,通过本节课,学习及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教师也通过一系列动画让学生了解过血液组成,但对血液各部分组成的功能及如何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没有明确的认识,需要学习本节课来解决上述问题。

分析中了解到学生对于图片、视频更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件中加入很多图片、视频。学生已经知道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因而在导入部分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入学习内容,实现知识的衔接。

学情分析时,教师可以从“已知”“未知”“应知”“能知”四个维度去思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促使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

3.2 选用优质课程资源

本节课基于对学生的分析,上课前,准备观察血液分层的视频和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实验操作视频,同时准备实验需要的工具,精心制作课件,希望通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上课目的。经过课堂实施,发现这些资源确实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但视频不清晰,背景声音太大,没有实验操作说明,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在课前准备材料时要精心准备,使其达到最优化。

另外,只有当微观世界宏观化或宏观世界微观化时才需要视频辅助,应该让多媒体成为课堂的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体。

3.3 进行分步教学,保证每位学生参与课堂

教学实验中发现学生三人一组进行实验,两人进行观察,总有一人无所事事,且整个实验结束,学生观察到的涂片也不都是理想化的。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再添加一些任务,例如: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感;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实验细化为几步,对每一个步骤提出标准,使学生明白达到什么程度是规范的,为下一步操作做好铺垫,每个步骤正确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步,更能保证实验的有效实施。如观察人血涂片时,学生完成对光环节,举手示意,让老师看是否正确,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完成低倍镜观察时再让老师进行查看,一步步进行。

3.4 合理设计板书

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可以高度概括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并利用板书,注意板书的条理性、直观性及重难点的体现。

本次课例研究的板书如图2所示。板书将血细胞放到血浆之上,更加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将细胞按照数量多少的顺序从上到下依次写,层次更加清晰;且在每种细胞后都标明作用,更容易区分对比。另外,教师书写板书时应在学生关注的情况下书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训练学生思维;不能在学生阅读课本或观看视频时写,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板书应有的作用。

3.5 全员积极参与

参与课例研究的教师都是研究的主体,每个人参与的态度及程度决定了研究的深度,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环节。备课时,为使备课落到实处,可以固定备课的时间、地点及内容。上课时,明确分工,每位教师仔细观察课堂,落实自己的任务。研讨时,让教师轮流发言,而非组长或专家一人发言,要形成一种民主、宽松的“研”学氛围。

此外,学校可以设置奖励机制,让团体与团体之间形成竞争,促使团体内部成员紧密合作,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6 纵向引领

课例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专业引领必不可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纵向引领。

1)邀请校外理论工作者进行指导,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更广阔的研究眼界,能为教师提供新思路,使教师在研究中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思考。

2)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料或者书刊供教师查阅。教师通过阅读书籍或网络查询能获得丰富的材料,进而扩充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毓峰,刘玮.开展课例研究,助推校本教研:基于

地理课堂教学实录的课例研究[J].知识经济,

2014(16):164,168.

[2] 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8):72-75,82.

[3] 钱红,史立平.URS模式下中学生物学课例研修探索

[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78-80.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认证标准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深化研究”(项目

编号:JG20DB417)。

作者:谢晓雁,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史立平,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110034)。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学课例研究校本教研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电脑制作微课在中学生物中的应用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欢迎订阅2017年《中学生物学》杂志
《中学生物学》杂志新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