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丝
【摘 要】从学习心理来看,学生阅读文本是由浅入深的对话迈进过程,先要从整体入手,形成初步体验和认知,才能为后续的深入阅读埋下伏笔。本文从“整体统领:课前游戏,设置人文方向;整体理解:初读课文,把握内容结构;整体回照:深入品读,印证整体感知”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整体把握 设置方向 梳理结构 印证感知
纵观当下教学,很多教师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所谓的简约高效,将学生思维直逼文本核心,看似开门见山,却常常因为缺失了整体性感知,而在快速走进文本之门时摔了跟头。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整体统领:课前游戏,设置人文方向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为抓手,设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举全单元之力,引导学生感知单元的人文主题,通过练习提升语文能力。所以,无论是单元中的课文与栏目之间,抑或是如《古诗三首》中的每首古诗之间,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意味着,《乡下人家》与前面的《古诗三首》之间,拥有相同的主题内涵,教师不妨先以游戏的形式,通过看图猜诗,唤醒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紧扣文本之间共性的人文主题,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妙用,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素养的高效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图片,相机描述图片内容: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肥美的杏子香甜诱人,田里的麦花洁白如雪。学生想到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教师相机点拨:在诗人范成大的笔下, 初夏农事正忙,万物蓬勃生长。接着,教师出示图片,相机描述图片内容:嬉笑追逐的儿童,翩翩飞舞的黄蝶,香气扑鼻的菜花。学生想到了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师再相机点拨:诗人杨万里的笔下,乡下孩子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最后,教师出示图片,相机描述图片内容:茅屋朴素低矮,小溪清澈见底,溪边青草茂盛,翁媪亲切交谈,三儿自得其乐。学生想到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师相机点拨:幽静的乡村生活,如此悠闲自在,幸福和谐。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统整回归,并顺势过渡:随着三位南宋诗人,我们欣赏了优美的田园风景,感受了淳朴、悠闲、和谐的田园生活。整体而言,这部分教学都算不上一个板块,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导入环节,甚至连这篇课文的内容都没有任何涉及,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单元上一篇文本的有效对接,不仅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激活其原有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走进《乡下人家》的学习做了有效铺垫。
二、整体理解:初读课文,把握内容结构
第一板块的教学,教师紧扣“人文主题”,明确了课文内容的主题内涵和情感走向,只是建构起认知和体验的轮廓。但课文究竟写了什么,是通过怎样的信息资源,展现出独特乡村景象的呢?这就需要教师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首次组织阅读,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实现从主题轮廓走向具体内容的认知递进。
鉴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环节时,不妨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展开。
(一)联系对比,形成冲突
真正能够唤醒学生内在体验和认知思维的动力,不是教师的要求,也不是问题本身,而应该是学生基于自我状态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碰撞。这篇课文着力展现的是幽雅宁静的乡村生活,但随着乡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很多学生都已经搬进了城市,乡村的面貌也逐渐改变,可以说,“真正的乡村”已经与他们渐行渐远。教师可以相机设置这样的问题:“很多同学都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的城市,可以说是‘城市’人家,你们觉得在城市生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那乡下人家,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时间、哪些地方,人们做了哪些事?”很显然,教师并没有直接地提出阅读的任务,而是先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回忆、梳理自己在“城市”生活的状态,尽可能拉远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然后借助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置于文本之中。如此一来,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的身心犹如置身于另一个不同的世界,从而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内容,体悟语言所描绘的场景,准确而感性地形成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理解和独特感受。
(二)概括内容,提炼标题
这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和维度,展现了典型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和状态。虽然篇幅不长,但內容丰富而细腻,彼此之间有着较为统一的着力点和表达结构。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先“范例呈现”,指导学生提炼标题,如第1自然段,指名学生紧扣语段第一句,概括语段的意思——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再做相应的点拨,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炼出“屋前搭瓜架”。紧接着,利用第2自然段的内容,指名交流:①有些人家,喜欢在门前种花;②有些人家,喜欢在屋后种竹。教师再做点拨,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炼出“门前栽花,屋后种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适度放手,引导学生总结规律,自主尝试,抓住时间、地点、事件,概括出乡下人家的生活,并尝试用这种方法,自由阅读课文第3~6自然段,概括小标题。如第3自然段,房前屋后养鸡;第4自然段,河里养鸭;第5自然段,夏天傍晚,门前吃饭;第6自然段,秋夜听虫鸣入眠。最后,综合上述所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各自然段的内容串联起来,说说乡下人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由此可以看出,整篇文章描写乡下人家的视角多维,但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密码,教师则以第1、第2自然段为范例,在学生初步理解两个语段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时间、地点和活动等核心要素,进行标题提炼,通过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从扶到放的教学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学法迁移,实现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梳理和感知,可谓高效低耗。
(三)整体回顾,感知结构
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而需要基于文本整体,洞察文本内容,直抵内在的框架结构,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性把握课文的应有之义。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依照学生的回答,集中呈现小标题,组织学生从整体上观察阅读,并说出自己的发现。由于有了集中性的对比资源,学生纷纷形成了自己的发现:有的认为,每个自然段中都提到了地点,作者是依照空间顺序来写的;还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有花朵的开放时令,有白天到夜里的活动变化,作者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由此一来,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则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并没有停留在传统教学理念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性感知,而是透过文本内容,去内容、存骨架,提炼出文本的整体结构,还原了作者表达的严谨思路,让学生真正与作者站在一起,走进文本宇宙时空,感受作者将时间和空间交织在一起,将乡下人家的画轴有序铺开的创作构思。
三、整体回照:深入品读,印证整体感知
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常常会依循从整体到部分,然后再回归整体的认知思路。这就容易让教师产生一种认知上的错觉,即整体是整体,部分是部分,整体与部分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也正是在这样的错觉认知下,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性把握课文内容之后,就误认为已经完成了整体把握的教学使命,而在后续的深入细读环节中,直接进入无视整体教学的状态。事实上,整体与部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质态。学生只有站在整体把握的视角下,对“部分”板块进行深入的细读和品味,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而教师也需要在深入品读的过程中,回应和对照文本的整体性视角。
以教学这篇课文第1自然段为例,虽然是针对某一语段展开的细化教学,但我们不能脱离整体性的认知层面。鉴于此,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整合联系,交流初感
在学生整体性把握课文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组织学生走进语段展开细读,缓一缓,让学生消化一下,储备能力。如教师可以适度追问:“整体阅读了课文,你对乡下生活形成了怎样的印象呢?”很多学生借助这一问题,就可以顺势对之前的所学进行概括和回顾,有的学生说真美啊,有的学生认为乡下人家的生活真悠闲,还有的学生发出了“乡下人家的生活真自在”的感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努力将学生自己所形成的真实感受与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情感进行有效整合,顺势出示课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随后,教师顺水推舟,借助教材中的“小泡泡”,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从语言文字中,学生感受到作者蕴藏其中的喜爱、赞美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很显然,这样的教学走出了整体感知,但又没有脱离整体感知,为即将展开的细致品味阅读,再次丰富了认知的储备。
(二)转换视角,细化品味
有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受,又概括了内容和提炼了小标题,事实上学生早已对语段的内容形成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此时,如果始终停留在内容层面转圈圈,学生的认知则难以有所提升。为此,教师需要紧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将学生所关注的思维,从原本的内容转向言语形式和表达策略。但教师不宜以过于生硬的方式直接布置,而要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摸准起点,明確目标,设定高效的认知路径。如乡下人家的这些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再朴素、平常不过了,而作者却能将其写得如此独特、吸引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此时,教师出示第1自然段,明确阅读任务: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屋前瓜架独特、迷人在何处呢?圈画出相关的词语。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可以先明确中心词——别有风趣,利用语段中的内容信息进行分享,从而认识到作者正是抓住了瓜架的形态和颜色变化,将“别有风趣”的乡下生活展现出来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到这儿,其实已经将瓜架的特点写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石狮子和大旗杆呢?学生在深入思考中认识到,这是作者运用的对比手法,石狮子和大旗杆虽然威武,但过于严肃,远不如瓜架装饰得别有一番风味。从阅读到表达,视角转变了,收获更新了,但推进教与学的中轴点并没有变化,始终都落实在“乡村生活的优雅宁静、悠闲自在”这一人文主题上,形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之效。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需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体把握课文的环节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文本的特点、摸清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发展能力,在后续的深入品读发挥统领、支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