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姬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却被弱化。劳动教育除了可以通过劳动课实现外,历史独有的学科特色有着传统劳动教育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文章先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融入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对策,如深挖教材内容、把握学科特色、妙用历史人物、巧设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当中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景,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善于观察思考,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不同阶段的中小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初中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能够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知道物质生产是人类生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知道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而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历史发展价值。同时,家国情怀素养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这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归根到底需要学生认同我国祖祖辈辈创造出的劳动价值。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历史学科重视劳动教育,而这种劳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而是使学生从精神层面认可劳动价值、接受劳动精神的熏陶,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从这几年广东省历史中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中考题与劳动相关的题目不在少数。以2022年广东历史中考试卷为例,如下表:
可见,今年中考题在不同的核心素养下考察了有关于劳动教育的问题,尤其是最后的三道非选择题。在中考的引导下,劳动教育将成为中学一线教师今后重点关注的课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怎样探索劳动教育呢?
一、深挖教材内容,强化劳动理论学习
唯物史观强调劳动创造人类社会,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初中历史教材中与劳动相关的内容不少,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从唯物史观下的劳动概念出发,深化、细化劳动意义的讲解,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深刻的认知,使学生对劳动的理解从简单的经验认知向深刻的理论认知转变。强化历史劳动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尊重劳动者。
以《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为例,本课的难点不在于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而是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经济发展与社会动荡的内在联系。根据课程标准,笔者设计如下的目标:认识春秋时期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对政治局面动荡的影响,理解劳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在讲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子目时,笔者展示以下两幅图片并设计问题:
1. 春秋时期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较之前有什么变化?这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什么变化?
2. 除农业以外,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还有哪些表现?
3. 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层层递进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按照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旧经济制度与生产关系的崩溃→政治制度的瓦解的历史发展规律来学习。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先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推动了社会发展。
唯物史观下的劳动理论对初中学生来讲是抽象的,教师经过分析,化难为易,学生能了解什么是唯物史观下的劳动概念,也能理解到劳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从而更加尊重劳动者及热爱劳动。
二、把握学科特色,增强劳动价值感染
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纵观古今中外,大浪淘沙中有数不尽的劳动智慧结晶得以保存。这些劳动成果所运用的制造工艺及蕴含的劳动价值无一不令世人惊叹,这是历史学科对增强学生劳动价值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能使学生对劳动人民产生共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历史上蕴含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劳动成果比比皆是。伟大工程如都江堰、故宫、万里长城、大运河、金字塔等,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改良蒸汽机、内燃机、电、计算机等,灿烂文化成果如诗、词、歌、赋、曲等等。这些劳动结晶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也创造出了极大的劳动价值。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当我们听到学生对它们啧啧称叹时,还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结合历史背景挖掘劳动成果所蕴含的劳动价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珍惜劳动成果与尊崇劳动的价值观,并激发其学习掌握先进劳动技能的热情。
三、紧扣历史人物,加强劳动精神熏陶
脍炙人口的历史人物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他们有高度的认同或敬佩。在教学中利用历史人物独特的劳动精神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纵观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劳动精神的典范。政治人物中因实行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而得罪贵族被车裂而死的商鞅;勤政精神、理财成效、治国业绩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堪称楷模的雍正皇帝;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临危受命、勇于创新的罗斯福等。农业发展史中涌现出了炎帝、黄帝、大禹、李冰父子等历史人物,他们为改善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殚精竭虑、为百姓造福,充分体现了“敬业”的劳动精神。在科技文化领域中虽遭受宫刑,仍带辱坚持完成《史记》的司马迁;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一生追求“禾下乘凉”,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亿万人民温饱问题的袁隆平;毅然回国效力,凭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推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发展的钱学森等等,他们秉持敬业劳动精神,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師要围绕上述人物,结合新课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制定完整的教学设计,突出讲解其事迹、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劳动和敬业奉献精神,强化学生劳动素养。
四、巧设实践活动,激发劳动创造力
初中生渴望了解未知事物,而参加有趣的劳动能满足学生要求,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拓宽他们对未知领域的认识,构建自身新知识结构,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与潜在的创造意识,促进智力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标准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模拟实践情境、开展有趣的历史主题活动或探究性学习。采用小组合作、收集材料、开展探究并以不同形式展示成果,可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团队协助能力及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时,可举行“复刻文物”活动,让学生采用橡皮泥、黏土、陶土、面粉、木头、纸张、石头、布、蜡、植物等材料,选取课本中自己喜欢的某个历史文物、人物、房屋等将历史再现,同时还要制作专门的知识卡片来介绍物品名称、相关故事或相关史实,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实践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此外,还可利用历史活动课,让学生选取课本中自己喜欢的劳动工具或生产工艺进行探究,并与不同时期的同类工具或工艺进行对比,指出它们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所以,劳动实践活动能成为创造性的载体,在此过程中既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有成就感及热爱劳动,又能启迪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能满足为当今社会培养善于劳动、思考、创新、富有竞争力人才的要求。
总之,应时代的需要,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7)[2022-10-17].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35329.htm?ivk_sa=1024320u.
[2]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OL].(2022-03-25)[2022-10-17].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4/21/content_56865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