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新兴产物在教育行业越来越流行。引入慕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慕课;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2-0001-04
0 引言
慕课的普及和应用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导致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深刻变化。它不但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课程的弊端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且使学生在拥有大量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同时,增强了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和自学能力[1]。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开始采用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1 慕课概述
慕课是MOOC的音译,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中的字母“M”代表Massive,表示大规模,表明MOOC平台中的课程规模庞大且数量众多;中间两个字母“OO”分别代表开放性(Open)和网络在线性(Online);最后一个字母“C”代表课程(Course)。几个字母所代表的内涵是“大型、开放、共享的在线课程”。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上的大型数据库存储教学视频、学习内容、网上试卷等课程资源的产物,这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课程相比,慕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大规模、在线学习等特点,其开放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公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现代教育的公平。大规模和在线学习的特点使学生摆脱了旧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更多、效率更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慕课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慕课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
2.1 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方便高效
慕课具有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高校若能够实施“慕课+教育”模式,结合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推出一系列开放、免费的学习课程,必将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推动教与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如果教学仅限于课堂课本,呈现方式仅限于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慕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完善,教师可以使用互联网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授课内容用微视频、2D或3D动画、VR等方式呈现给学生。
互联网是广泛收集各种资源的主要渠道,借助互联网和慕课技术,可以将相关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汇总、整合、重构,形成一个开放的、庞大的、高质量的资源库,并将其部署在慕课教学平台供大家使用,学生可以登录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慕课模式下的高校教学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性,学习选择更加模块化,教学内容更加详细化,可以实现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无缝结合。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搜索自己需要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等,利用电脑、手机、Pad等智能设备观看学习。慕课平台还可以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从慕课平台获取各类教育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平台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本
当代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新鲜事物也更有兴趣。网络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吸引他们。慕课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类似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更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满足他们信息化学习需要,而且更加便捷、高效,交互性更强。在教育改革和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慕课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积极学习教学内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通过与同学共同研究、讨论问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显著提高,增强综合素质和能力。
利用慕课学习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
一是慕课平台汇集整合了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解决实体课堂中讲授知识与交流反馈之间此消彼长的矛盾。同时,利用慕课平台的学习资源,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获取优质教学资源的成本,更能体现教育公平。
二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各地的基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同一所高校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一致。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拟制自己的学习计划[2],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开展学习。这种情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很难实现,而在慕课模式下却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从而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3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增强师生教学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为中心,学围绕教,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而慕课模式下的教学则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慕课模式下的教学被认为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3],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合作学习模式,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4]。
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慕课平台在虚拟空间实现在线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学习,强调团队学习和互动学习,变演绎思维为归纳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在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也可以在网上为学生辅导答疑。学生可以在网上边学边练,在留言板上向教师请教问题或和同学讨论问题、交流心得,也可以利用慕课平台搜索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感受学习的魅力,不断拓宽学习视野。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调动学生全面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3 慕课资源建设的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慕课资源建设应坚持科学性原则,课程框架设计和课程内容选取需要充分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保证教学内容选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内容讲授的准确性。慕课资源的教学设计应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围绕慕课平台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展。慕课的内容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重构重塑,要确保慕课平台课程的知识点覆盖面广、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知识点前后次序符合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同时避免前后相悖,为学生增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3.2 实用性原则
慕课资源的建设开发,要保证具有实际需求,以学习需求确定建设任务,不能为了完成建设任务而建设。慕课课程并非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叠加,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理论讲解到实际操作。因此,在内容讲授方面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演示实际操作;不仅要提示重点与难点,还要指出易错点。在操作实践环节要结合未来工作中的技能应用,为学生传授操作技能的同时,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增强学习效果。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慕课资源在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确保慕课的实用性。
3.3 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指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主导,教师应生动及主动地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5]。因此,在进行慕课建设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注重平台和课程的交互设计,把资源的交互与技术的运用作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高校需要积极优化网课平台和线上教学平台的技术设计,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式供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同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团队要结合网课平台实际,科学设计慕课资源的互动场景和互动环节,使慕课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层次感和立体感。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教学场境或是利用VR技术虚拟现实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网上交互,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好教学反馈。
4 基于慕课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4.1 加强慕课平台优化配置,提高课程设计黏度
高校顺利开展慕课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拥有大量优质网上教学资源且适合本校的慕课平台。要充分利用慕课平台,提高慕课教学质量,就要对本校的慕课平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4.1.1 高校要引入适合自身需要的在线课程资源
高校要结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将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引进学校的慕课平台,从而丰富校本慕课平台资源,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基础和学习需要,拟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更好地开展学习[6]。
4.1.2 高校要建设自己的在线课程资源
慕课平台的课程虽然丰富多样,但因为课程资源都是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建设的,所以仅靠引入外部的课程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本校教育教学需要,必须建设自己的在线课程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制订慕课建设计划,成立课程建设开发团队,设计开发能体现本校专业优势、适合本校学生的优质课程资源,将其配置在校本慕课平台,供学生选择、学习。高校要持续整合、设计和开发自己的教学课程资源,确保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的不断注入和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4.1.3 高校要采取各种方法提高慕课平台课程黏度
在线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要结合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和内容重构,将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引入教学中,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以2D、3D动画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程的交互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交互操作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AI智能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智能推荐学习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升课程黏度。
4.2 储备优质慕课资源,完善慕课多元评价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家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将逐渐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共享的局面。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做好慕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做到两个统一:统一设定慕课建设开发的相关技术标准、性能指标、模块端口,确保各高校建设的所有慕课资源都可以在统一的慕课平台上使用;统一建设慕课共享使用平台,所有高校的优质慕课资源都汇集在这个平台上供大家使用,真正实现慕课资源共享共用。
慕课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学习态势大数据,高校应重视慕课建设,紧紧瞄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沿,将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运用到慕课的建设开发中去,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慕课建设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慕课的信息化含量和自适应能力。在加快慕课建设、提高慕课质量的同时,重视慕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线上教学服务工作,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友好、更加智能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习好坏的唯一评价标准是考试成绩。慕课模式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资源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发生显著变化,这就需要更完整、更多样化的评价机制。首先从考核方法上看,要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中“一考定终身”的情况,要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应用创新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等进行考核。既要涵盖学生每次学习的时长、每周(月)学习的频率等学习记录,也要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情况、节(章、综合)测试的完成情况;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迁移应用情况,也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启发学生审视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节奏、学习策略和学习内容。
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看,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传统的评价只是教师从自身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而慕课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是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4.3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慕课模式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应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首先,慕课模式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定期发布的知识点视频及拓展阅读资料自主学习,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知识整合能力。但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缺乏有意识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教学计划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在慕课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后,为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应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线上交互练习测试和线下实践训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操技能;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开拓型与创新型的专业人才。
最后,教师还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布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充分发挥团队合力,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
随着各高校对慕课建设越来越重视,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也越来越多,部分课程资源因各种原因选课人数少,甚至自上线后就无人选课,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而要改变这种现象,提高课程利用率,各高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高校要做好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各高校在重视慕课建设的同时,要做好校本慕课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制订校本慕课建设规划计划,对哪些课是本校优势特色必须建设以及哪些课网上已有相关优质课程资源不必建设,都必须胸有成竹。
其次,高校要提高慕课建设质量,制定涵盖从立项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检查、验收评审到在线教学服务、定期更新、淘汰退出课程全寿命的质量管理机制,确保慕课建设质量,防止“重建设轻使用、重建设轻管理、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出现,积极推进校本慕课建设,使慕课成为教育信息化日常教学的必要资源之一,提高慕课利用率。
最后,高校要积极寻求自建慕课平台课程的普及,在校本自建平台上留住优质的慕课,并将自建慕课平台和慕课资源推广到其他高校,向校外延伸,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建慕课和自建平台的使用率。高校可以利用王牌专业优势,与互补型高校合作,进行优质资源互推互换,在向其他高校、职业学校推广自建优质慕课资源的同时,引入合作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让学生有更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供选择,实现平台慕课互通、慕课学分互认,高校间互利共赢、相互促进,不仅可以提高慕课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5 结束语
慕课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更符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高校教师要树立“互联网+”的教学思维,掌握先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灵活运用慕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线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互动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创造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玉宾.慕课环境下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250-251.
[2] 陈凤琴,闫晓梅.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数据结构”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2(17):40-42.
[3] 袁金山.以人为本:论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科技信息,2011(17):709.
[4] 黄卫全.浅议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模式改革[J].科技信息,2011(20):196.
[5] 陈东毅.“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40,142.
[6] 张平,汤凌冰,刘跃华,等.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1,5(16):193-195.
*项目来源:武警海警学院“双重”建设海警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XKT202010)。
作者:侯帅,武警海警学院教学考评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3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