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晓 青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交互与协同已成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翻译领域在经历了语用转向、文化转向、实证转向和全球化转向后,随着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同样正在见证新的技术转向,翻译技术相关策略、工具和技术资源正在重塑翻译这一概念[1-3]。 全自动高质量翻译(fully automated highquality translation)追求翻译过程的完全自动化,是理想化的终极目标,但目前尚难以实现。 计算机辅助翻译涵盖机器辅助人工翻译(machineaided human translation)与人工辅助机器翻译(human-aided machine translation),逐渐成为语言行业的主要翻译形式,这两者均需翻译技术的深度参与[4]。 从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到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机器翻译质量,更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技术转向,使得翻译不再是单纯的人工活动,而成为译员与技术融合补充的复杂系统,翻译技术已成为译员知识、记忆、能力的延伸[5-6]。
在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过程中技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翻译技术能力成为译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翻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语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以技术优化译员生产力的问题凸显;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翻译行业对技术的吸收奠定了基础[4]。 统计机器翻译在其应用领域已被证实为一种高效工具,之后的神经机器翻译,更加关注语境,功能更加强大,翻译输出质量有了更大的提高。 语言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开始愈来愈关注生产率和成本压力,技术化的特点愈来愈突出,数字化、项目驱动的特征日益明显,翻译已经成为一个技术化行业,翻译技术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
翻译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译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也帮助其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专注于翻译的创造性与质量管理,译员的角色已经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坐在打字机后面的语言工作者,逐渐演变为智能技术的应用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与能力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翻译领域,翻译技术成为译员的基本能力之一[4,7]。 翻译技术能力已成为译员保持市场竞争力,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重要因素[8]。 基于这一现状,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将技术应用作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人才应同时成为翻译技术专家,学会如何整合与使用技术支持产出高质量翻译产品。
虽有尝试和探索,但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仍有脱节,缺乏实践需求的推动,实证研究较少,难以提供培养支撑,具有实践经验与技术专长的师资缺乏,基础技术设施建设薄弱[8-10],翻译人才技术能力培养总体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中,以(主题=翻译技术) OR (主题=机器翻译) OR(主题=计算机辅助翻译) OR (主题=术语能力)OR (主题=译者信息素养)为检索条件,选择截止年度为2021,设置同义词扩展,共获得有效文献记录5 826 条(数据更新日期为2022 年1 月27日)。
对5 826 条文献抽取年度信息,进行年度分布统计,并绘制发文量变化趋势线(R2=0.9248),结果见图1。
图1 国内翻译技术研究文献年度分布统计图(1959—2021 年)
根据图1 可以得知,国内翻译技术研究文献总体呈明显增长趋势,说明国内翻译领域对翻译技术研究日益关注。 在获得的文献集中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学者在1956 年即开始关注机器翻译问题,1957 年正式启动相关研究工作,1959 年有学者引介国外研究进展,肯定了机器翻译的潜力与价值,对相关的理论依据、程序设计原则进行介绍,提出应促进跨学科合作与研究,从科技文献翻译领域开始,积极推动自动化翻译研究与普及[11-12]。 1980 年,全国召开首届机器翻译学术会议,1982 年召开第二届会议,标志着国内机器翻译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功[13-14],逐渐开始推动实践应用研究[15]。 至1988 年,国内出现市场化商用机器翻译系统,机器翻译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16]。为解决机器翻译的缺陷,语料库作为支持技术逐渐受到关注[17]。 自此,翻译技术研究日渐成为热点。
从研究文献来看,学界对翻译技术概念的理解亦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翻译技术,最初是指将计算机应用于翻译实现翻译自动化,产生了机器翻译概念。 在完全自动化翻译难以实现的现实面前,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记忆、语料库技术、云翻译等逐渐成为研究的关注点。 翻译技术已成为一个集成化的融合概念,涵盖译前、译中、译后所应用的所有技术[18]。
对5 826 条文献抽取关键词,设定阀值Freq≥43,构建弧形共现网络图谱,结果见图2。 图2 中,以节点大小表征频次,弧线粗细表征共现频次。
图2 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热点弧形网络图谱(1959—2021 年)
根据图2,结合文献研读可发现,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热点可概括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译后编辑、人工翻译、翻译能力培养。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涉及人机之间自然语言转换问题,关注算法优化和语言深度分析,是翻译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础,自然成为研究的热点[19]。机器翻译的举步维艰与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推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发展,主要关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快捷有效的翻译,涵盖翻译记忆、质量控制、数据处理与统计、项目协作与管理[20-21]。语料库技术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技术之一[22],也为神经机器翻译运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获取语言映射关系、构建翻译模型提供了基础[23]。 在翻译技术发展过程中,语料库的建设与技术研究作为其重要发展基础,受到关注自是应有之义。 翻译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升了翻译产出的效率,但翻译质量仍主要依靠人工实现,所以在效率和质量的双重目标下,译后编辑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人工译后编辑,已成为目前主要的翻译工作模式,故译后编辑的技术与工具、评估、质量标准、能力培养等亦成为热点[24-25]。 翻译技术的发展,使得翻译服务日趋自动化,在这一过程中,人工翻译的地位与作用、人工翻译与翻译技术的关系、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集成化翻译模式的优化等问题,引发了较为广泛和深刻的思考,渐成翻译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26-28]。 随着翻译过程技术化特征的日益显著,翻译服务模式亦相应发生改变,翻译技术成为翻译人才的重要能力素养之一,如何培养翻译技术应用能力渐受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29-30]。
国内翻译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既反映了国内学者集中关注的研究主题,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也映射出翻译技术能力的内涵与外延,为翻译人才技术能力培养指出了方向。
在检索获得的5 826 条文献记录中,抽取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相关文献,共获得944 条文献记录,时间跨度为1981—2021 年。 将文献记录导入CiteSpace 5.8.R3[31-32],设定阀值Years Per Slice =8,Selection Criteria=Top 57,Pruning=Minimum Spanning Tree,绘制国内翻译技术能力培养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共获得节点464 个,链接1 338 条,结果见图3。 同时提取强突现关键词11 个, 结果见图4。图3 中,节点大小表征关键词频次,节点外圈年环厚度表征关键词中介中心度。 图4 中,展现了强突现关键词的时间变化,表征研究主题的变迁。
据图3、图4 可知,国内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构成、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三个方面。 翻译能力的内涵最初主要涵盖双语能力、转换能力,随着翻译过程的日益技术化,翻译技术能力,即使用技术资源完成翻译任务,提高翻译效率与质量的能力,逐渐成为重要的构成元素[33]。 面对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翻译技术能力构成作为人才培养研究的基础受到关注。 众多学者对翻译技术能力构成、子能力结构进行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信息检索与分析、计算机技能、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项目协作、格式编辑、术语能力、译后编辑等能力,均应纳入翻译技术能力范畴[34-35]。
图3 国内翻译技术能力培养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1981—2021 年)
随着对翻译技术能力构成认识的发展,相关课程内容改革逐渐受到关注,亦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逐渐融入课程内容,翻译就是单纯语言学习的认识逐渐扭转[29]。 钱多秀(2009)从计算机辅助翻译角度,认为课程内容应包含辅助翻译原理、语料库、术语库、翻译记忆、主流工具等[36]。 徐彬(2010)立足翻译项目操作实践,认为应包含翻译信息技术(文字处理、识别、搜索、输入等)、术语库、计算机辅助翻译应 用、 项 目 管 理 等[37]。 俞 敬 松、 王 华 树(2010)从信息化时代语言服务特征的转变出发明确提出,在翻译人才的能力构成中,翻译技能是基础,技术能力则是保障其未来发展的支持性因素,认为课程内容中还应适当纳入语言资产管理、本地化、技术写作、质量控制、数据库、基础编程等内容[21,38]。
图4 国内翻译技术能力培养领域突现关键词分析(1981—2021 年)
许多学者积极进行翻译技术能力培养实践,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鉴于翻译技术的实践性、系统性特征,其培养应基于项目管理理念,以翻译实践为基础,项目案例教学模式逐渐凸显;依托翻译项目,创设沉浸式信息化翻译场景,可强化全流程式体验,映射语言服务实践需求,较为全面地培养学习者翻译技术素养[37,39]。
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过程的技术化程度日益提高,对翻译人才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但从实践总体来看,翻译技术能力培养依然较为弱化,技术能力培养的供给与翻译实践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培养与实践亦存在较多脱节,应引起高度重视[8,10]。
人工智能这一时代特征,更进一步促进了翻译过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语言服务实践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翻译的研究与实践也体现了技术化这一特征,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否则即会造成与社会需求脱节,无法获得可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翻译技术概念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概念,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所以,课程的设置也应按照难度体现循序渐进,按照广度体现内容的覆盖面,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分年级逐步推进,分课程相互配合。 仅仅依靠一两门课程的开设,试图实现培养的大而全,其效果只能是浮光掠影。
以语言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同时也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翻译技术能力和实践。 但因高校教师总体翻译技术能力薄弱,相对缺乏翻译实践经历与经验,导致无法对接语言服务现实需求。 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师的翻译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增加教师实践锻炼机会,同时应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与分析,走进课堂教学,集合优势资源提供培养支持。
翻译技术涵盖了从译前到译后所有辅助实现翻译产出的技术工具,但翻译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学习者学会使用这些技术工具。 如果仅止步于此,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使翻译技术和译员各自发挥优势,相互结合,实现时间、效率、质量的最优组合。 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信息素养培养为核心,使学习者学会如何优化组合、有效利用各种翻译技术工具,如何获取、判断、取舍相关信息,绝不是对技术工具的机械应用。 翻译技术能力的培养不应是静态的,培养的应该是一种对翻译过程技术化的适应能力,使学习者能够独立应对未来的翻译技术化发展。 翻译技术能力培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译者主体性,绝不是培养掌握翻译技术的奴隶,绝不应该是教了什么会什么,却不知何时如何更好地使用,也不能不教什么就不会什么。
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特征非常突出,仅靠传授讲解,没有充足的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者才能发现各种问题,习得各种应对技能。 基于翻译的项目化管理实践,翻译技术能力培养应以项目案例为载体。 项目案例可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翻译工作环境,使其体验真实的翻译流程,代入思考,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问题意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项目案例为载体,既能更好地培养翻译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也实现了与语言服务实践的对接,可使学习者顺利完成职业转变。
翻译技术能力培养,系以理论为指导,但更要依靠言传身教,所以必须有沉浸式技术环境为依托。 没有真实的技术环境,学习者就无法按照翻译工作流程体验不同的角色,习得翻译技术能力。在技术能力培养中,翻译技术平台及相关资源建设是基础。 沉浸式技术环境的创设,应尽可能涵盖教学、实训、实践,体现翻译及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可进行简化创设,至少保证一种软件平台的建设;亦可与企业联合,集合优势实训、实践资源,产教融合,实现协同培养。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环境中的技术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难以逃避。 语言服务亦已成为技术化行业,翻译技术能力已成为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可促进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 译者不仅要不断提升技术应用能力,还应具备更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更新、发展。 翻译实践与研究中的技术化特征,也必将对翻译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着眼于这一现实,高度认识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追踪语言服务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着眼于信息素养培养,加强项目案例开发建设,积极创建沉浸式技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