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冬,周 婕
2019 年2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1]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个性化定制,是高校思政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
在高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应在重新审视和厘清与家庭、社会权责关系的基础上,成为“家校社共同体”的引领者,建设社会友好型高校。 家访是思政工作体系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其本质是围绕学生设计的具有双向信息传递功能的家校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是隐性的思想教育过程[3]。 家访能够实现对学生家庭主体地位的还原,教师、辅导员在家庭环境中以平等的关系引导学生,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本文将家访置于“三全育人”视域下,从本质特征、功能定位、涵盖内容、运行机制四个理论维度把握高校家访工作内涵,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家访具有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特性,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的实现性、教育对象的认同性和教育效果的持续性。
“三全育人”工作格局要求将高校、社会、学生家庭均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1]以往由于缺乏对学生家庭教育主体地位的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家校社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难以触及学生灵魂深处,而家庭教育因素的缺席,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短板所在。 家访能够将家庭推向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家长重新审视自身与处于高等教育阶段子女的角色关系,摒弃“孩子考上大学就是父母教育任务的结束”的传统理念,配合学校积极关注子女在大学阶段的成长成才。
高校家访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的问题在于对对象和现实环境,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观察理解,而不是把其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家访教育方式充分立足于学生家庭的主体性,改变以往视学生和学生家长为单纯的高等教育接受方的理念,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主体来对待。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既要强调高校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深度,又要强调教育的精准性。 精准性是家访工作的重要特征,包括主体精准、问题精准、过程精准。 主体精准要求精选家访对象,除了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广义家访,还要进行“关键少数”学生的特殊家访。 问题精准要求选准家访时需要去学生家庭环境中探求的问题,量体裁衣,与家庭成员交换意见,从家庭环境中寻找大学生成长问题,寻找破题之路。 从家庭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问题处置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实现了教育主、客体分离后的重新聚合。 过程精准性要求家访实施者严格设计程序,实现家访专业化。
家访作为有效的沟通渠道,从大水漫灌式教育转向精准滴灌式教育,根据学生特性建立起目标靶向治疗的思政工作方式。
“三全育人”工作要求的核心是突出一个“全”字,即将教育所涉及的各项因素都作为积极因素进行动员,实现教育主体、空间、时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 家访创设了一种新的高校教育情境,即高校校院领导、教师、辅导员等教育主体在学生自幼所依托成长的近似零压力的家庭环境中开展教育的模式。 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对多种教育资源、教育对象进行聚合,具有高度的资源聚合性优势。
家访的聚合性能够实现对碎片化资源的黏合,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沉到学生家庭环境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空间整合能力,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叙事性。 大学生成才不是由高校单独完成的,受到社会合力的共同作用影响。 家访有效黏合大学生假期碎片化时间,将家庭转化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全育人”的三个具体维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均体现一个“全”字。 在家访主体方面,除辅导员、班主任等传统家访主体外,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校院领导等其他主体也参与家访。在过程方面,家访过程设计把招生、培养、就业等各个环节统筹考虑,首尾衔接,增强家访工作的立德树人实效。 在深、广度方面,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等工作全方位向学生家庭延伸。 家访是对第一课堂实现延伸,对第二课堂实现扩展,对第三课堂实现开拓。
作为原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家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 当时教师走村串户家访是常规教育手段。 进入信息化时代,辅导员和教师开始借助全媒体工具与学生家庭进行信息沟通,很少再坚持传统入门入户的沟通方式。 但传统家访具有信息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家庭参与要素缺失问题显现,家校信任感缺失,家校关系疏离,家访在多个维度仍具有存在的时代价值,是实现学校和学生家庭信息沟通最有效的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5]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首先要确保对学生家庭信息的准确掌握。 高校资助工作运行过程中,学生申报资助材料的准确性需要家访考证。 实现教育精准扶贫,需要将国家资助政策向家长层面普及。 但因为缺乏沟通渠道,家长往往对于国家资助政策了解程度较低,导致贫困家庭的家长难以及时利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学生成才。另有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家长认为在学校申请贫困生资格和申请助学金有失颜面,劝阻学生提出申请,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被资助的基本条件。
家访在实现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表现为两点:“信息库”和“打气筒”。 通过走街串户的摸排式家访,经过多年的工作累积,可以实现对60%以上的贫困家庭的信息覆盖,建立完备的贫困生信息库,为后期各项扶贫政策落实提供客观公正的基础数据。 通过家访为贫困学生实际制定的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为贫困学生及家长指明奋斗的目标;向家长普及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完成学业的信心。 实现教育精准扶贫,心理层面的扶志比经济层面的资助更为重要,持续的心理关注是更高层次的精准扶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即高等教育要克服功利化倾向,以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建立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首次明确了建立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是高校辅导员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均重视辅导员在实践育人中作用的发挥。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位置[6]。
作为家访工作的主导者,辅导员承担三重角色。 他们既是家访工作的组织策划者,又是各个具体环节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和家长配合家访做出后续行动的监督者。 在家访工作中,辅导员能够充分运用、调动各类资源,实现“三全育人”,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 全国辅导员队伍中涌现出了多位家访工作的杰出代表。 时代楷模曲建武老师自担任辅导员起,将学生按照生源地归类,利用外出开会或自己休息的时间到学生家里家访,现在已走访了黑龙江、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 2021 年度全国最美辅导员、辽宁大学刘巍坚持每年寒暑假赴全国各地开展家访工作,行程十余万公里。 为挽救欲轻生的学生,他奔赴边境乡村,实地了解情况,制定解决方案。 这些积极投身家访工作的辅导员已成为全国辅导员队伍实践育人的表率。
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中,家长和学校很少能面对面沟通,只能间接从学生处得知对方的片面信息。 “00 后”学生是标榜个性的新一代大学生,行为方式特立独行,思维特性倾向于标新立异,被俗称为“拿着手机奔跑的草莓族”。 经过高考后,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幅度降低,自我表现欲望显著提升。 他们对于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缺乏认同感,不认可家长和老师干预自己的生活,拒绝教师和家长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新形势要求设计新载体,做好“00 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式,需要迎合其兴趣点进行量身定制。 “00 后”学生在经济、情感和心理上对家长依赖性较强,其特性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发展心理学指出,原生家庭直接影响个体性格、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7]。
家访类似于私人订制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展现出了其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 以家庭为背景的交流环境,比课堂和办公室更具亲和力,这一特征对了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为重要。
家访的过程也是学生辅导员受教育的过程。学生辅导员从高校毕业后担任辅导员职位,从校门进入校门,使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相关经验,对于地方经济形势、人文环境和就业环境缺乏深入了解。 家访促使学生辅导员深入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发展情况,提升阅历和人文修养,弥补社会经验不足。
家访能够显著提升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誓词中对于辅导员使命的定义: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而家访是提醒辅导员不忘初心的有效方式。 家访工作的持续进行,能够时刻提醒辅导员,工作的最初动因是对得起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一个学生是一个专业班级的百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 正确认识这百分之一的重要性,辅导员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使命。
家访可作为辅导员专业技能训练载体。 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一个突出问题是辅导员岗位人员轮换频繁,队伍经验不足。 许多有资历的辅导员带完一届学生后转岗补充学校机关部门,工作经验难以沉淀积累,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易中断。 在缺乏老同志传帮带的背景下,家访可以成为新入职辅导员自主学习、提升经验与能力的捷径。
哪些学生应作为家访对象,家访要解决什么问题。 山东省、辽宁省于2008 年启动了“千名辅导员访千家”“千名辅导员万家行”工作。 江西省、福建省分别于2016 年、2017 年举行了“家校关爱万里行”等家访工作[8]。 在这些工作开展过程中,辽宁师范大学、北京朝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产生了一些经典的做法和案例,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综合上述省市的工作开展情况,家访对象和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9]。 贫困家庭学生特别是单亲孤儿学生,通常在校园中表现比普通学生自强,但自卑心理在一定范围内的困难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 通过家访能够切实使困难学生群体感受到平等的尊重。 摸清贫困生家庭的整体情况,实现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是家访的重要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暑期家访独辟蹊径,以从卡特尔人格测试分析看父母离婚率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为题,走访组通过对离异家庭子女专项走访,建立了单亲家庭成长档案,得出了大量关于父母离异大学生的调研数据,发现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紧张性、敏感性远高于普通学生家庭[10]。
开展意识形态调研,加强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把控,是走访的重要政治任务。 对于学业困难较大和屡次违反校规校纪的问题学生,也存在走访的必要性。 走访目的为传达学校处理意见,避免问题积累,导致学生出现更为严重的学业和违纪问题。 此种类型的家访容易产生与家长的心理冲突,需要走访人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对策略。
通过对优秀学生家庭的寻访,探求总结优秀学生家庭成长基因。 通过对典型学生人物的走访,归纳学生优秀品格与父母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现象。通过对此类学生材料的认真总结,形成优秀学生培养的家庭范式材料。 此类材料对于学生优良家庭环境的培育工作,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
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是学生工作日常关注的对象,而此类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往往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深入其家庭,了解其成长环境因素,才能解开其心结。 在山东理工大学的一个家访案例中,一名学生毕业前突发心理危机,经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为重度抑郁,因一时难以查明病因,经报请学校批准,辅导员特邀心理咨询师携学生一起前往学生家中寻求对策。 心理咨询师进入学生家中与其母亲短暂交流,很快判断出该生的发病机制与其母女关系有关。 母亲平日管教严格,对其要求很高。 心理咨询师随即用一小时时间对母女开展心理疏导,最后母女抱头痛哭,尽释前嫌。该生抑郁症状自此之后也大为减轻。
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情况和职业发展情况。 许多高校将家访的重点范围定位于三年级学生。 目前,社会考研热度持续攀升,一定比例的三年级学生有考研规划,走访中专业教师能够为每位考研学生认真分析学校选择、教材复习进度等方面的问题,量身定制考研方案,为学生假期备战考研夯实基础。 在部分高校家访中发现,参与家访的专业教师对于学生考研辅导的指导作用明显,通过专业教师假期考研辅导工作的开展,学生考研规划目标明确,信心十足,家长也能够给予充分支持,学生考研率提升明显。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尚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进行系统性规划设计,完善相关机制,形成全过程管理机制、全方位落实机制。 家访工作应以科学的家访工作流程设计为依托,如图1 所示。 在准备阶段,通过全面摸底、科学分类,选择最优家访对象。 在实施阶段,在开展家庭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家庭环境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在总结反馈阶段,除了家访工作完成后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外,还应当在学生返校后持续跟进教育管理工作,持续向家长反馈学生后期在校表现情况,利用家访激励效应,持续提升学生素质。
图1 家访工作模式
高校应出台辅导员家访工作相关文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家访纪律,规范家访人员行为,确保走访人员不接受家长宴请和礼品,不给受访家庭造成其他负担。 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学校应成立安全工作小组。 特别是对辅导员自驾车前往走访的,定时进行跟踪联系。 给全体走访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对于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和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虽然走访往往在假期进行,但家访主管部门应保留人员值班,以备给各走访组提供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
家访资金支持不足是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学校往往只给走访组提供车费和住宿费用报销。按照中国传统礼仪,登门拜访需要准备礼品。 空手去走访,少数家长会依据当地风俗认为走访人员缺乏诚意,因而对于家访谈话也是应付了事,从而使家访工作失去应有的效果。 实践中,许多家访人员也体会到这一点,自行购置礼品,此部分礼品费用往往需要辅导员自行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建立家访专项资金,该资金项目不但能支出差旅费用和住宿费用,也能支付灵活支出与家访相关的其他费用。 对于礼品问题,学校可以统一招标采购学校驻地的当地特产,在包装盒上印制学校宣传信息,配发给走访人员使用。
辅导员大都存在与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问题,家访人员组成不能仅限于辅导员身份。 应争取通过家访工作带动学校、学院“三全育人”氛围的塑造,吸纳更多教职工加入家访队伍,把各种力量凝聚到育人这一核心问题上。 家访组的人员构成可以为校院领导、专业教师代表、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优秀学生干部代表、学生辅导员等。 校院领导的参加,能够使学院一把手深入了解学院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对学生工作作出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党总支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师党员的参与,能够使学院党建工作方向向关注特殊学生的发展方向倾斜。 专业教师代表对于家访工作的参与,将学生家庭信息传递给学院教师队伍,使学院教师主动参与到学院学生工作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思政理论课教师加入走访队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学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新的渠道。
家访人员应掌握教授家长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避免与学校教育理念相悖。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2019 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家庭教育专业性强,需要科学系统指导”。 家访和其他思想教育方式一样,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走访人员需学会做被信赖的倾听者,善于从家长言语和家庭环境中搜集信息。 走访人员要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倾听各类信息,不能因为问题超越自己的工作权限而置之不理。
走访前应组织专题培训,训练走访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 走访人员需认真观察学生家庭环境属于哪种类型,按照家访提纲开展工作。 进入家庭环境后,观察学生与家长相互的角色定位,发现学生潜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度教育。 人民满不满意是教育的重要思想。 如何体察人民满不满意,家访可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环节。 可以通过设计满意度调查表,听取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的建议意见,奖助勤免补+绿色通道的资助工作体系也需要通过调研验证实际效果。 浙江省教育系统推出过片区式家访。 基于不同片区的学生家庭,因为片区住民的不同,持有的教育理念和对高等教育的诉求不同。 立足于学生聚居区展开片区式家访,既能提升家访效率,也能获得区域性调研信息。
通过家访形式积极创新,注重调查研究和工作反馈,形成入户访谈搜集资料,引导家庭参与到高校成长成才评价体系中,可以广泛搜集学生及家长对于学院整体工作的意见建议,归纳出学院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问题,形成走访工作报告,并在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反馈。 学院根据家访情况,安排教师专人负责,制定学生帮扶办法。 设立家访后的效果反馈机制,确保家访工作效果的持续性。
走访组的重要目标,是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消除家校隔阂,重构家校社关系,改善教育生态环境,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家长忽视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家长受自身视野和思维的限制,认为没有必要和学校沟通,孩子在校表现无关紧要,即使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家长也不知情、不关心。 应通过家访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国家奖助贷政策、宣传参军入伍政策、创业支持政策,督促学生家长认识到自己对于学生成长担负的责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社会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复杂的,但如果家庭没有完善的教育素养,不管教育付出多大,都很难收到完善的效果。 今后通过高校家访工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和教师的参访率、学生受访率的不断提升,最终能够实现对于“进家入户、携手育人”的传统教育方式的回归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