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英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各地纷纷提出落实细则,提质增效成了学校、教师教学的工作重点。本课题组也积极探寻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后,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导—探—精—评”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用“导—探—精—评”教学模式提高写作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探—精—评”教学模式;小学高段;写作教学
“导—探—精—评”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导学自学—合作探究—精讲精练—展评激励”课堂教学模式。“导”即导学自学,是指学生在课前自觉接受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做到自我启动、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一种学习行为。“探”即合作探究,是指在导学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些事例和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自行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精”即精讲精练,以导学自学、合作探究为基础,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知识,对学习内容进一步解读,对相关知识和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查漏补缺。“评”即展评激励,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精讲精问、细致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练习或测试,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学生也及时进行矫正。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六年级写作教学中运用“导—探—精—评”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
一、小学高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以往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作文,课堂较为枯燥,学生较为被动,导致学生对作文课不感兴趣,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模式化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和僵化,久而久之,限制学生思维,学生写出的文章缺乏新意和真情实感。另外,教师注重写前方法指导,而写后评讲却流于形式。每一次的习作要求最后,都有“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的建议。然而,学生自觉性不够,教师由于课时所限,又常常忽略学生互相交流所写习作的部分,甚至直接省略此环节。此外,笔者所在学校还存在教师队伍年轻化,缺乏教学经验的问题。
(二)学生层面
学生恐惧写作,写作兴趣不浓。在习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常常词不达意,表达不流畅。这是因为学生的字词基础不扎实,学生的词汇积累不足,往往不知如何表达自己。另外,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活动体验的过程,导致写作文时缺乏素材、缺乏真情实感。
(三)家长层面
笔者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习作缺乏指导。一是由于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家长可能能力有限,无法辅导孩子;二是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辅导孩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知识储备也不够,无法下笔成章。
二、小学高段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通过各种方式、多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了使写作课不枯燥,笔者想方设法,层层“诱导”。
(一)导学自学——让學生对写作课感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笔者除了积极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也积极做好课前导学工作。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的有效导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在作文课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我的拿手好戏》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将自己的拿手好戏拍成视频,表演拿手好戏后,再向同学介绍拿手好戏是怎么练成的。课上,学生看得十分投入。在听到分享拿手好戏的心路历程时,又若有所思。笔者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拿手好戏。又如:学习《家乡的风俗》时,导学案中设置了让学生搜集客家人的风俗资料的题目,并提示学生附上风俗的照片、剪贴图片或绘画作品。从导学案收集上来看,学生准备得很充分。在课堂教学介绍家乡风俗的环节,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文字材料或者是图片、绘画等作品踊跃参与,展示出客家风俗的特色,课堂活跃。在互相分享交流中,获得乐趣,也获得写作的素材。
(二)合作探究——克服畏难情绪
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师讲解过多,较为枯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认真投入思考才能让他们印象深刻。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中学写作。如《多彩的活动》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班级团队活动,进行成语接龙、你画我猜等游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游戏后,立即让学生回忆刚刚的游戏场景,写下生动的情景,记录快乐的心情。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内容,渐渐克服畏难情绪。
在小组合作中,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对比表达方式的不同,从句子对比到片段对比,贯穿对文字的推敲,让学生体会文字的魅力。比如:有个小组的学生写道:“听到这节课要进行‘你画我猜的活动,同学们都开心极了!”另一位则写道:“谁也没想到这节语文课这么别开生面,同学们都炸开了锅,看!小王正在手舞足蹈,像是在为‘你画我猜而彩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第二句用了“炸开了锅”这一夸张的手法,把激动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再选取小王这一个体进行描绘,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对于学生精彩的见解,笔者还会及时给予鼓励,并趁机引导学生动笔仿写,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精讲精练——突破写作主题的重难点
教师往往认为讲得多了、重复得多了,学生就会理解得更透彻。其实不然,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如果学生自己学习或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教师就要大胆放手。真正需要点拨、讲解的,则要做到“精讲精练”。如,在习作《多彩的活动》中,对于活动的描写学生都不陌生,但是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场面,对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指导点面结合,关注细节描写。如写跑步比赛,教师要精讲在“面”的描写上,可以关注运动员是怎样争先恐后,比赛场面是如何紧张激烈;在“点”的描写时,则提示学生重点选择有特点的人物来写,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去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讲解完后,则让学生即时书写重点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所写内容进行多种方式的点评指导。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
(四)展评激励——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与评价
传统的批改方式,教师从错别字、标点符号的纠正,到段落的详略安排、情节设置,都逐一批阅。而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订正作文时把教师的修改细节抄写一遍,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因此,笔者采用让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同桌或小组合作“夸一夸”和“改一改”。再请学生分享读到的喜欢的部分,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于参与修改习作,也乐于分享,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作文评语是一门技巧,评语生成的过程也是跟学生交流的过程。笔者在评语中,使用童趣的语言,有时也会画简笔画,或是针对话题进行交流,或是对写作技法的提升进行表扬,学生对教师的评语产生兴趣,也会促使学生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最后,笔者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整理成电子版,并打印粘贴在班级宣传栏,让学生感受写作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分享的喜悦,也让其他同学交流学习。一个学期下来,笔者还会将本学期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册,作为班级图书角的一份资源。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在文章报刊上投稿。在多种办法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自然对写作产生兴趣。
(五)加強家校合作
教师应及时告知学生当前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需要家长的配合:一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二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到户外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增加活动体验,积累活动素材。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在微信群分享学生的优秀习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三、结语
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开始喜欢上作文课,喜欢写作文,而且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探究“导—探—精—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让学生突破害怕写作的瓶颈,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交巴克.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幻画报,2022(02).
[2]王建林.小学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A].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21.
[3]赵圆圆.六年级语文习作评改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本文系梅县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2022年度的(阶段性)成果]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