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莲 张立柱
摘要心智模式培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系统论述了心智模式的结构内涵及运作方式,提出培养本科生心智模式的开放度、和谐度和灵活度的培养目标。并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维度,系统化设计了本科人才心智模式培养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心智模式;本科教育;系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45
Research on the Key Path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Mental Model
SUN Xuelian, ZHANG Lizhu
(Tais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mental model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connotation and operation mode of mental model,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openness, harmony and flexibility of mental model for undergraduate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studentsand schools, the key path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Talents' mental model is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Keywords mental model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thinking
引言
心智模式的概念最早來自苏格兰心理学家 Kenneth Craik,他于1943年在《解释的本质》中提出,心智模式是真实或想象情景在心中的表征,人们通过心智模式将现实建构成“小型模式”,用来描述、归因和预测事件。心智模式概念提出后,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关注,研究工作逐步从单一领域向多学科整合转变。世界知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认为:“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甚至是图像、画面或形象”。[1]
在教育领域引入心智模式概念意义重大,从本质上来说,学生任何一项外显的素质能力,其根本驱动源程序都是心智模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了解心智如何运作,就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心智是如何反应的,如果你的心智对自己的活动不能觉察,你就永远不会弄清楚社会是什么”。本科阶段是学生形成并修正完善心智模式的最佳时期,将心智模式的培育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正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例如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2020)提出:“未来教育的核心在于心智营造”;[2]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则认为: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
1心智模式的结构内涵及运作方式
1.1心智模式的基本结构
现有的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心智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个体生命经验、知识结构、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隐藏在自我的潜意识之中,很难发生改变。借鉴吕晓俊(2003)年的研究成果,[3]本文将心智模式的基本结构界定为信念和知识。
信念是个体在生活环境影响下,将生命经历中的一些经验、体验内化、沉淀后,形成固化的一些假设、观念、行动习惯等。信念与结构化知识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一起形成了心智模式。
1.2心智模式的运作方式
心智模式在潜意识层面,以一种难以觉察的方式,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人们的思维模式与情绪模式。被心智模式决定的思维模式与情绪模式,不断在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己的关系等)互动中出现、固化,并主导形成某种“想法”,这些“想法”,会被个体误认为“事实”,最终引发个体的行动或者感受,将个体的生命体验局限在某种框架之内。关系互动反过来也影响心智模式的形成,使得心智模式进一步固化或者不断调整改善。
2本科教育心智模式的培养目标
理论上,我们看到的世界都不是世界本身,看到的事实也不是事实本身,而是被心智模式主导建立的“模型”,甚至就连我们看到了什么,也是心智模式决定的,每个人都是“心智”的囚徒。因此,了解并打破心智模式的束缚,提高看透事实和真相的能力,是本科教育心智模式培养的根本目标。上述目标又可以具体化为培养心智模式的开放度、和谐度和灵活度,推动心智不断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之存在的最高目标——心智自由,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智慧而完整的人。
开放度是指心智模式向外部世界打开的程度;和谐度,指心智模式能以一种更宽广、更包容、更有利于系统整体利益的视角去解释、探究世界的能力,包括降低信念之间的冲突、建立利他主义行为倾向等;灵活度,则是衡量心智模式适应外界环境、自我调整的能力。正是通过不断提高开放度、和谐度和灵活度,学生的心智模式才会持续得到改善。
3本科人才心智模式培养的关键路径
3.1教师维度
教师应树立高度重视心智模式培养的教育理念,将心智模式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中,并带头做心智模式觉察、改善的践行者。
3.1.1在教学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学校全部教育现象及其复杂关系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教师的信念”。教师应对教育目标有清晰的定位和理解,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信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作为教育使命。潘光旦提出的“教育有两大目的,一是教人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己在能力上的限制;二是教人破除成见,少受些成见的蒙蔽”;克里希那穆提提出的“教育的功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具有智慧的人,而智慧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所谓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唤醒这项能力。”这些观点,无论是“认识自己”“破除成见”还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本质上都与心智模式的培养息息相关。上述观点只有被教师内化为个人的教育信念后,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落实心智模式的培养目标。
3.1.2在教学组织上,推动建立学习共同体,打造心智模式培育的容器
教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构建自己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一方面推动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一种超越“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将出现。这种关系以平等、真诚、尊重、接纳为基础,通过营造和谐、信任、开放的交流氛围,促使传统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转变为互动协作、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突出特征是“真诚”、心灵開放,拥有情感交流和精神共鸣,教师和学生的心智模式会被这种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所影响、塑造和完善。教师在关系构建中,能否全身心投入,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也将在关系中反复学习到如何“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以爱和包容心面对学生。教师引导制定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及运作规则,以确保学生可以安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体以分享、探询、对话作为基本活动形式。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不将知识看作是绝对真理,从本质上将知识理解为人类集体心智模式输出的对世界、对生命的某种解释、归因及预测,知识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的假设及角度,例如西方经济学建立在经济人是理性的假设之上,心理学则恰恰是研究人的不理性行为及原因。教师在分享书本知识的同时,把引导“学习共同体”探询知识、观点背后隐藏的假设和角度作为重要任务,突出引导学生从关注“问题如何解决”到关注“问题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探询习惯的建立,本身就是了解自己心智过程的最佳训练方式。同时,通过各自观点的碰撞交流,教师和学生将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提升深度学习的能力,背后深层次的信念也有机会浮现出来,进行审查和破除,从而提高心智模式的开放度,达成对心智模式的不断完善。
3.1.3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两种思维能力: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系统思维能力是提升心智模式和谐度的基础。系统思维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始终关注整体,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全局认识和把握的一种思维方法。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一是将研究对象系统化。训练学生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系统,合理设定系统边界,方便将复杂问题简化,并将该系统放入一个更大的系统之内考虑,即从上级系统的视角考察解决问题,令系统目标与上级系统一致,以确保整体和大局利益。从更高的视角考虑问题,也更有利于看到事情的真相。二是突出系统结构性。主要是指识别系统关键元素,找到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关联关系,真正理解结构决定系统输出。三是突出动态性。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所有事物都是变化的,强化动态性思维,随时随地都用变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识别系统变化趋势的敏感性。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心智模式开放度的关键变量。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能够关注不同的、可能的观点,不以自己的利益或好恶做决策判断,而是通过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得出解释、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中设置专门课程作为训练载体,着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态度、批判精神、探求证据、澄清概念、进行推理、重构和优化论证等思维技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已实践十年的以批判性思维教育为抓手的本科教育改革,其经验做法就是重点建设通识教育中两门课程《中文写作》《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该项改革也获得国家级教育成果一等奖,值得借鉴。其次,在常规的学科教学内容中,融入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师要提高对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意识,有意识地用批判性思维来讲授专业内容,引入多元观点,在不同的推理框架中进行深度思考、辨析,形成示范效应。
3.2学生维度
心智模式培养,需要个体贯穿一生的持续修炼调整。学生需要树立心智模式改善的意识,利用好一些工具,根据心智模式的运作机理,从行动、感受和想法入手,不断进行观察、反思和探询,真正提高看到事实真相和本质的能力,以突破心智牢笼。
首先,从行动入手。“行动”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通过观察、改变行动,从而看到并改善心智模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要提高观察力,养成不断观察觉知自己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己成为自己行为的旁观者。一边做事,一边观察,随时反省检查行为动机,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会终身受益。有时候,仅仅是通过这样的观察,一些不良的行为因为反复地被“看见”,自然就会停止。这就是“观”,带来的“止”力,最后会逐步增强“定”力,有了定力,智慧也就自然会流出。“观”行为习惯是重点,因为习惯往往是过去经验的产物,与心智模式固化息息相关。要特别注意到那些无意识的、自动反应式的行动。例如,总是喜欢向左拐、喜欢踏着上课铃声进课堂等,可以用新的习惯代替这些根深蒂固的小习惯,当你有意识地选择向右拐弯,提前走进课堂,也许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同的生命体验。建立新的习惯,会在大脑中创建出新的神经回路,自然影响到心智模式改变。要敢于挑战那些已经对生命形成限制束缚的习惯,例如不敢公开讲话,总是保持沉默。要检查这些习惯背后的价值观和信念,比如可能是“我很笨”“我不受欢迎”等根深蒂固的自我设限的信念,让这些“信念”摊晒在阳光下,逐渐消融。要坚决改正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过度打游戏,贪图小便宜等习惯。当自己无力改变时,可以借助朋友、老师等的力量,只要能反复看到这些不良习惯,对自己、他人的伤害,改变就迟早都会发生。
其次,从感受入手。感受就是身体的感觉和情感,感受是生命最为真实的语言,它不受控制,自然升起,无法被伪造。每一种感受的背后,几乎都会有一个你所相信的“故事”“信念”或“观念”,都会有一个已被满足或还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例如,愤怒背后,可能是“世界是冷酷的”限制性信念。当感受出现时,要保持警觉和敏感,对感受先给予接纳,再探询是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了那样的感受,让感受背后的“信念”浮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信念都会对认知事实本质形成某种限制,因为“信念”的形成都是站在某种角度上,而角度本身就是限制。对感受不需要控制和评判,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探询。“信念”一旦被看到,其控制力就会降低,我们的思维认知、考虑问题的角度就都有可能慢慢发生改变。
第三,从“想法”入手。“信念”归根结底,是由自己深信不疑的“想法”所形成,这些“想法”常常是在无意识中启动,反复出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些“想法”带着偏离事实真相却不自知。因此对心智模式的改善,最快的方式就是提高认识“想法”的能力,借由对“想法”的反思和质询,让已经固化的想法,自动浮出水面。从所有想法后退一步,便能海阔天空。拜伦凯迪的《一念之转》,提供的四句话练习转念,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拜伦认为“你身外的一切人、事、物,全是你一己想法的倒影。……整个世界都是你各种想法投射出来的影像。”而“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着于不真实的想法造成的”。通过反躬自问,审查“想法”的真实性,“一旦你发现跟随自己多年的痛苦信念竟然都不是真的,而且毫无必要,那时,你会亲眼目睹他们全都应声倒塌”。反躬自问使用的四句话分别是:“那是真的吗?”“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通过这样的质询,让我们不再无意识地相信“想法”,仅仅是对想法的看见与了解,就是心智极大的开放,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全新的角度、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最后,练习使用“U 型理论”。U 型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奥托·夏默博士对学习型组织研究试验时,发现并开创的一个新的学习理论。该理论是让你停下脑子里旧有的模式、经验,然后沉浸到现在的“场”里,观察、观察、再观察,倾听自己内心呈现的东西,倾听世界演变的进程,等待要做的事自然清晰地呈现出来后再做决定。这时候的决定不是根据演绎、经验推理出来的,而是在开放心灵、开放思维、开放意志,与当下的实际情况融为一体,跟随内在的感觉感知未来的情景下生成的。这样的“决定”,真正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性,也是对心智模式的根本性突破。
3.3學校维度
学校层面需要在本科生心智培育上,做好顶层设计和服务支持。在理念上,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心智模式培育的重大意义,树立合理的教育信念和教育目标。在制度设计上,要从人财物资源保障和绩效考核上,都体现出对心智模式培养目标落实程度的考量。在教师队伍打造上,要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加大教师心智模式成长的培训力度,并开设非暴力沟通、一念之转、U 型理论等工作坊,强化训练,帮助教师学会自我修炼。在教学改革上,要推行“导师制”,为师生建立高质量人际关系创设条件。导师在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从心灵到学业全程陪伴,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发展,以高质量的师生关系,锻造学生的心智水平;优化通识教育课程,打造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精品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融入,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树立为国为民的高远情怀,提高心智模式的和谐度和开放度。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终身学习者[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76-79.
[2] 席酉民.未来教育的核心:心智营造[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4):9-13.
[3] 吕晓俊.组织背景中心智模式的自我管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11):64-66.
[4] 丹尼尔·西格尔.心智成长之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10-21.
[5] 戚聿东,崔佳颖.高等学校人才心智模式的培养及其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