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宇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需求,符合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教育逐渐突出学生主体能动性、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唤起师生共鸣,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人格形成。
关键词:尊重 主体性 灵动 改革创新
春秋战国时开始涌现出许多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育呈现出繁盛景象,如孔子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老子、荀子教育思想呈现,“稷下学宫”创建,推进游学,自由寻师求学,这些都促使教与学的自由获得充分尊重,并有力推动了中国先期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
著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从古至今,广为流传,各地争相效仿。孔子教育子路:做事前多请教父兄,能少走弯路;却教育冉有:当机立断,遇事果决,不能优柔寡断。游学时提出并实施“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公平性的先河。孔子,孟子,荀子等古代教育家为中国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留下很多经典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则不复也。”“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这些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精华言明了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形成“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好学、乐学之势,这就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先形,也鲜明地体现出教学相依的哲理。
中国近代发展浪潮中也涌现出一些声名显赫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念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如晚清名臣张之洞考察西方各国后感悟:“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他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重视教育,创办学堂,推行新学制,废科举,催生了新式教育的产生;蔡元培提倡学术研究,五育并重,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倡导“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尚自然”、“展个性”的办学指导思想;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从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分离的状态,改变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弊端。这些大家们的思想理念为中国近代教育揭示了教与学的任务及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教育理念受苏联教育思潮影响极深,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模式在我国开始实行。他的五步教学环节至今仍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使用,在建国后的短期内确实解决了国民基础知识理论体系普及的需求问题,但凯洛夫的教育理念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化了教师教,弱化了学生灵动性。因此出现了与发达国家学生相比,基础理论表现强,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弱的现象。
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增强,教育创新成为主题,千篇一律的传递-接受式课堂不断受到诟病,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能动性渐渐浮出水面。近二十几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涌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教学模式: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邱学华的先学后导、周宏的审辩式教学、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模式、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这些新兴的教育模式在不同的学校起到了不同的效果,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受到不同人的推崇与摩拜;但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因此多有争议。当前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迷惑了教师,困惑了学生。但不可否认中国的课堂已从教为中心走向了学为中心。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且相互影响,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从古至今,教育一直以人为战场,只是不同阶段定位表现不同,怎样协调教与学,调动师生是我们当代教师要研究的课题,有效继承、适时发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理念突出教师地位,忽略了学生深度体验学科美;而现今的一些思潮确实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却弱化了教师引领、协调示范作用,以致有人认为几十年后教师职业将消失。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鲜明指出教育是民族复兴、国家进步的基石,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复杂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显出来。所以教育应以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立德树人为中心。
教师如何执好点睛之笔,有效地将学生零散体验连接起来,形成系统认知,促进生涯成长,我们要不断思考实践,无论课堂在哪里我们均应思考几方面问题:
1如何设置情景落实目标,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影片、动画、文字、场景或通过游戏、实地考查等手段将学生引入体验情景,落实阶梯递进目标 。
2如何开展自主体验学习。
3如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4如何展示认知成果和解决的问题。
5如何点睛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6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能学从而促成生涯愿望实现。
7如何提升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审美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8如何做好五育协同实现培根铸魂。
现在教育已不是简单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场,场中要解决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思想意识引领、思维方法培养等问题,教师需施与适当的影响让不同的学生在场中找到自己,唤醒他们的求知成长欲望,积极行动实践,长成最好的自己,最终教育实现培根铸魂总目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导”、“引”,学生注重“参与”、“体验”、“思考”、“感悟”,教师要采用更多的灵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体验的兴趣,更多的从学生基础出发,安排有梯度的知识结构层层递进地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形成、德育养成及师生共同成长。
总之,教与学会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经济状况转好,信息技术2.0工程实施,辅助条件改善而不断变化 ,教育必须回应社会对创新和复合人才的需求而回归本真,适时变化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全方位改革创新,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教育工作的终极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沈灌群撰,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6 年出版。
[2]《教育家:时代的呼唤与期盼》作者:杨永厚《陕西教育(综合)》出版时间:2018年10期ISSN:1002-2058
[3]《中国教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透视与启示》作者:邵光华 蒋周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出版时间:2018年5期,ISSN:1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