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活动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心理辅导工作,更需要引起重视。基于此,本文就以高中班主任的视角,研究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之后阐述了几点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旨在与广大高中班主任共同探讨适时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
关键词:心理疏导;高中班主任;开展策略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动,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各阶段的教育活动不断完善育人体系,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个人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学习文化知识。就高中生而言,其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以及高考的特殊情况,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各高中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发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充分体现自己的教育主导地位,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創造条件。
一、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诱因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学习压力大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高考是重要的话题,也是大部分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通过高考,他们能够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学科知识,进而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就会给高中生的学习活动造成一定的压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随着高中学习生活的继续,进入高三阶段,学生的学习节奏会更快。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需要学生挑灯夜战、努力拼搏才能符合高三的学习氛围。这样的环境下,高中生会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迫使他们陷入不科学的学习状态中。此外,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导致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否定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和家长缺乏应有的引导,在此时忽略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导致他们逐渐封闭自己,性格变得孤僻怪异,使整个学习生活陷入恶性的循环中,最终失去学习的动力,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二)家庭环境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教育活动中,家长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一部分家长因为自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会将自己在学习上的遗憾转嫁给孩子,督促他们努力学习。这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孩子提升学业,但是如果过分要求,则会起到反面的影响作用。比如,一部分家长会忽略孩子的实际情况,直接否定他们在其他领域上表现出来的天分,而强行地要求其提升考试成绩。在这样片面的教育观念下,学生会对学习活动产生排斥甚至厌烦心理。进而高中学校之后,学生在高考的压力和反复复习知识的过程中,难以表现出良好的心态,进而影响高中生活。还有一部分高中生,是在单亲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另一半长辈的关心,在心理方面难免存在一些欠缺,严重的会对学习生活失去希望,而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是性格敏感、自我管理能力差等。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以及家长会通过实际的升学率,衡量学校的教学实力,也以此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大部分高中学校会更加文化科目的教学质量,在安排教学时间的过程中,将更多的课时分配给高考科目。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却很少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此外,在一部分高中学校心理辅导室,也很少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在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将班级纪律、学科成绩以及班级建设作为班会的重要内容,很少设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除此之外,大部分高中班主任都肩负重要的学科教育活动,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佼佼者,需要拥有一定的实力才能承担起班主任的角色。因此,班主任不仅需要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也需要保证自己学科的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需要处理的事务比较多,难以与学生建立更多交流的机会,进而相应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中。
二、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注重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
高中生的个人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在集体环境中,他们能够活动帮助、认可和鼓励,能够弥补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缺失的情感。同时,班级也是高中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之一,对学生性格和心理的形成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结合高中生的个人成长需求可以了解到,他们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以及身边人的关怀。为此,高中班主任需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情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生活氛围,借助各种班级活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对此,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完善班级规章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到班规建设工作中,充分体现民主理念,为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使他们的想法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高中生能够获得参与感,在参与中情绪和情感的很好的培养,充分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有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再比如,高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的体育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竞技比赛中经历失败和成功。借助这样的集体活动,高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名次,在积极参与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不断丰富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此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营造整体的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彼此尊重、相互鼓励的关系。这样,参与的学生会充分体验到成为班级一分子的归属感,而其他学生在给予鼓励的过程中,感受到施予的快乐。通过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能够使班级中的学生形成良好的管理,强化他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二)调动学科教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为此,高中班主任需要为学生创建全面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这就需要高中班主任发挥学科教师的作用,形成课堂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课堂上充分体现积极健康的内容,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之后,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对此,班主任可以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方式,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此外,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将他们的个人经历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此外,班主任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励志影片,观看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此外,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丰富学生的课下生活,比如设置一小段时间,由班干部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分享,内容需要积极向上,并阐述自己选择这一故事内容的原因。借助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高中班主任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细节中,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品质。
(三)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他们的家庭环境。高中生需要正视自己的家庭环境观,并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为此,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家校共育的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真正发挥其教育意义。对此,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将正确的教育观念灌输给家长,使他们对儿女的学业有正确的认识。此外,班主任还应该注重透过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掌握他们对自己家庭的认识,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参考。这样,高中班主任能够在学生和其家长之间成为观察者,有利于提升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总之,班主任需要注重构建家校合作模式,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需要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这一内容,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引导他们向自己诉说成长的烦恼,及时解答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以此保证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建功.高中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创新与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1(32):157-158.
[2]李嘉菁.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实践[J].高考,2021(26):139-140.
[3]李亨.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7):93-94.
[4]宋锐.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清風,2021(14):23.
作者简介:刘瑜素(1982-),女,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硕士,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