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胜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深入,高职化学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育人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育人质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当前时兴的教学模式之一,能够极大拓展高职化学教学内容、拓宽育人路径,对助力学生更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化学;应用策略
一、翻转课堂概述分析
简单来说,翻转课堂可以看成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作为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学习、实践的一种育人形式。从表现层面分析,翻转课堂的形式可分为如下两点:其一,主体翻转。这里说到的主体通常是指学生,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他们将具备更强的学习主动性,这样能够实现对以往课堂主体的突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提升育人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小组合作、媒体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展开知识吸收与转化,从而不断提升其综合水平。其二,过程翻转。在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时,学生的知识吸收会被提前到课前预习阶段,这是以往教师很容易忽视的重要过程。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小组式、任务式等手段的引入,通过对学生展开合理引导、点评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进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内容,助力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分析
(一)课堂角色不同
在以往的高职化学课堂,教师通常是知识的讲授者,他们在课堂上为高职生讲解各类化学知识,学生通常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这样的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高职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同时,以往的高职化学课堂,很少有教师能主动分析高职生间的差异,这会导致教学内容与高职生需求出现不匹配的情况,不利于因材施教落实,很容易导致高职生出现分层的情况。
在翻转课堂中,诸多教学内容都实施了信息化处理,微课、媒体视频等都被提前准备好,高职生只需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学习兴趣等因素,便可自行选择相应的数字化资源展开知识学习,这样能够大幅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另外,在翻转课堂上,我们应重视对高职生思维的引导,使其能够主动结合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方可深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育人效果。
(二)教学形式不同
和传统的高职化学课堂不同,翻转课堂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在以往的化学课堂中,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为高职生讲解化学知识,而后组织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展开练习,以此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在翻转课堂中,教学过程有了明显的变化,高职生需要自主提前观看媒体资料,以此完成对新知识的自学,而后在课堂上,高职生需要结合问题与同学、教师展开沟通,以此实现探究性、自主性兼具的学习。通过转变教学形式,能够帮助高职生更为高效地与教师展开知识上的互动,从而助力他们更高效地实现化学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完善其化学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不同
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通常会将关注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高职生也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很难帮助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利于他们实践能力提升。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高职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对各类化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这样方可在无形中助力其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增强其知识应用水平、实践能力,对其未来步入就业岗位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增加課堂趣味性,引发高职生兴趣
若想提升高职化学教学效果,我们应重视对高职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发展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促使其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化学知识探索中,进而帮助其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育人效果。但是,当前很多高职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不足,这就导致部分高职生出现了厌倦、懈怠等情绪,不利于后续育人工作的开展。通过引入翻转课堂,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授课流程的有力革新,从而大幅增强高职化学课堂的趣味性,这对促进高职生展开更为高效地自主知识探究、分析、思考有重要意义,帮助其形成较为长久的学习动力,提升育人质量。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实际育人效果
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职业素养强、专业能力高、学习主动性好的优质人才,这样方可更好地助力社会发展。在此目标的引导下,我们应重视对高职化学课堂的优化,通过不断提升教学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方可有效避免理实分离的情况。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帮助高职生展开知识学习,他们除了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积累大量理论经验,还可在自主实践中掌握更多实践技术,这对其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另外,通过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能够帮助教师为高职生提供更多深层次、高水平的探究内容,从而提升实际育人效果。
四、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微课翻转,激发高职生兴趣
若想提升高职化学教学效果,我们应重视对高职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也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基础。在以往的高职化学课堂,教师常会发现部分高职生难以对授课内容提起兴趣,这样除了会影响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授课心态产生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化学教学中,通过在课前导入阶段引入微课的方式,转变这一情况。结合微课,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发高职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为高效地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这样方可为其之后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为提升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效率,我们在设计微课时应充分关注其时长。一般来说,若是微课太长,高职生将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微课上,这样会影响其学习效率。若是微课太短,我们则难以将化学的关键知识点融入其中,从而影响微课的教育价值。为此,我们在设计微课时,最好将其控制在5-10分钟左右,这样方可更好地突出微课特点,使其在翻转课堂中发挥更大作用。
例如,在开展“水分子的结构”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们可以为高职生设计这样一个微课。在微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动画视频,从分子角度带领高职生观察水分子的构成,这样除了能帮助其明白水分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还可有效激发其探究兴趣,使其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这对提升翻转课堂化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二)借力媒体视频,深化高职生理解
部分高职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在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时,常会感到理解困难,这对其学习质量提升会产生极大阻碍作用。为此,我们应尝试引入更为有效、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此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借力媒体视频,以此对抽象的化学知识展开具象化、生动化、趣味化处理,进而帮助高职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在引入媒体视频前,我们应重视对高职生化学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兴趣倾向等因素的研究,这样方可保證媒体视频与高职生需求的契合,从而提升翻转课堂的育人效果。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除了可以结合还原氧化铜这一实验展开教学,还可在网络上寻找与本实验相关的媒体视频,并将其呈现在高职生面前。在视频中,高职生除了能观察到实验现象,还可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单质的过程,这对深化高职生的理解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借力媒体视频,能够帮助教师更为高效地展开复杂知识讲解,这对完善高职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理解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开展小组活动,发展自学能力
在以往的高职化学课堂中,我们常会发现部分高职生存在上课走神、交头接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很多教师会采用打压的态度,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高职生喜欢沟通是他们的一个年龄特点,我们应对此合理利用。因此,在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职化学教学中时,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以此深化高职生的课堂参与感,提升育人质量。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前,我们应结合不同高职生的水平,将其分为不同层次。比如,我们可将那些化学知识储备扎实、学习主动性高的高职生定为学优生;将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缺失的高职生定为后进生;将介于这两个层次之间的高职生定为普通生。而后,我们可以将其分为3-5人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相近,人员构成合理。在分组后,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高职生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其参与到小组互动中,以此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
例如,在教授“硬水和软水”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在完成高职生分组后,可以对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硬水和软水有什么区别?我们如何分辨它们?”而后,我们便可为高职生提供一些时间,让他们自主开展知识讨论、探究。一段时间后,我们可鼓励高职生推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发言,将本组讨论结果分享出来,这样除了能丰富高职生的知识体系,还可实现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对助力其自学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升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我们可以从借助微课翻转,激发高职生兴趣;借力媒体视频,深化高职生理解;开展小组活动,发展自学能力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翻转课堂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胡文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化学实验教学[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2(04):61-63.
[2]秦娟娟.翻转课堂在高职生物化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0):167-168.
[3]肖桂平.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0):105-106.
[4]孙晓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