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它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生活化教学的有效作用,并从生活经历出发,创设真实情境、从时事热点出发,引发学生共鸣、从民俗文化出发,强化感悟能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对构建初中英语高质量生活化课堂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质量课堂;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0-009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32
在致力于建设高质量课堂的教育环境中,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尝试。而对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为了探索生活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的链接点,促使学生能够在创新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基础英语知识,提升语言能力。以下将对建设高质量课堂背景下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作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可以为英语课堂增添更多的教学内容,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首先,在英语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会从生活中提炼适合英语课堂的素材和资源,这就突破了以往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的窘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其次,生活化教学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将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驱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转换思维,使得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不同英语词汇和语句的具體含义,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深化了他们对知识的印象[1]。而在教学内容丰富和学生体验丰富的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也能构建起高质量的课堂,这就促进了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进步。
二、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从生活经历出发,创设真实情境
在生活化的教学中,真实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有效方式。所以,为了增强初中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创设真实情境作为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于课前准备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等有效的方式,结合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思想主旨,确立课前调查的方向,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实际英语水平,将其作为选择英语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出发,设计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方案,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素材作为创设情境的载体,增强课堂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而在拥有周密翔实的教学方案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精准地实施情境教学计划,以语言叙述、讲述故事等多样化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并在情境中理解英语语言的含义。同时,为了深化学生的体验感,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让学生自主讲述生活案例,引领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融入英语课堂上,促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由此,他们就能准确理解词汇和语句的实际含义,英语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加强[2]。
(二)从时事热点出发,引发学生共鸣
外界的事物对初中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从社会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内容出发,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让他们以更加高涨的情绪参与到英语课堂中,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所以,在建设高质量课堂的过程中,为了引发初中生的共鸣,教师可以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引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借助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新闻平台等,搜集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时事素材,将其制作为多媒体课件或者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储备资源。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无法准确理解英语知识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展示和播放时事热点资源,让学生通过文字故事、图片资源或视频素材等途径了解热点内容,促使他们以英语思维分析和解读热点事件,引导他们将社会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与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和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针对热点事件,在课堂上举办小型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主观经验和客观事件出发,利用英语口语形式表达见解、抒发情感,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知体验。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分析和解读热点事件的过程中认识到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趣味性。由此,学生就能在具有生活特征的英语课堂中提升学习质量。
(三)从学生合作出发,加速生活渗透
事实上,在传统模式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已然形成了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意识,但由于他们并未在构建生活化课堂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更习惯采用“灌输法”向学生说明生活与英语的关系,导致学生在此环境下处于被动状态,对英语知识生活化内涵的思考浮于表面,难以形成旺盛的生活化英语探究欲望,因此阻碍了高质量课堂的构建。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合作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在充分了解学生群体间的认知差异、实力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层次,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融入不同的小组中,保证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便做好了生活化合作教学的准备。基于教材知识,融入生活要素,指导学生以合作形式进行知识探索,让他们在组内进行分工和探索,使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积极引入生活化的英语元素,在组内展开合作探讨和多元思辨,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学生在合作中不断迸发新的思维灵感,主动从多角度出发分析教材语篇知识、生活英语信息,其学习启发与收获持续增加,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高效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各小组展开项目化学习,从英语课程内容中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化探索项目,积极利用英语知识和英语资源平台,展开项目化探索活动,提高英语学习的层次和深度,并以此促进高质量课堂的构建。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
(四)从民俗文化出发,强化感悟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文化学科,其文化教育的功能尤为显著。而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学生在挖掘民俗文化知识和素材的过程中,增强对英语理解和感悟的能力,更为深入地体会英语语言中涵盖的文化要素。
1.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强化文化感悟能力。在过往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割裂了文化间的关系,在讲解英语知识时既没有引导学生转换思维,也没有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作对比,这就导致学生会以汉语的思维习惯看待英语问题,进而产生思维偏差,不利于其全面且深入地理解英语知识,文化感悟力也较弱。鉴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要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文化感悟能力,并选取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切入点展开生活教育活动,而传统节日文化便成为一个尚佳的选择。究其原因,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特征,如果英语课堂中能够引入传统节日素材,那么学生就能在常见的节日中增强文化感悟能力。综合上述分析和研究中提到的理論和概念,为了构建起高质量的生活化课堂,强化初中生的文化感悟能力,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根据课内教学中涵盖的文化要素,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民俗特征和传统文化倾向的节日文化元素,以图片、视频和实物等不同的方式,展现节日文化中包含的服饰、食物等具象化的内容,让学生在中外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对比中形成跨文化意识。此外,在学生欣赏和分析传统解题节日文化要素时,教师也可以引入背景文化故事,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的来源和演进历程。如针对端午节,教师便可以讲述屈原的生平经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节日背后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感悟力就会逐渐增强[3]。
2.以民间谚语为依托,强化生活感悟能力。民间谚语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反映生活现象、展现生活真理的一个文化形式,如果教师能够在初中英语的课堂中引进民间谚语,那么学生的生活感悟力就能逐渐增强,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也会更为丰富多样。所以,为了强化初中生的生活感悟能力,教师可以在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引进与之相关且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民间谚语,以猜谜语和讲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民间谚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析谚语,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谚语的过程中了解大自然的气温、季节替换等自然规律,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理解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深刻内涵。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英语学科的词汇和语句知识,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编创英语民间谚语,引领他们自如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由此,学生不仅能够强化自身的生活感悟能力,也能够提升学习英语的热情。尤其是以民间谚语进行导学,通过谚语说明新课主题与核心任务,优化新课导入环节,能使学生以更有趣、更快速的方式了解新知,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是达成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与保障。
(五)从生活实践出发,创新教学方式
1.以课堂活动为载体,活跃课堂氛围。创新化的教学方式是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创新英语教学的方式,英语课堂的氛围才能更加活跃,而学生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教学方式,在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扮演生活角色、参与生活化辩论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同时,教师也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引领他们利用英语语言形式解释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各种问题,让他们能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检验和应用基础英语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使用英语知识的正确方法。此外,课堂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锻炼英语交际能力。由此,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就有可能构建起高质量的课堂[4]。而在学生广泛参与的英语课堂中,其教学效果也会超出预期目标。
2.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开拓教学范围。在现有的教学范围中进行延伸和拓展,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所以,为了开拓英语教学的范围,教师可以将社会活动作为英语课堂中的创新教学方式。然而,出于安全和完成教学任务方面的考虑,大部分教师都不会在英语教学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而在教学方式陈旧和老化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其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不高。对此,在高质量课堂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从英语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生活实践活动的主题,在与学生共同商讨的过程中,制定符合初中生需求的课外社会活动计划,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引导他们在社会中应用英语知识、锻炼英语技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寻求英语问题的答案,促使他们以动态化的形式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与此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也会不断增强,他们会在英语课堂中表现出极为强烈的自主性。
3.以生活作业为载体,增强教学成效。作业是巩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常见手段,是课后复习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英语生活化学习完毕后完成课后生活化作业,能够轻松地将课堂、课后教学借助生活化手段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做作业中成功增强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在打造高质量初中英语课堂、探索生活化教学时,可以将作业、生活与课堂融合在一起,转换一味地布置课后家庭作业教学思路,适当设计随堂英语作业,并在设计作业时渗透丰富的生活要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也是在探索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其语用能力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提高,在随堂作业中得到更多成长启发,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更高。教师可以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细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寻作业的答案,如设计用英语说出、写出你生活中与教材语篇主题相关的见闻或感悟等,同时以学生记录与表达是否真实为主要考核标准。学生在课堂创新参与作业活动,通过利用英语完成随堂作业,能锻炼英语能力,使自身英语语用品质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课堂质量定然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元素不仅可以丰富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够全面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认识到英语知识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积累英语词汇、应用英语语句。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生活化教学的效果,真正构建起初中英语生活化课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等方面出发展开教学。
参考文献
[1] 谭凤.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分析[J].科学咨询,2020(3):78.
[2] 刘晓晖.新目标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英语因“生活”精彩[J].中外交流,2020(28):249.
[3] 游晓霞.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6):18.
[4] 顾玉.让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J].新课程,2020(14):30.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5.9— ),女,汉族,甘肃张掖人,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