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辉燕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主题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数学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在聚焦主题单元开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按照特定流程优化教学活动,突出主题单元教学的优势,进而促进学生获得良好发展。本文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原则、设计思路、设计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模式;核心素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0-006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2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从教学单元内容出发,打破教材中的内容编排,按照特定的主题对原来单元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确定教学主题,设计趣味化的单元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从整体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应用。从当前教育领域发展趋势看,大单元、大任务逐渐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取向,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整合单元核心知识,提炼单元主题,用主题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获得提升。
一、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一)学科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时,应该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这是因为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单元教学的关键。主题单元教学需要从培育核心素养角度出發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认识等知识视为板块,以板块知识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引线,关注前后呼应,落实单元教学设计,指引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对数学本质、数学思想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迁移应用中领悟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生本化原则
对小学生来说,认知实态是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的重要依据,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落实主题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的认知基础确定了教师教学活动的起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坚持生本化原则,充分把握学生认知与新知识、新问题之间的关联,选择适宜的教学角度,准确定位教学要点,从而推进单元教学的有序开展。学生的学习需求是确定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单元学习存在的疑惑中找出主题,也就是教师要关注群体认知需求,让学生可以成为单元主题的生成者,在资源应用、知识生成中实现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主题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教材编排的限制,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重构单元内容,进而形成逻辑清晰的内容,保证单元内容契合学生学习成长需求。
(三)实践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为学生构建真实的情境或者设置明确的任务,借助真实情境或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品格。主题单元教学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关键,指引学生结合教材单元核心知识点,关联现实生活及学生的自我体验,设计具有现实价值的问题,指引学生在问题处理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以单元主题为引领,通过知识储备、科学方法来获取相关理论内容,并利用理论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从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实践意义。
二、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一)以高阶思维为目标
主题单元教学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单元主题的鲜明性、单元内容的整合程度、问题理解的深刻程度,可以说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根本上指引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在主题任务中实现对知识的探究、内化、迁移。对于数学学科,设计主题单元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既要培养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教师不能只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需要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出发点,结合单元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
(二)以主题问题为切入点
在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注意“单元”“主题”都是最为重要的元素,既要确保教学内容本身的完整程度,又需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理解程度、认知水平,确保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设计主题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主题问题,教师在确定了教学单元主题后需要对主题进行科学的分解,然后根据分解情况设置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安排课时完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问题的前提下逐渐加深对主题单元所有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选择适宜的问题,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经验、学习需求,根据学科知识定位实现学科内容和主题的深层次融合,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单元整体为教学点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设计一般局限在一节课或者是学生双基培养上,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具有良好优势,但是知识本身并非力量,学生只有学会应用知识才能将其变成力量。同时,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各项知识,让学生从理论知识转向实践应用,提高综合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考虑知识的三个层次:(1)知识表层的信息,也就是符号性知识;(2)知识中间层信息,也就是知识是用来处理什么样的问题的、知识的应用原理是什么;(3)知识的最深层信息,也就是知识如何而来、如何推演、其价值是什么。只有学生对知识有全方位的感知,才能在记忆深处对知识有深入把握,才能根据知识的原理实现知识推演。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会引导学生对知识表象进行处理,整节课都处于知识认知层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和知识形成的关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数学知识本质,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
在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改变过去一课一备的情况,要树立单元思想、大学科观念,同时需要结合学科特征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充分把握教材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学生现有数学知识经验、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对教学内容开展主题式剖析、重组,形成主题单元,通过完整的主题单元实现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主题单元是学生整体化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单元知识点,对主题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促使学生可以在主题单元学习过程中形成完善、系统的知识网络,为学生整体性思维、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提供保证。
三、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多角度确立学习单元主题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主题为切入点,根据主题来统领单元内容,实现单元整体性、结构性教育,并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首先,在单元学习主题确立上,教师要对单元整体知识、核心知识及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单元核心知识主要是科学意蕴丰富、指向数学学科本质、构成数学知识框架的程序性知识。单元主题定位在核心知识上并串联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现象,促使学生在单元学习中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学生对单元核心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其次,在单元主题确立上还需要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充分考虑,教师需要对单元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充分考虑,在学习、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了解,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最后,在确定数学单元学习主题时,教师还需要对数学发展史进行充分考虑,以此突出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数学史能够将数学学科的产生、发展演变展现出来,具有浓厚的育人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主题单元教学中应该对相关数学史料的育人元素进行分析,将其与单元主题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数学历史长河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方法的演变,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纵横分析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引领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开展,是单元教学的重要导向。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学科核心素养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纵横对比形成包含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元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该从过去、现在、未来的路径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分析,既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把握数学知识体系,准确判断数学逻辑起点,同时还要把握学生实情,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构建生活化情境,便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能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要考虑学生已知、未知的关联,展望学生在主题单元学习中可以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等。其次,教师要从整体、局部、个体的角度进行横向分析,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需求及发展需求。比如,小学生已经具备了线段长短、角度大小、面积大小的意识,还应在整体上分析学生在学科知识获取上的认知规律,如运动的、图像的、符号的心理表征,以此为设定单元目标提供客观依据。教师应该对学生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性格等进行分析,将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在可感知的学生群体身上。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个体状态进行分析,要把握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为单元分层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保证。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通过纵横分析,兼顾学生群体认知及个体需求,设置多元、丰富、逻辑清晰的目标,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综合成长尤为有利。
(三)结合认知实态设计活动链
在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中,一方面教师需要以主题单元学习目标为指向,设计契合学生认知基础与成长需求的教学活动方案;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逻辑,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来设计活动链,引导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活动链的实施能让学生将主题单元学习变成有机整体,同时活动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指向主题单元目标。
在设计主题单元学习活动上要以主题为关键构建真实的情境任务环境,将学习活动蕴藏于情境任务中,借助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实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来完成问题处理,让学生能在处理现实问题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包装的学问”为主题,构建“商品包装”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同一体积下如何组合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使用量。在问题解决中,学生需要以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为支撑,将知识、方法、情感等各方面要素综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对问题的科学处理。在设计主题单元活动上,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维度,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理解迁移到知识应用上,形成完善的活动链。例如,在“包装的学问”主题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感知现实包装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主题单元的核心知识,并解决商品包装的相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经历知识积累、能力锻炼、情感激发等多个阶段,最终会在问题分析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按照主题确立、知识梳理、系统构建、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等活动链来讲解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质量。
(四)寻求理据实现单元学习评价
在单元学习评价上,还应该以主题单元目标完成情况为指向,教师通过评估学生的单元主题学习状况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状态来落实教学活动,促进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主题单元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进阶来达成的,这也要求主题单元学习评价应该围绕单元活动目标来开展,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技能、关键能力、价值观念等,实现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同步进行。同时在单元学习评价上还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合理地对学生思维水平进行判断,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国外学者根据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水平创立了SOLO评价分类指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标准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思维高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目标、教学行为进行优化调整,从而达成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开展现有水平的诊断性评价活动,全面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力特点,通过适宜的方式来判断单元主题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学科知识理解程度、学习态度等。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主题单元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把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原则,结合学生成长需求科学地组织主题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能从整体角度来获取、应用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蕊.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1).
[2] 姚蕊.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20).
[3] 贺美灵.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与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21(2).
[4] 何瑛.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21(29).
[5] 冯倩侠.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原理与策略探究——以“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设计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7).
[6] 朱皓华.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2).
作者简介:郭辉燕(1981.9— ),女,汉族,甘肃静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F16A989C-95A1-4760-A68A-C5E19040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