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问题及家校共育对策

2022-06-11 11:51:30叶梦诗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健康教育

叶梦诗

摘 要: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剖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滞后、不适应网络社会环境,且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知偏差、未认识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现状,提出了家校共育搭建课堂+实践+网络互动的教育平台,同时端正教育认知并兼顾全体和个别教育的完善思路,以期为同行业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4-0001-03

Problem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home-school co-education

YE Mengshi (Jianjin Middle School in Nanping, 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mental health literacy is one of the go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and lif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aiming at the current middle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that lags behind, does not adapt to the network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re are cognitive biases, and there is no Recogn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ividua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t proposes home-school co-education to build an educational platform of classroom + practice + network interaction, at the same time correcting educational cognition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erfect ideas of overall and individu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same industry and help.

【Keywords】Psycholog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Home-school co-education

網络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给中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及时疏导和引导学生心理,确保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心理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当前,一些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浮躁、缺乏学习动力及意志力,遇到挫折和困难通常选择逃避,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这些心理问题都表明学校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虽然大多数学校开展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探讨其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1.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身心发生巨变的阶段,此时期的学生生理特征会发生明显变化,部分学生会对此变化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此产生认知偏差甚至产生错误认知,加上升学压力以及网络信息及思想对其认知的不断冲击,一些不良思想会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而开展心理健康及家校共育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引导其积极面对内心和战胜困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及健全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学习及生活中,进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校共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素养的重要构成,使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且能够帮助其冷静分析和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家校共育能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有效解决,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深入挖掘,使之具备处理社会环境变化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家校共育可以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处理好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其战胜困难和挑战,从思想上进行引导、精神上给予鼓励,消除心理障碍,从而推动学生能够积极向上和健康成长。A5CEFF0D-06E9-4C02-8E89-7594B414B547

2.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滞后,不适应网络时代环境

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仍是传统的讲授式模式,注重讲授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应对挑战、处理问题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则不够重视。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比较模式化和程序化,完全按照教学内容、方法、目标和结果、评估等模板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这种教学模式背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性特征比较突出。这一特征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不同于政治、语文、数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注重學理性,而心理健康则应注重体验,通过体验去感受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当前的心理健康教学仍沿用语、数、外等学科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作为教学重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这种教学模式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充斥在各传播平台中,受此文化思潮冲击,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或产生错误思想,给其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如何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缩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感还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如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思想及理念、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文化知识等。这些都要求家校共育,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家校共育教学策略,使学生心理健康满足于社会要求,进而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存在认知偏差,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较缓慢,相关的教育规则及教育体系均不太完善,存在一些漏洞。有些学校的教学系统中并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关教学体系建设也不完善,甚至建设力度尚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同时,一些学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没能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式上也存在偏差,一些学校和家长轻视心理成长及发展,轻视心理问题预防,却重视心理障碍及心理障碍的矫正,这说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引导定位出现了偏差。在一些中学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将课程内容和心理咨询等同起来,甚至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这充分体现了部分教师未能全面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在此认知偏差的影响下多数学校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人才的引进,而不是鼓励其他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引导及疏导工作中,这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不成熟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生的心性和心志均不成熟,不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生命价值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些初中学生心志较弱,心理承受力不强,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被外界不良信息或事物所诱惑、干扰,为其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使其成长发生偏离。家校共育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及时纠偏并改善其错误艺术,这是道德和法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之一。所以,心理课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尤其在中学时期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稍有不慎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加之初中生对生命和人生缺乏足够的理解,缺乏敬畏心,学习和生活中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

不可否认,校园霸凌事件的存在也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加剧其心理问题,而家校共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认识霸凌事件会产生积极影响,使其认识到校园霸凌事件是违法行为。通过家校共育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和对生命意识的认知,明白如何正确处理校园霸凌事件,使学生对生命意识有新的认知,使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身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3.完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1)搭建课堂+实践+网络互动的教育平台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家校共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运用生动的资料、先进的教材做好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课后生活中学生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认真观察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情绪和学习动态,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家长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管理学习与生活事宜,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时反馈家校共育信息和效果,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体验性特征,学校不但要安排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还要注重与学生家长互动,促进校方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生家庭搭建家校共育,使学生通过校园心理志愿者、“心理咨询”、心理健康使者等实践活动去领悟心理健康技能及知识,在实践中推动自我健康成长。

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及网络资源开展师生网络互动学习,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更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得益于移动传播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中学教学中,许多专业课程教学已经实现了共享性、网络化和开放性,这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家校共育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才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精准把握其心理问题,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便可及时引导和解决此问题,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家校共育可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新网络载体,利用互联网的动态及静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间平等互动和交流,牢固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师生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2)端正教育认知并兼顾全体和个别教育

不可否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偏差割裂了心理健康教育同其他教学内容,且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置于从属地位。从本质上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的教学体系,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比,其更倾向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渠道,也是提高实践技能、丰富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和端正思想品德的高效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基本等同于素质教育理念,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受到重视,危机干预中家校合作一直处于课程教学的边缘位置。鉴于此,若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学管理者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端正心理健康教育认知,切实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为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体系和方法的建设及创新。A5CEFF0D-06E9-4C02-8E89-7594B414B547

(3)培养成熟的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家校共育优化教育环境,为培养成熟的学生心理创造条件。因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接受好的规范和品质。在开展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重全面教育,也要重视个别学生,兼顾全面与个别;既要重视整体教学的效果,又要重视个体异常的表现,如果教师和学生家长不重视个体异常表现,就很难发现一些心理素质差和承受力不高的学生发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做出极端行为。所以,心理健康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意志、行为、个性及情绪等素质,重视所有学生的发展,提升对学生问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以精准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效解决。而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产生春风化雨般的力量,使学生的心理成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4.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一项体验性和系统性的活动,若想提升教学效果,就要通过家校共育搭建课堂+实践+网络互动的教育平台及实践教学,使校园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激发出学生热爱学习、热爱集体、热爱校园的热情,基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汪明,全景月,王梦娇,等.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倦怠关系研究[J].基础教育,2015(02).

[2]刘晟,魏锐,周平艳,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

[3]叶枝,赵国祥,务凯,等.积极青少年发展类型特点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实证研究[J].北京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4]胡勤涌,李静.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路径[J].中国德育,2020(23).

[5]陈茹,陈欣,赵国祥.积极青少年发展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12).

[6]林丽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04).

[7]黄鹏秀.线上学习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新课程,2021(36).A5CEFF0D-06E9-4C02-8E89-7594B414B547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健康教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2:30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7:37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黑河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7 19:51:16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浅述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培养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