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潇
摘 要:作为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豐富,涉及领域广泛,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历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在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思想仍对当代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 办学理念 教育方针 教育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最早提出“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前些年,在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的建议下,孔子故里曲阜曾建成济宁市政德干部教育基地,这个基地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孔子倡导统治者治理国家时不能靠武力和强权压制,应辅以对百姓的教育,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方能使统治稳固。
实际上,孔子的绝大多数弟子所从事的活动均与政治活动相关。其弟子子夏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明确提出孔子的教学目的。
为培养出为一定政治目的服务的统治人才,孔子又提出系列教育主张,不仅开创了兴办私学的先河,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圣贤之士,并且形成较为完备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从教近三十年的体会和认知,现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简要论述。
一、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
孔子在政治上有抱负、有远见,他希望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在此前提下,兴办教育成为他实现政治目的的主要途径。
通过“有教无类”的办法广收门徒,以培养一批栋梁之材,成为他实现政治目的的基本力量。孔子以前的教育是“学在官府”,仅有极少数的贵族官宦子弟才有权接受教育,教育具有极大的社会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加政治活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旧的教育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当时很多文人雅士、地位较低的从政者为了得到统治阶级的提拔赏识,获取从政本领,需要不断进行学习。
当然,下层人民为了改变贫穷愚昧等现状,也需要接受教育、读书识字、掌握谋生技能。孔子兴办私学,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的基本需求和生存愿望。
其实,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去掉一些限制,广招学生,扩大受教育群体。当今高职实施扩招政策及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实施免学费助学政策,目的也是扩大受教育群体。把学生“巩固率”作为考核学校的硬性指标,制定系列“防辍学”刚性措施,让受教育者群体扩大。“人尽其才、人皆成才”“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公平,使我国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使公民受教育程度突飞猛进,为保障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因秉承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孔子的学堂里出现了各种层次和不同出身的弟子,如贵族出身的孟孙何忌、居陋巷的颜回、出身贫贱的子张等。
在办学过程中,无论学生文化基础如何,孔子均一视同仁。而现在很多老师喜欢优秀学生,唯成绩论现象严重,与当年孔子相比,差之千里。更可贵的是,孔子弟子年龄结构多样,如比他小四岁的秦商、小他四十八岁的颛孙师、小他五十三岁的公孙龙,这大大增加了教学和管理的难度。
从地域上看,孔子在鲁国本地招收的弟子虽然较多,但也有卫国的子贡、卞地的仲有、陈国的子张、宋国的司马牛、晋国的子夏、吴国的言偃等,可以说是教育无国界、无地域。
二、德能兼备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措施。《论语·述而》第六章的十二个字,即是孔子的教育方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即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政治抱负;“据于德”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依于仁”即具有正确的处事本领和人生准则;“游于艺”即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技能。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把“德”具体化为忠恕、孝悌、仁义以及温、良、恭、俭、让、中庸等方面。孔子这一教育方针为历代统治者和儒家继承者推广发展至今。
时至今日,对孔子的教育方针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应该批判与继承相结合。其方针所含的“道、德、仁、义”的具体内容,有着明显的阶级局限性。
而孔子重视德育与具体业务知识能力相结合的主张仍有其积极意义。
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根本办学宗旨,大力推行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的教育构想正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德”的集中体现,“德行”为四科之首。孔子在其教育方针的前三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强调了对学生的政治标准,即德行标准。
孔子教导弟子们:人人都想做高官,发大财,但是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实现,君子是不会做的。
为给弟子们树立仁德的榜样,孔子极力赞颂古圣先贤的仁德之风。他称赞尧之为君伟大崇高,令世人敬仰。世间唯有天大,尧与天等齐。孔子把先贤的优秀典型作为学生的榜样,激励学生见贤思齐。
当前,随着教师地位的逐步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已经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
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崇高的道德品质,才能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先修身,再齐家,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目标,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材。
三、启发诱导、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孔子在强调弟子主动学习的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开动脑筋,挖掘潜能,在进行教学时经常采取启发式的方法。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后,要去激发他们的想象。
学生对问题经过静心思考、反复领悟后,老师再进行画龙点睛的点拨指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解得透彻,接受得到位,而不是死读书、硬记忆。他希望弟子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乃至“闻一知十”的高水平。他往往先让弟子发表议论和看法,最后分别总结评价。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鼓勵工善其事,激励业精于勤。
子复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其意思是各类工匠,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正如君子通过学习来精通自己的道一样。此话包括了市肆之道和君子之道,涉及应用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是孔子及其弟子注重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的证明。
孔子自己重视技艺,在对其弟子的教育上自然也重视做事本领的培养。其“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主张正是对其教育思想的全部论述。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有理想,有远大志向,有高尚的道德准则,有和谐仁道的人际关系,然后归结到具体做事的本领,具有做事的技能和实际操作本领。其所教的“四科”中,除“德行”外,另外三种“言语、文学、政事”都是具体的“艺”的体现。
孔子注重学以致用,不仅严格制定学生的德育标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技能教育的首倡者。
孔子提倡三项德育标准,落实到学习内容上,就是最后一句“游于艺”。
“艺”最初的意思指种树,后来发展为才艺、本领。孔子在教学中首推“下六艺”,即指学生应该具备不同的生活本领和技能,包括六大方面: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教习“六艺”,包括当时的国之大事、军事体育、处事社交、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对当时的人才培养功不可没,直至引领启迪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
当前的课堂教育,愈来愈重视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形成有效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如何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架构,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积极推行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确立现代技工教育课程新体系。一体化课程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挑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观。积极推行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教师变身“师傅”。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厂中校”“引企入校”等,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无缝对接,提前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学业完成后能够直接在企业就业,解决了企业当前的“用工荒”“技能荒”等问题,为大国制造奠定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国家提出教育公平战略。孔子教学时“诲人不倦”,对弟子坦诚相待,平起平坐,公平对待每一个弟子,始终强调“知之为知之”的实事求是态度,主张学习时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主张“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后要加强复习巩固,反对言过其实、只言不行的做法等。为了学习效果更好,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他特别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注意学行结合,重视身体力行,重实践,反空谈,率先垂范,督促学生勤奋学习。要求学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既传授给学生知识,也指导他们如何学习,这种对教育事业积极负责的态度,值得当今的教师们学习践行。
孔子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教育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成为引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典范和样板。
(作者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