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思考

2022-06-10 06:43:59王思霞
民族文汇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思考

王思霞

摘 要:“应用意识”是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提出的新要求,它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最终成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教育成长,现代小学生更注重的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基础培养,需要把学习与应用融合在一起,而且现代对于数学应用意识的认可存在严重问题,现在文章以五年级为例,结合现代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思考培养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帮助小学生了解数学意识的应用,促进数学应用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思考

引言

小学生数学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融合到所有学科当中,挖掘小学生的潜力。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方式,建立完整的数学思维导图,使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体会数学应用意识的作用,通过应用意识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改善教师教学态度,为数学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丰富的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应用能力。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

数学应用意识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制定的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学观察、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或者是以数学学科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我们常用的数学语言,它是一种意识应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不是简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从数学的概念、原理来理解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未知问题,从而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基本概念[1]。

小学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的,因为小学五年级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学习他们会有自己的方法,就算面对新知识也会在教师的辅助下耐心吸收,由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但是在我国,比起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更重视他们的数学成绩,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提升成绩为教学目标,无法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力,从而无法发挥数学应用意识的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思考方法

(一)把数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每个人都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但是很少有人把知识完整地应用于生活,他们只会在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对知识进行不同的定位。就小学数学来说,教师虽然明白生活离不开数学,也理解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受現实影响,很容易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学生的意识能力,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教师教学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研究以及表达有一个新的理解。

在五年级数学中,每一章节内容的设置都融入了应用意识的培养,像“轴对称与平移”、“图形与几何”这些数学知识,都与生活密不可分,比如说在“轴对称与平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与轴对称有关的事物,像学校建筑结构、学生的校服图案以及家庭生活用品等等,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教师从“轴对称”的理论知识入手,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轴对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创设丰富的数学教学模式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般以“情境+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它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能力,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辅助下,把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简单化,让他们从文字转化为图片或者视频的模式,将陌生的知识灵活化,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学习中[2]。比如说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模拟生活场景,例如分零食,以全班学生人数为基础,将不同类的零食进行等分,也能够让他们从中学习“分数”理论知识,熟练应用“分数”,提升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因为五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对一些复杂、难懂数学理论知识很难悟透,所以在主题式学习活动中,可学生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完整的问题研究过程中,这样就有助于学生研究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改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技巧,掌握学习方法。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编辑的数学教材,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应用数学,利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变化,从而了解数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会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现实世界。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师资质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出发,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应用意识,因为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加强应用意识培训学习,丰富自己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从而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创新设计合理的、高效的以及全面的教学环境,把应用意识充分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来体会它的使用价值。毕竟数学理论知识是不变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学生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方式,让它们经过学生的理解发挥作用。如果在应用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应用意识的重要性,就无法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设计中失去目标,无法把握重点方向,使应用意识无法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学生也不会意识到应用意识的价值。因此,教师要有高度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熟练应用数学意识,把应用意识巧妙地衔接在课堂教学、日常辅导以及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无处不在的数学意识。

(二)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现代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在编辑教学内容时都是以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为主导,为学生创设需要观察、动手及主动思考的教学情境,根据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也不再受教学模式的限制,只要教师能够熟练应用电子技术,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综合与实践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比如在五年级数学中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像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长方形的面积等等,因为多边形是由不同的几何图形组成的,所以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稳固旧知识,还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优化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推理,选择最优方案,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思维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目的[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首先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应用意识,这样才能够把应用意识的培养方法和应用技巧融入到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小学生创新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宗若灿.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以《比例尺》一课为例[J].  2022(4).

[2]卢海娟. 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策略研究[J].  2022(16).

[3]郭威. 数学实践: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路径--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 启迪与智慧:下, 2021(12):2.1B490CC2-5DC6-4534-B96D-7F1CF9027BF5

猜你喜欢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思考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39:38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
浅议小学生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