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菡
【摘要】在小学古文教学中,教师将“1+N”链接式阅读教学模式中的“N”与已有体验、生活实践、课外阅读相融合,赋予其更加多维的意义。通过多维“链接”,助力古文教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多维“链接”;古文教学;思辨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也在发生变化。曾有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并运用“1+N”链接式阅读的教学模式,即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1”,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的链接式阅读(“N”),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此模式中,“1”和“N”均为单纯的文章或书本,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古文学习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古文教学中,是否可以赋予“1+N”中的“N”更加多维的含义?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探索文本链接知识与方法的可能性,以提高小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一、新知链接已有知识——激发古文学习的思辨之趣
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无疑是陌生的;而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司马光砸缸》对于学生而言,又是十分熟悉的。由熟悉的故事走向陌生的文本,首先需要从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师:谁能用几句话给大家讲讲《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呢?(指名说)
生:很久以前,一个小孩掉进了缸里,司马光搬一块石头把缸砸破了,就把这个孩子救了出来。
师:咱们读到的故事是这样的(PPT出示白话注音版),对吧?其实这个故事在900多年前,就已经被写进了《宋史》这本书,不过在当时,它是这样的。(出示课本文言文版)
师: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生1:写进《宋史》的这篇文章稍微短一点;左边的是我们读过的,比较长。
生2:右边的是文言文,我们不太能看懂;左边的文章很容易就读懂了。
师:对,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你说到了“文言文”这个词,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它是古人用古时候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刚才有同学就讲到了它的一个特点——语言简练。(板书:言简)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的情况,可以略微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利用古今文本对比的方法,不仅能通过链接学生已有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达到初步感受文言文文体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文本链接生活——开启古文学习的认知之窗
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进行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并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实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千年前古人的对话、写作与当下有着很大差别,应运而生的文言文也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么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文本,则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将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与古人的文字相互联系,从而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
(一)由文及画,联系学生的课余生活
编者在《司马光》的课后习题中,提出了“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的要求,这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讲故事不是简单、机械地翻译古文,而是要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在讲完整的基础上尝试把故事讲具体,这就需要加入学生的想象,使故事变得开放而有新意。
如在理解“群儿戏于庭”一句时,可以联系学生的课余活动形式。
师:“群儿”是一群孩子,“戏”就是——游戏(生说)。一群孩子会在院子里做什么游戏呢?
生:他们会玩捉迷藏。
师:你一定看到了图片上画的内容!
师:还有吗?
生1:他们还可能会玩“老鹰捉小鸡”。
生2:也许他们会和我们一样,一起跳绳、踢球!
师:有了大家的想象,这个故事就更有意思了!
枯燥的文字加入學生的想象后,变得更加生动,而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也仿佛与千年前的一群孩子成了朋友,共同嬉戏、玩耍。
(二)推己及人,链接自身的心理感受
优秀的文学作品高度凝练地表现生活, 有许多“留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链接自身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入情入境。在阅读中有了入境体察,学生就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旁观者,还是一个参与者。《司马光》中出现了两类人物:一类是“皆弃去”的“群儿”,一个则是司马光本人。在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时,让学生代入自我情感,能够更好地体会故事人物的不同想法。
师:咱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好不好?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如果你要“弃去”,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快速地跑开。
师:看看图片,你还会怎么做?
生:我会一边跑一边喊,向大人求救。
师:那咱们来试着演一下,其他同学注意看,他们几个人是怎么做的。
指名6位学生上台表演。
师:(留一位学生)我来采访一下你:为什么要跑得那么远?
生:因为我很害怕,他掉进水里,我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想赶紧去叫大人。
师:原来你是想寻求大人的帮助,看来当时的情况真危急啊!
情感的代入让学生意识到,原本让人看起来略显不齿的“群儿”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对待一件事情不同的举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应该辩证地看待。
(三)化静为动,还原流动的生活实践
文字是静态的,对于《司马光》这样一篇叙事性文本,要想还原流动的生活镜头,可以引入表演,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主探索文本的奥妙之处。
师:谁来当司马光,演一演他的动作?
(指名一生表演)
师:细心的同学看出来了吗,他做了几个动作?
生:三个动作,先跑了两步,再举起石头,最后扔出去。
师:如果对应到课文,其实应该是两个,一个是“持石”,一个是“击瓮”。这个“持”是什么意思?
生:拿着。
师:那么“持石”就是——
生齐说:拿着石头。
师:哦,看来这两个字在古代和现在,意思是一样的。不过,这句话里有一个字很特别,它在古文中很常见,在现代文中比较少见,就是——“之”,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之”是一个代词,就是指前面的“瓮”。
师:对,司马光把什么砸破了?(生齐说:瓮。)对,“之”在这里就代指前面的“瓮”。理解了这些字词的含义,相信你们肯定能把司马光的动作表演得更好。再请一位“司马光”来砸瓮。
(生表演)
師:先别急着下去。老师觉得你把“击”这个动作做得特别到位,你为什么要那么用力?
生:因为我觉得这个瓮可能特别厚,如果不使劲砸的话,就砸不破,小朋友就会有危险了。
师:说得好,正因为司马光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所以——“水迸,儿得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再来体会体会。
在教学这个环节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动作表演等方法,让司马光救人时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两次动作演示,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持石”“击瓮”的深层含义,启发他们领悟司马光沉着、冷静的珍贵品质。
三、课内链接课外——拓展古文学习的阅读之界
阅读贯穿语文学习的始终。《司马光》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古文阅读开篇之作,会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古文的认知兴趣是极其浓厚的。那么适当、有效地拓展阅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在古文教学的导入部分,先出示《孔融让梨》《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三个故事的图片,既利用猜说故事名称的方式激趣,也暗示三篇文章均由文言文演化为白话故事的信息。
在结束这篇古文的教学后,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推荐更多适合他们学习和阅读的文言文作品,如《龟兔竞走》《曹冲称象》等,让他们体验到阅读不同文本的乐趣。而在课后练习的题目中,加入了《孔融让梨》的古文阅读理解。考虑到中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可以适当降低拓展难度,以同时出示文言文及翻译的方式呈现,迁移学法,学以致用。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1+N”链接式教学,我们在对“N”的理解和选择上可以打破原有的固定认识,将“N”与已有体验、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有机融合。古文学习不囿于单一的教材,使其生活化、立体化、可视化、趣味化,将使学生获益良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拉萨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