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霞
[摘 要]探索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链接点”和“链接法”,引领学生开掘校园文化的精髓,在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契合中培养学生的自主习作能力,可拓宽习作教学的领域,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学生习作“有物”“有情”,反之又丰厚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链接效果显著。
[关键词]习作教学 校园文化 链接 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8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如果把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效链接起来,学生的习作会不会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习作教学内容会不会因此丰富多彩,反过来又影响校园文化内涵,使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有了这样的思考,我开始有意识地将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进行链接。
一、探寻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链接点
(一)链接特色文化,丰富习作的物化内容
我校秉承“翰墨耕耘,立字树人”的理念,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法氛围,学生耳濡目染,书法艺术浸润心田。进入校园大门,迎面而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几个遒劲、圆润的金字,让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震撼力;楼梯的墙上贴有学校评选的“墨耕小明星”“墨耕小达人”的作品及个人介绍;书法活动室墙上,甲骨文、草书、隶书、篆书、行书、楷书等不同字体,和谐相生。匠心独运的书法文化环境,如春风细雨,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成了学生习作的资源宝库。
(二)链接传统文化,打通习作的思想经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可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探寻节日的由来,了解节日的民俗习惯和饮食习惯,搜集相关的故事、诗词作品等,办一份小报,出一期展板,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有了丰厚的“情”“意”储备,习作表达就成了释放“情”“意”的自然需要。
(三)链接活动文化,塑造习作的精神风骨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大量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如阳光体育运动会、家长会、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书法节、植树节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学生掌握了各种技能,增长了生活知识,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活动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及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不仅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同时净化了心灵,提升了精神风貌。
二、探索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的链接法
(一)发掘契合点,将习作教学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课内与课外连接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分析、总结写作方法,然后把这种写作方法延伸到课外。如《三味书屋》一文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屋内的陈设。按方位顺序描写就是学生要学习的写作方法。我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文化生活,把观察点放在校园文化上,如带领学生到书法教室按方位顺序进行观察,让学生现场当小导游,介绍书法教室,突出书法艺术的氛围。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跃跃欲试。“小导游”回到教室后,我说:“学校将对全校招聘小志愿者,条件就是能说会写。大家可以把刚才的介绍写下来,当做竞聘的依据。”学生一听,都很乐意写。
(二)打磨契合点,将习作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社团拓展了学生的校园生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社团展开的专项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精彩。如“阳光体育运动会”让学生体会到团结、拼搏的精神力量;科技节上的“纸桥承重”“纸飞机比赛”“鸡蛋斗地球”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和伟大;书法节上的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艺术展等让学生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三)依托契合点,将习作教学与课程标准相结合
中年段要加强片段练习。学校的“阳光运动会”结束后,我指导学生进行场面描写。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点面结合”的方法,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结构:“运动会开始了,只见操场上 ;耳边传来 。最精彩的要属 比赛了。”如果说中年段的习作在学生写话与作文之间起着过渡、承接的作用,那么高年段的习作重点就应该是在提高学生细致描写能力的同时,指导布局谋篇的方法。如学校举行跑操比赛后,我指导学生写作文。三到六年级都参加了比赛,我们是不是都要写下来?如果都写下来就成了流水账。为了突出重点,我让学生选择自己班级作为重点详写,其他班级作为比赛的过程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使比赛过程完整有序,主次分明。
总之,习作教学离不开校园文化这片沃土,习作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效链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拓宽作文教学的渠道,值得一线教师进一步研究。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