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童声发声的训练方法

2022-06-06 19:05全春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9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小学音乐

全春丽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童声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发声技巧、发声规律,从而使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声线变化,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生变声之后的声音质量。本文基于此,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童声发声训练为核心,探究童声发声的训练策略,让学生掌握歌唱的发声方法,减少学生出现五音不全的问题,培育他们具有鉴赏音乐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童声发生训练

歌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小学生了解音乐的启蒙手段。基于小学生的知识范围、生活经验,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不多,对歌唱中的状态、气息、咬字吐字等基本技能掌握不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唱歌,培育学生鉴赏音乐之美的能力成为我们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现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教学生学会轻声歌唱

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有喊唱的毛病,影响歌曲的演唱效果。针对这一现状,音乐教师应该加大学生轻声歌唱技巧的训练,轻声歌唱并不是松垮无力的唱法,具体唱法为:教师要让学生像半打哈欠似的,保持高位置,还要将气息吸得深,让学生体会闻到美食、花香的感觉,这样既有气息支持又有位置的“轻声”才是应该有的声音。根据实践显示,教会小学生轻声唱法,不仅有利于保护小学生的嗓子,同时也能够较为容易地将他们的音色统一起来,使小学生的声音更为纯洁、和谐、均衡,容易使学生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从中,使学生的听觉、音准、艺术感受力、理解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轻声歌唱的方式,使学生在轻声歌唱过程中掌握轻声歌唱的技巧与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演唱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加大气息、咬字吐字训练

要想切实保证小学生歌唱发声状态好,就要加强小学生气息、咬字吐字的训练,使小学生在歌唱时学会调整气息的技巧。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气息训练,引导学生找到声音的位置,可以让学生到空旷的地方大喊,使学生的声带打开,训练学生吹气球等。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发声的力量,使学生的声音有弹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歌唱时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做好示范加强引导。例如,在演唱《牧童之歌》时,这首歌对于学生的气息有一定的要求,欢快的节奏、饱满的热情才能够演唱出牧童的心境。在演唱时,要始终在口腔内略有撑起的感受,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感受口腔仿佛含着半口水,然后上下牙要打开,双唇呈现轻轻合拢的姿势,这样唱出的歌曲则更为饱满。教师进行教学时会发现,没有经过训练的童声往往是采取喊唱的方式,喊出来的声音是不集中的,声音感觉比较费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加练习,学习调节气息的方法,才能够发挥理想的声音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加大学生咬字、吐字的训练。小学音乐教师要明确,发声练习好了咬字不清晰也是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发声训练时,也要加大学生的咬字、吐字训练。可以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的歌曲,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加强咬字、吐字训练,更能够达到效果。例如,《我们爱教师》这首歌曲,让学生先跟着教师播放的旋律哼唱,然后教师再领着学生演唱,确保字正腔圆。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演唱与我们平时说话有一定的不同。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位置会较靠前,有些字音较为扁平,但是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咬字要求位置高。所以教师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学生知晓其中的不同。

三、唱歌教学中,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师较为依赖音乐教材,在演唱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带领着学生演唱,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加大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独唱、齐唱、合唱的方式,开展演唱接龙活动等,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我们美丽的祖国》这一歌曲时,就可以开展合唱、齐唱、演唱接龙等方式。进行合唱声音训练,合唱展现的是“合”,所以在组建合唱队时,要根据合唱队员的不同音调,根据《我们美丽的祖国》曲谱特点进行任务分配。因为合唱主要是实现位置和唱法的统一,轻声高位最好融合声音,并且可以让声音更加的纯洁,因此在进行练声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互相之间听对方的声音,提升学生的审美与音乐素养的能力。在合唱训练时要记住四句话,适用于任何曲子:头顶瓦罐,口含鸡蛋,小腹内收,声从眉出。这四句话既包含了唱歌的状态,也包括了唱歌时的方法。头顶瓦罐要求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合唱的姿态都是要像头顶放了一个瓦罐一样,切不可乱动。口含鸡蛋是需要口腔里面有空间,避免声音太干瘪。同时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要进行科学地确定排练时间。同时在《我们美丽的祖国》的合唱音色联系时要注意,在放松、气息、位置、音量合适的前提下,只要保持口腔内部发声状态统一、气口情感统一就可以。做好音色的处理,音色是决定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合唱不同于独唱,合唱是群体性活動,所以统一规定好歌唱位置、发生状态、气口的统一尤为重要。每次排练时都可以做呼吸训练,下巴要微收、放松,口腔自然打开,舌骨附近肌肉放松,让气息自然吹动声带,这首歌不能像传统的合唱那样,口腔内打得很开,以免唱得太过于厚重。教师组织唱歌接龙的游戏活动,首先第一名学生选择本学期学习的一首歌曲的第一句,然后第二名学生唱第二句,第三名学生唱第三句,依次类推。让学生在游戏中提倡歌唱的魅力,对音乐课堂产生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

总之,小学音乐作为学生童声训练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掌握良好歌唱技巧、促进学生童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让小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发生方法,能够清晰地咬字、吐字,才能够使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实现童声训练的目的。基于此,提出了教学生学会轻声歌唱,加大气息、咬字吐字训练,唱歌教学中,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等策略,希望对小学生童声训练有所帮助。

【本文系遂溪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童声发声训练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DSSXX202106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一超.音乐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互联网论文库,2015(11):2-4.

[2]孙涛.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发声训练的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2019(11):2-5.F56E7267-F624-4B24-82E8-59AF75F3EE63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小学音乐
让学生快乐歌唱
聆听,让生命如花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