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堃
摘要:为优化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净化种业市场,助推种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现状,利用SWOT模型分析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通过集中优势,扭转劣势,把握机会,避免威胁,提出加大种子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明确种子管理机构职能、强化种子质量监管服务能力、加大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种子企业扶优工程等举措,提升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服务能力,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服务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S339.3 文章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2)01-0061-04
Study on the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of Crop Seed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Based on SWOT Model
Wei Kun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crop seeds,purify the seed market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eed industry.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op seed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WO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Through concentrating advantages,reversing disadvantages,grasping opportunities and avoiding threats,it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cultivation of seed management service personnel,clarify the functions of seed management institutions,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service,increase the protection of se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d promote seed enterprises to support excellent projects,so a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crop see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turnaround of seed industry .
Key words: crop seeds,quality management,service ability,improve
種子是农业的基础,新时代中共中央将种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种业发展已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种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优质的种子保障农业增产增收,种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是对种子进行质量方面的监管,是通过对种子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检查,助力净化种子市场,主要包括制种基地检查、市场抽样、检验检测、出具检验报告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农作物种子质量的有效管理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1]本文通过SWOT模型分析目前国内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探索提升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助力农作物种子高质量管理。
1 SWOT分析模型简介
SWOT分析模型主要是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企业或组织目前的现状分条列举(见图1),通过对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帮助企业或组织将更多的资源、优势集中在自己的强项上,解决劣势问题,避免威胁,从而帮助企业或者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种子质量监督检验高质量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成为了常态性工作,实现制度性地开展冬季企业抽查、春季市场检查、秋季蔬菜种子监督抽查及制种基地检查。常抓不懈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及时反馈抽检不合格种子样品,倒逼企业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国种子质量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了品种全覆盖,全国累计抽检样品约30万个,对抽检样品进行质量检验,对不合格的种子处罚相关责任人。农作物种子市场净化显著,违法案件减少,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2.1.2 种子质量管理关口前移 企业申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即开始介入,现场核查企业申报的检验仪器设备及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制种基地检查,督促企业全程质量控制。每年检查企业制种基地,核查企业生产资质、检查生产备案及种子质量情况,包括生产种子亲本来源、生产田隔离情况,田间纯度调查、转基因及取样检测真实性。田间检验不合格通知企业整改,并监督企业单收、单贮通知的不合格品种,经检验合格后才包装。《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管理办法》(草案)、《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方案(试行)》已起草完成,18个省份33家企业先行先试农作物种子质量认证,品牌效应凸显,通过一系列过程控制,保障种子质量。
2.1.3 种子检验体系保障有力 建立系统内检验机构以监督抽查检验(检测)和仲裁检验为重点,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市场委托检测为重点的种子检验体系。全国种子检验机构业务能力逐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开展4次机构考评能力验证,每年均开展持证检验机构能力验证,确保全国种子检验机构技术。截至2020年,全国获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的机构有350多家,为种子市场监督检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省级检验机构承担培训省内各级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工作,举办“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培训及组织检验人员跟班操作实训。
2.1.4 种子检验技术研发和标准修订取得新进展种
子检验技术快速发展,由田间小区种植鉴定到室内的SSR核心标记的毛细管电泳分子检验,再到SNP分子标记检测技术(KASP技术)或者高通量芯片检验技术,我国农作物种子检验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累计立项国家标准18项、发布标准修改单1项、报批标准2项,立项农业行业标准37项、报批13项、发布13项。这些标准的修订,有利于种业高质量发展。
2.2 劣势分析
2.2.1 种子管理部门职能不清 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全国各地种子管理站有的撤并,有的职能调整,省市县三级建立农业综合执法队伍,部分地区种子管理站与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出现职能不清。据了解,有些地区在种子违法案件发现前的事务由种子管理站管理,违法案件发现后移交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有些地区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承担区试等工作,有些地区撤销了种子管理站,种子管理事务移交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种子管理职能没有明确划分,种子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专业性不足、责任感不强等不利于种子监管的情况。
2.2.2 基层种子管理部门人员缺乏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基层种子管理站或撤并或缩减编制,这是行政高效管理改革的需要,但是部分市县在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充分意识到种子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种子质量的管理力量被削弱。目前种子管理服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现象凸显,专业技术人员缺少、人员老龄化现象明显、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等不利因素影响了农作物种子的有效管理。
2.2.3 种子企业竞争力有待加强 种业市场化经营以来,国内种子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国内包装销售本企业种子的企业为5230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97家。种子企业呈现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依然明显。国内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与国外大型种子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行业内存在“洋种子”挤占国内销售市场且售价趋高,国内种子企业利润率低导致企业陷入研发弱、生产低、销售少、管理乱等不良循环之中。
2.3 机会分析
2.3.1 种业市场化利于质量提升 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打破了种子的专营销售,特别是2011年以后,国内科研单位种子研发与民营种子企业快速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迅速提升了种子质量[2]。目前国内种子企业小、散、弱的情况得以缓解,种业龙头公司的凝聚效应已逐步显现,例如隆平高科和被中国化工收购的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已经进入全球种业的十强。
2.3.2 新时代政策大力支持种业发展 自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决定》后,时隔近60年,新时代再次专题提出解决种子问题,是种业发展的黄金期。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解决好种子问题,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求加强农作物种子的质量管理。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抓紧制定并启动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将解决好种子问题作为突出要害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强调:“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3]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振兴将通过五大行动具体部署实施。中央高度重视种业,为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4 威胁分析
2.4.1 农作物种子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 同质化是指商品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相互模仿,逐渐趋同的现象。种子经营市场化后,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研发属于自己的品种,种子品种审定数量井喷式增长,出现品种同质化问题,给企业生存带来压力,在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一些种子的品种相似,易产生品种纠纷,打击育种单位和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也加大了种子质量管理的难度。
2.4.2 种子质量与国外差距明显 国内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种子已基本实现自给,国内种业安全基本可控,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种子“有”而不优、不强的现象依然存在。国内部分种子企業出售的种子质量要求还满足于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即可,部分市面上销售的种子纯度和发芽率甚至还达不到国家标准,而国外较大的种子公司的质量要求已经是比国家标准高5~7个百分点。例如国内玉米种子质量与正大、迪卡这些外来公司相比还存在差距。国内种子质量竞争力不强是种业振兴的威胁之一。
2.4.3 种子标准样品提取困难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促使农作物种子品种数量快速增长,这给种子质量管理带来新挑战。一是种子的标准样品保管起来存在数量多、易丢失或损坏等情况,建设种子存储冷库建设成本、维护费用高。二是不同省份审定的品种标准样品保存在农业农村部,虽然许多省份也将本省审定的种子品种标准样品保存在本省的种子管理部门,但是种子在全国流通销售的过程中,种子质量管理部门存在标准样品提取难甚至没有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的情况,导致部分外地种子真实性检验无法开展。
3 提升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服务能力的对策
3.1 加大种子管理服务人才培养
一是高校设立具有地域特色的种业专业,突出解决本地区农作物种子问题。农作物种子质量管理需要既具有农学知识又熟悉分子生物知识的人才,新形势下应注重跨学科复合型种业人才培养。
二是加快各地机构改革落地,解封编制,积极招录人才进入种子管理部门,特别是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伴随着检验标准的修订以及先进的高科技大型仪器的使用,急需一批懂技术、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科技人才。注意避免种子质量管理人才的年龄断层,积极吸引青年人才加入种子管理队伍,做好传帮带,帮助青年人尽快成长。
三是加强对现有种子检验人员的培训,加强对种子先进检验技术的培训力度,组织检验人员前往先进监督检验站实地参观学习。以内审和管理评审为抓手,促使检验人员严格遵守质量管理相关操作规程、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3.2 明确种子管理机构职能
加快基层机构改革进度,合理撤并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应合理授权,熟悉种子管理机构分工,特别是明确种子管理站与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职能。明确基层种子管理站的“前控”职能,包括行业管理、品种管理、质量检验、区域试验等种子生产环节的过程管理。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后控”能力,包括种子经营环节的市场管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保障种子管理的执法环节。加强种子市场监督检查过程中的合作部分,共同参与种子市场抽样,种子管理站将抽样的种子质量检验结果与农业执法部门反馈,共同保障农作物种子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种子市场环境。[4]
3.3 强化种子质量监管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对品种真实性、纯度的监管力度,充分利用分子检验技术,降低种子质量管理的滞后性,保障好农户的权益。加快构建并开放涵盖审定和登记作物的全国统一的DNA指纹数据平台,解决种子标准样品保存难、提取难的问题。适时推行对种子健康、活力等质量的管控,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和运用,探索种子质量监测预警机制。[5]二是持续做好种子市场监督抽查专项行动,加大对市场、企业的抽查力度,推进种子国家质量标准的修订,着力提升市场中种子发芽率、纯度的质量指标,持续做好真实性及转基因检测,确保优质种子的市场地位,打击假种子、劣种子的生产行为,净化种业市场。
3.4 加大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是完善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修订,提高农作物种子品种审定时需要的分子检验差异位点数,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保护农作物种子品种知识产权,探索种子登记品种清理机制。二是加强事业性种子检验机构建设,构建开放融合的高水平检验体系。完善更新检验设备,积极拓宽实验室检验项目,推进SNP检验标准发布,加大检验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性种子检验机构发展,加强考核指导、能力验证和现场检查。三是加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制定制种大县奖励补贴方案,调协当地政府给予制种企业优惠政策,高标准建设制种基地,实现中国粮使用中国种,保障国家农业用种安全。
3.5 积极推进种子企业扶优工程
一是积极向企业宣传种子质量认证。通过召开种子质量座谈会及种子质量控制技术培训会等方式宣传种子认证方案,明确种子生产经营者可自愿向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申请种子质量认证,鼓励企业主动申请种子认证,扩大种子企业优质品种影响力,保障我国优质种子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优质农作物种子“走出去”。二是培育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整合资源,引导人、财、物、技术向重点企业集聚,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核心种子企业整合弱小种子企业,优化市场秩序,协同种子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加大研发投入,推广优质品种,形成优质种子企业龙头效应,解决种业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农作物种子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贤勇.实现“标准化+种子质量”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J].种子,2019,38(6):155-156.
[2]孙东升.夯实民族种业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基础[J].经济,2021(9):62-65.
[3]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强调统筹指导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种业振兴推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李克强 王沪宁 韩正出席[EB/OL].(2021-07-09)[2021-10-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807198986134392&wfr=spider&for=pc.
[4]劉冰,陈国瑛.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种业,2020(9):22-24.
[5]全国农技推广网.理思路,明方向,研究谋划新时期种子质量工作——2020年全国种子质量交流会在昆明召开[EB/OL].(2020-12-15)[2021-12-09]. https:// www.natesc.org.cn/News/des?id=95589fb1-ce7b-4632-982f-9ee23570dcde&kind=HYTX&Category=%E7%A7%8D%E5%AD%90%E7%A7%8D%E4%B8%9A&CategoryId=c9480065-a2f3-49ab-af93-e975359f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