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发热患者的疗效对比

2022-06-05 07:52王伟立
大医生 2022年9期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炎性

王伟立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 佛山 528099)

成人呼吸系统感染多起病急,伴有高热、咽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病情迁延,可损害患者机体免疫力,并可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的反复发作[1],成为治疗难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中,及时退热对于保护机体抵抗力、避免神经系统损害具有重要作用[2-3]。布洛芬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属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二者均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已有报道将二者用于呼吸系统感染发热患者的治疗中,在临床已获得一定效果[4-5]。但既往报道多关注其在儿童中的应用,有关在成人应用中的对比研究还较为少见[6]。本研究分析两种解热镇痛药在成人呼吸系统感染发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早期干预、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感染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3.35±16.57)岁;体 质 量 指 数(BMI)18.00~25.00 kg/m2,平 均BMI(21.97±1.88)kg/m2;病 程1~7 d,平 均 病 程(3.97±1.26)d;原 发 病:肺 部 感染35例,急性支气管炎1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4.34±15.89)岁;BMI 18.20~25.50 kg/m2,平均BMI(21.64±2.03)kg/m2;病程1~7 d,平均病程(3.82±1.31)d;原发病:肺部感染39例,急性支气管炎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原发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抗感染治疗学》[7]中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经病原菌检测证实存在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腋下体温≥37.5 ℃;②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肝、肾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肺基础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干预。同时对咳嗽咳痰患者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口服布洛芬胶囊(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04,规格:0.3 g/粒),0.3 g/次,3次/d。对照组患者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河南金华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139,规格:0.3 g/片),0.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5 d,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用药。两组患者均在服药后每30 min测量1次腋下体温。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起效时间和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起效时间为首次服药至体温下降0.5 ℃或至正常值水平的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经肘静脉血3 mL,采用高速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京药监械(准)字2011第1410646号,型号:LG10-2]将血液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送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试剂盒购自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ELN-H0102c),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及其处理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多时点比较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行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脱落病例。观察组患者平均起效时间为(45.95±7.08)min,对照组为(52.11±6.84)min,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5,P=0.000);治疗后6 h和12 h两组患者腋下体温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x)

2.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WBC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WBC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x)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痛腹泻患者给予对症处理,皮疹者表现为皮肤轻微瘙痒不适,未行特殊干预,症状出现1 d后自行消退。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而发热症状是感染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热的持续存在不仅增加耗氧量,严重者可引起惊厥抽搐,破坏机体抵抗力和神经系统功能,导致不良后果[8]。因而,积极干预和尽早降温是呼吸系统感染治疗重点。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6 h和12 h两组患者腋下体温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从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促进外周血管扩张,从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9]。基础研究证实,将对乙酰氨基酚用于发热小鼠,其退热作用显著[10]。而布洛芬还可通过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制冷源起到退热效果。另外,布洛芬作为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降低白三烯水平,减少机体代谢和前列腺素合成,促进散热。研究还发现,布洛芬通过与蛋白结合,能长时间保持有效血药浓度,延长解热镇痛时间[11]。Meta分析也证实,布洛芬解热镇痛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与对乙酰氨基酚比较,布洛芬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退热效果。

黄祖琳等[13]认为布洛芬可通过抑制棉球肉芽肿形成,发挥抗炎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IL-6为机体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对细菌性感染较为敏感,尤其发热患者IL-6水平较高,孔珊珊等[14]也认为IL-6对筛查细菌性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CRP和WBC是临床常用炎性标记物,其中CRP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对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敏感性,其判断炎性程度的价值已得到临床一致认可,WBC、IL-6及CRP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WBC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布洛芬较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布洛芬较对乙酰氨基酚在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中具有更好的退热作用,这可能与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有关[15]。

布洛芬药效作用时间长,通过抗炎作用,抑制肿瘤坏死因子-ɑ、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4等炎性因子分泌,避免炎性水肿,保护血管黏膜,这对于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疗效具有重要作用[16]。但布洛芬是否可通过调控上述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影响疗效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证实。另外,本研究还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消化道不良反应为主,但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提示其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与对乙酰氨基酚比较,布洛芬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发热效果显著,能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NLRP3炎性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对乙酰氨基酚你真的了解吗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儿童退热还能用布洛芬吗
扑热息痛过量很危险
消炎药该怎么用?医生说了很多次,可惜少数人知道
布洛芬缓解疼痛优于口服吗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