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会
摘 要:而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音乐教学需要,实践教育也是社会各界所热议的焦点。而葫芦丝本身就是一个易于使用、小巧灵便、音色悦耳的传统声乐工具,也因而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普遍欢迎。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必要关注葫芦丝课堂教学,通过运用葫芦丝音乐活动学校的器乐课堂气氛,并充分调动学校葫芦丝的教学积极性。同时结合实际采用音乐营造情境和改进课堂内容的方法探究葫芦丝课堂教学途径,期望能够改进学校葫芦丝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葫芦丝教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兴趣小组;葫芦丝教学
引言
在胡丝课程中,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观看介绍葫芦丝的教学光盘,使学生认识并了解葫芦丝的声音特征,通过演奏技巧使他们了解葫芦丝是一种具有表现力的民族乐器。同时和父母沟通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评价体系,调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学习葫芦丝的兴趣维持在良好态势,学习兴趣也会空前旺盛。
一、農村小学音乐运用葫芦丝教学的优势
1、葫芦丝文化特征分析
葫芦丝传统文化在多年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魅力,以葫芦丝歌曲为标识,对葫芦丝传统文化来说,葫芦丝歌曲可谓是最富有标识的典型代表,当我们提起葫芦丝传统文化,首先涌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葫芦丝歌曲,虽然二者既有着传统文化与美学等方面的区别,也存在着概念、特性和内容等多个层面的不同,但是在葫芦丝应用领域,葫芦丝文学大体上和葫芦丝歌曲都是融为一体的。但是葫芦丝音乐自身也存在不足之处,在这其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的地方当属音域范围较窄,由此这也是并不全面的艺术,而相对地的葫芦丝文化也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仍然以社会边缘、草根社会文化居多,这也是目前应该要正视和克服的问题。
2、葫芦丝文化与葫芦丝音乐的关联性
葫芦丝文化和葫芦丝音乐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且相互之间联系得相当紧密。针对于葫芦丝文化来说,主要是指与葫芦丝有关的文艺形式,包含了话剧、影片、美术、美术教学等;对于葫芦丝音乐来说,则更具体地是指通过葫芦丝表现的音乐,但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音乐作品创作,从中可以发现,二者的相互关系相当明确,艺术也包含了音乐,虽然文化高于艺术,但文艺也优于音乐。尽管葫芦丝文化和葫芦丝音乐之间彼此都具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但二者在一些方面上却具有着很大的区别。从歌曲视角分析,葫芦丝歌曲仅仅包含作品演唱和作曲,如果从人文视角出发,除去作曲和演唱以外,还要包含其他方面的内涵,如教育、宣传等。
3、当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初中音乐工作仍面临着不少困难,且不利于小学生艺术素质的训练和提升。首先是我国许多小学对音乐课程并未引起充分的关注,往往更加重视语言、数理等课程的发展,却忽略了音乐课程的重点,音乐的课堂设置缺乏合理,很容易被其他课的老师所任意挤占,不利于孩子的音乐教学。在课堂中以音乐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而传统器乐课程如葫芦丝乐队等则较少进行,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不全。农村初中音乐教育老师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无法突破中国传统教学的限制,喜欢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和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并不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的教学空间,学生就处在这样一个被动的教学环境下,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葫芦丝音乐在农村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具体应用
1、避免产生桎梏,锻炼学生的音乐灵活性
音乐教师在教学葫芦丝时,需要摆脱书本的影响,避免对学生产生桎梏,才可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灵动性的艺术,只有摆脱了桎梏才可以使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教师就需要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音乐灵活性以及音乐敏感度。例如: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葫芦丝的演奏技巧后,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常规的练习方式往往是让学生对某一首乐曲进行练习,这样就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演奏,每个小组负责一首乐曲,将学生已经学过的乐曲分成几段,每个学生负责其中的一段,进行“接龙式”的演奏,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葫芦丝这一乐器,起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
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在合作互动中促进学生成长
农村声乐教师的数量相对很少,通常一个老师就需要承担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由于老师的课堂负荷比较重,根本就无法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声乐学业。但这既不利于老师们课堂工作的深入开展,又严重影响了学生们葫芦丝音乐的教学。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经过合作练习就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学业水准。所以,农村的音乐老师们要积极开展组织课外需兴趣小组教学的活动,在协作交流过程中积极鼓励学校发展。音乐老师们要立足全校同学,针对学生们的性格特点、音乐素质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合理搭配组织成员,把学生们分组为几个数量相等的学习组,并设置小组长职责,引导组员们认真地学习。
3、开展葫芦丝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生活跃好动,愿意和别人做出比较,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这种特点能够激活他们的学习潜力。所以,中学的老师应该积极开展音乐竞赛,利用比赛调动他们的比赛意识,使他们在一个良性竞赛的氛围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农村音乐老师应该选择一些难易相同,适合他们教学实际的乐曲,由他们自己选择,进行现场表演,最后老师针对他们的成绩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做出星级评价。采用游戏的方式,孩子希望得到良好的评价,又希望积极的学习葫芦丝歌曲。除此以外,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布置一些游戏,借此来促进班级学习气氛。
结束语
总之,老师们应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问题创设针对性策略,与时俱进转换教学观点,通过各种方式营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加强教师交流,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课堂实践。这样,才可以形成高效率的音乐教学,进一步优化小学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李鹏.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方法与价值[J].艺术评鉴.2019-05-30
[2]帅倩.让民族乐器绽放璀璨光芒——民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策略[J].黄河之声.2020-08-30
[3]张聪明.新课程理念下对器乐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葫芦丝、巴乌、陶笛三件器乐课堂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