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新教师的数学课堂“四少”现象进行了问题诊断,从新教师学情把握四方面的不足出发,进行教学对策研究,并从“学情前测”“小组互学”“规范学习”“问题意识”四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情;规范学习;问题意识
作者简介:李国红(1979—),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实验小学。
以学评教视域下的教学追求的是高效课堂,教师要将“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以学改教”作为教学思路,切实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中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以生为本[1]。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精准把握学情,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与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多种方式整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活力。
新学期伊始,笔者旁听了多节一年级新教师的数学课,发现新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了相对强势的地位,这些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结合各种教具、学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和讲解。可班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足,特别是最后排的学生,坐姿散漫,手里把玩着学习用品。教师提问题时往往要重复多遍,学生才稍有回应,一些学生基本不参与课堂发言,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活动。整个课堂呈现“教师教”与“学生学”分离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不够。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够有效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在学生数学学情把握上存在不足,下文笔者以一位从高中学段转至小学一年级教学的教师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新教师课堂的“四少”现象,分析课堂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探寻教学对策,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四少”现象
(一)少“长”:知识生长引导少
许多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已接触过20以内的退位减法,若教师只是按部就般地教,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趣,因为他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了,只是对退位减法的理解与表达不够到位,需要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但是新教师的课堂不够深入,学生会感到自身知识的生长少。
(二)少“点”:两端学生关注少
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常限于教材,对教学方法的把握还不足,课堂难以满足班里两端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本身也较少考虑用课堂教学完成对优等生的提优训练及对后进生的辅助指导。
(三)少“育”:常规行为训练少
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重教师个人的“教”,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坐姿不端正、不认真听讲、随意插话、不按要求做题、不参与小组交流等不良学习行为没有重视,没意识到需要用教育评价手段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四)少“能”:数学能力培养少
这些教师在执教时,侧重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讲得太多,学生分到的练习时间少,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相对被动,课堂的数学探究氛围差。
二、原因分析
(一)对学生学习起点把握不当
现在幼儿园、家长往往会更早开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很多一年级的新生在入学前已经接触过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许多教材中的内容他们基本已知道,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前是零基础,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本文研究的执教者从高中学段转至小学一年级教学,该教师按自己的高中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偏重于对教材的解读、把控,未关注小学生的学情,导致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启发性不够。
(二)教学方法单一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常规,以讲授为主,班上的一年级新生需要长时间端坐着听讲,很多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要求,教师也没有考虑到进行适当的课堂规范指导。此外,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也缺少层次感,教师对两端学生关注少,尚未做到差异化教学。
(三)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认识有偏差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第一阶段,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学好的前提与保障。一年级学生的规范意识较弱,要让他们养成学习习惯,教师需要耗费更多心力。但该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偏向个人的“教”这一环节,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不端立坐姿、不认真听讲、随意插话、不按要求活动、不参与小组交流等不良学习行为不够重视,没有停下教学脚步,没有用教育评价手段予以修正、规范。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规范意识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难以养成。
(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较弱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促使学生持续健康成长的基础。笔者旁听的这堂课中,由于该教师此前多年一直在高中学段任教,习惯于“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及习题评讲,因此这堂课也呈现出侧重教学知识点的讲解的特点。但是,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等學习能力的培养的课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也会受限。
三、教学对策
(一)学情前测,教材变学材
新教师在走进课堂前要用心钻研教材、教法,更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学情,掌握班级里学生的水平、班级学习习惯等。这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是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保障。通过学情前测,了解学生学情和学生学习需要,可以让教师对教材内容取舍时心中有数,让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已具备的知识时有进行更深层次探索的能力,由此逐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而对于本次“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笔者通过课后调查了解到,该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都有了解,也基本会算,但对算法理解不透、掌握不牢,表达还不太清晰、完整。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如下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在带领学生复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后,直接出示“13-9=”这一算式,并明确告诉学生以下自主学习5499664C-3DE6-450E-8F54-490A661C5D3C
任务。
1.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答案是多少?
2.你是怎么算的?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打开数学书先自已学习书上的内容。
3.与同桌交流并记录“我是这样算的:_________;还能这样算:_______;我是这样学会的:_______ 。”
全班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教材中相应的情境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几种退位减算法的理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完整表述。在练习巩固环节,考虑到学生基本都已具备计算技能,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各种算法的选择与联系上,直接出示“想想做做”的三道题,让学生先观察研究这三题,思考用哪种算法比较好。在学生充分自主研究交流后,教师再让学生选择最优方法动笔计算。
教师要善于把手中的教材交到学生手里,培养学生看教材、用教材的习惯。基于学情前测的课堂教学以生为中心,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与发展,让课堂有效性显著提升。
(二)生生互学,学法求多样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交流,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小学课堂应以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一起答的情况为主,如果課堂上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师生互动,那么会全程投入学习的小学生不会多。很多没有机会参与互动、表现自己的学生容易注意力涣散,甚至呈现课堂学习停止的状态。小学班级里学生可能有近五十人,教师精力有限,教学能力不足时,就不能顾及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全面性自然不够。基于这样的学情、学生特征及思维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班集体中“同学”的力量,从低年级数学课堂就开始营造同学之间互学、助学的伙伴式共生长课堂氛围,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合作与自主探究,让学生之间有多向互动、多元信息交流、思维碰撞。在推广伙伴式的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开放性学习任务,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能说。如果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合适的学习任务,那么这些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都能在课堂上有存在感。这样的生生互学更能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也能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如对于本课中退位减的三种算法的介绍,教师可以设计下列学习任务。
1.不会算的同学先自学,自主选择学具(圆片、小棒、书本等),研究至少一种算法,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已会算的同学继续研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自己掌握的算法,再研究另一种算法,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3.小组交流,每人都向同学汇报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学情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学生间的同伴互学、小组帮学、伙伴助学的学习任务、评价方式,并根据学生特质,对学生进行合理配置,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组建合作小组,尽可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大功能,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提升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性。
(三)规范学习,评价多正向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作为教师,面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时,应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学习行为。
那么,怎么样使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努力学习积极评价理论,提升个人育人素养,用积极的正向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规范学习的习惯。一方面,教师要会夸学生,多口头鼓励,课堂上不吝表扬、肯定、宽容。对优秀生要表扬,班里的榜样要树起来,又不忘提醒他们继续保持,并提出更高要求,让优秀的学生能更优秀;对中等生多肯定,以鼓励为主,并在学习方式与知识技能理解与掌握方面给予实际性的指导性评价;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多宽容,教师的心要大,看到后进学生点滴进步就要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阶段性评价。要及时进行课堂阶段性小结,也要有学期学习过程性评价,要有书面表彰,也要有其他奖励。例如,可以公开评选“计算小能手”“发言星”“作业星”“数学勤学之星”等,给学生发奖状,张贴光荣榜,或采用其他奖励性形式等,让学生在这样的阶段性评价活动中,更清楚学习要求,由此规范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到了课堂上,当学生出现精神涣散、听讲不集中的情况时,教师应当选择认真听讲的学生进行夸奖:“某某小朋友小身体坐得端正,小眼睛一直看着教师,是个认真听讲的好孩子,掌声送给她。”
在课堂中,也要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评价:“教师要特别表扬某某、某某同学,发言积极;表扬某某、某某同学,进行同桌合作学习时积极参与;表扬某某、某某同学,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停笔认真检查,这是很棒的学习习惯,表扬!”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多用正向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也可以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问题意识,有心常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的核心应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还应追求在数学课堂上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由发现问题开启,学生通过思索提出问题,带着疑惑进行数学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会更强,积极探索的过程会更深入、有效。
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里应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学会解题技巧。确实,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并不缺对学生解决问题技巧、能力的培养,而是缺少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会越来越习惯于听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解决教师和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想培养自主的、会思考的、有良好思维能力的学生,一线教师应当改变教学方式,形成“问题从学生中来”的观念,由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定是有积极思维的学生,面对课堂学习会更加积极参与。在平时,教师就可以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逐渐让学生能够提有质量的好问题。
就“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的教学而言,在学生体验三种不同退位减算法后,教师不需要告诉学生算法的名称,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教师可以将相应的算法用图片或是数学表达呈现出来,并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比较,这些退位减算法有什么特点,你能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结语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小学教师要尤其重视学情,要用敏锐的目光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评价机制,多反思、多改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宇.生本理念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14):30.
[2]魏玉升.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20(36):40-41.5499664C-3DE6-450E-8F54-490A661C5D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