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课程游戏化建设向着项目式、系列化推进的过程中,常熟市商城幼儿园根据实习场游戏特点、周边独特资源、幼儿兴趣和特质,制订了三条策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通过沉浸式、持续性教研也发现,已有的实习场游戏的内容与方法,还未能促使教师、家长、幼儿三者之间有效联动,公共区域游戏的整合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游戏活动与课程之间还未形成有效融合与深度连接。因此,常熟市商城幼儿园进一步对课程游戏化建设进行改造。文章从建设架构、内容选择、环境优化、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系列化调整分析本次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改造,期望可以分享常熟市商城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经验,让游戏化课程为园所发展、教师提升、幼儿成长服务。
【关键词】改造;实习场;问题意识;有效评价
作者简介:赵维霞(1979—),女,江苏省常熟市商城幼儿园。
常熟市商城幼儿园(以下简称“幼儿园”)在过去几年间,以实习场游戏为抓手,利用公共空间及户外场地优势,开发了十多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实习场。“十四五”期间,幼儿园根据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有关要求,基于个体适宜性、年龄适宜性、文化适宜性及教师有效性的原则,统筹规划实习场游戏的新发展方向,将实习场游戏组合成“群”,推动幼儿游戏及学习的深度发展。
幼儿园的本次课程游戏化改革是以地域文化资源为出发点,一方面,幼儿园绘制了周边资源地图、幼儿园实习场地图,结合幼儿兴趣及经验,整合优化实习场游戏内容,打造“生活化、地域化”的真游戏。另一方面,幼儿园优化了实习场游戏,改革原有三条实施路径,完成公共区域游戏的共享与整合,试图在幼儿自主游戏及教师科学指导之间取得平衡。总的来说,幼儿园通过不断改造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研讨、教育评价,让教师获得专业提升,让课程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让园所课程游戏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一、改造我们的理念—用科研引领方向,让新理念夯实实习场游戏的基础
(一)积极申报课题研究,从宏观上确定实习场游戏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依托“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申报的契机,综合考虑前一轮实习场游戏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结合江苏省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及要求,确定幼儿园课题的研究方案,立足“发展适应性实践”,期望达成幼儿主导与成人主导之间的平衡,让有准备的教师和有准备的课程引导幼儿园实习场游戏稳步推进。
(二)不断学习,优化理念,推动教师能力提升
要做到打破传统观念,采用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就需要不断学习及内化现有知识结构,在原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经验,推动新的思考。对于教师而言,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是一条坚实的路径。参考各类幼儿教师推荐书目后,幼儿园选择了《游戏、学习与早期教育课程》《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学习选择最佳策略》等书籍,组织了专题阅读研讨会。同时,幼儿园通过组织阅读反思、培训反思、教学反思和游戏反思,抓住各种时机鼓励教师积极思考,让教师在“反思—实践—阅读—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将知识、经验内化成自身的专业能力。由此,幼儿园形成了实践、阅读、反思“三位一体”的革新理念,实现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改造我们的实践—从多方面调整策略,让实习场游戏充分为幼儿教育服务
(一)资源地图的再梳理
幼儿园周边有丰富且具有商业特色的资源,为进一步利用好这些资源,幼儿园组织园内教师统计园所周边资源数量和类型,讨论如何将周边资源发展成特色资源,如何让周边资源为幼儿成长和发展服务。幼儿园组织了多次资源之旅活动,多位教师实地走访并记录周边资源,幼儿园的资源开发团队认真对从教师、幼儿、家长处收集到的资源进行整理,不断整合可利用的周边资源,绘制园所周边资源地图,将周边资源与幼儿经验进行对接,完善资源预设活动链,让园所周边资源成为课程建设的有力支撑。
幼儿园还根据新的资源整合结果,绘制了幼儿能力资源地图。这份资源地图涵盖了幼儿园的所有实习场,以图示说明了每一个实习场的内容及材料,以不同颜色代表每一个实习场重点培养的能力。通过这份能力资源地图,幼儿可以观察实习场的地理位置,了解实习场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实习场游戏。
(二)游戏内容的再确立
为充分优化实习场游戏,幼儿园结合对园所周边资源的再梳理结果,依托幼儿园环境的阶段性改造,基于对幼儿游戏的兴趣、经验的了解,并通过与幼儿的深度对話,与教研组的纵向研讨,反复多次推敲,重新确立了本轮实习场的游戏内容。
在本轮改造中,教师、保育员结合能力、兴趣确定负责的游戏区域,幼儿根据对应年龄段开设的游戏、游戏人数限制,自选游戏内容。同时,许多家长也作为义工参与实习场游戏,以保证活动高效、安全开展。
在前两轮实习场游戏实践中,幼儿园以一个月为周期变换游戏形式,虽然教师和幼儿能全面了解游戏内容和形式,但游戏的深度不够、自主性不足。于是本轮改造中,幼儿园将实习场游戏调整为教师定区定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这样做既满足了教师对区域创设、课程建设、观察研究的实践需要,又充分给予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混班混龄学习的机会。
(三)环境材料的再优化
在实习场游戏区域责任制的基础上,幼儿园教师还需要重点思考负责区域的环境打造和材料优化工作。此外,为进一步优化实习场环境,幼儿园也确立了自然生活化的实习场环境创设理念,采用博物馆、问题墙、微故事等方式,确保实现实习场与幼儿经验的有效整合。
1.自然生活化的理念
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的游戏化课程应当“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因此,幼儿园的实习场在空间打造、材料投放上都应该更贴近生活和自然。本轮改造中,幼儿园对于实习场服装和景物的选择、模拟生活环境的创设,都是基于孩子真实的世界进行的优化、加工。
2.打造博物馆
幼儿学习规律表明,他们对看到的真实、动态的事物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记忆。因此,幼儿园力图给幼儿创造一个动态的、多维度的环境,期望能不断拓展幼儿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创造这样的环境,幼儿园各实习场结合各自的特点,围绕实物、影像资料、图片等进行收集和展示,让事物多角度呈现在幼儿面前,为幼儿学习创造多种可能性。
3.创设问题墙
幼儿在活动实践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幼儿学习的一个良好模式,幼儿在解决问题中产生的思维痕迹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幼儿园在各大实习场积极创设问题墙,希望留下幼儿思维的痕迹、思考的轨迹,进一步打造动态的、有效的环境。
4.记录微故事
幼儿园各实习场还不断记下幼儿的学习故事,積极设计幼儿学习微故事展板,展板中包含幼儿的想法、幼儿的活动、幼儿的作品、幼儿的成长反思等。这样的微故事展板记录了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能让实践活动更有启发性,让环境更有生命力。
(四)实施路径的再调整
幼儿园实习场活动中,还有三条发展之路,第一条为以实习场群为纽带,连接“预约、自选”的均衡发展之路;第二条为以实习场为纽带,连接“小店铺与大工厂”的交互之路;第三条为以实习场中的“幼儿经验发展银行”为纽带,连接“实习场与一日活动”的融合之路。在本次改造中,幼儿园在原有实践的基础上,将三条发展之路进行了修正。
1.凸显幼儿自主性
本次改造中,幼儿园为进一步凸显幼儿的自主性,让每位幼儿以月为单位自选游戏内容,每位教师则结合负责区域的特点进行环境创设,提供相应的材料及内容,制订游戏计划并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及节日、季节、主题的变化等对游戏进行调整。实习场的负责教师需要将每次的观察记录在教师群内分享,以达成实习场负责教师与班级教师对幼儿发展能力进行共同关注的目标。
2.创设班级小店铺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可以根据实习场环境,创设特色小店铺,如益智区的佩奇币游戏店铺、美工区的缝制小店、生活区的帮厨小店等。这些小店铺可以随着幼儿经验的发展不断增设材料、调整内容。
3.将实习场与其他课程、活动整合
为有效发挥实习场的教育功能,幼儿园组织教师将实习场课程与一日课程进行有效连接、不断整合,深度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还利用每周的课程审议时间,将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与实习场有效融合,充分利用实习场的大空间以及职能优势,让实习场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梳理形成实习场园本课程。
(五)家长资源的再利用
幼儿园家长资源比较丰富,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结合实习场活动的需要,幼儿园每学期初通过家长资源调查、家长参与度统计等发布招募令,招募能积极参与幼儿园实习场活动策划与组织、环境布置及材料提供、技术支持等的家长。有的家长为幼儿园活动提供了美食制作指导,有的家长则提供了布料、小型加工工具、视频资料、加工方法等资源。
让家长参与实习场活动不仅有利于园方,也能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开辟一条家园互利的良好通道。
三、改造我们的研讨—鼓励教师形成问题意识,让教学研讨成为实习场实践的反思平台
(一)教育教学研讨
幼儿园的游戏化课程改造的动力来自教学研讨,教学研讨的核心则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现在流行的“PBL”教学法异曲同工。
具体来说,幼儿园在开展实习场游戏专题研讨时,会通过定时间、定人员、定主题等方式,让教研活动呈现沉浸式发展的态势,为深度研究搭建平台。专题研讨以保教主任为牵头人,全体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积极参与,以月为单位,将幼儿园实习场管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讨论,这些问题可以用文字、照片、视频展示,借此幼儿园对实习场活动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调整。
除常规教研活动、课程审议之外,幼儿园还开展青年教师成长专项研讨。两周一次的专项研讨中,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困惑确定主题,在成长会上进行反思分享。青年教师专项活动由青年教师轮流主持,园长、副园长、业务骨干参加,搭建青年教师积极反思的成长通道。
专项研讨还有园外拓展活动,幼儿园会与姐妹园、结对园、项目园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各项专题、专项研讨活动,让教师在研讨中获得思考和成长,并不断改变理念和行动策略。
(二)课程研究意识
在立足真问题的基础上,幼儿园还鼓励教师形成课程研究意识,从宏观入手,再进行微观实践调整。
1.教师应梳理原有经验,并结合实习场活动开展经验,将生成的有价值的、符合幼儿需求的活动融入现有课程,促进课程建设。如大班教师根据各实习场活动开展情况,将幼儿自主开发的小银行、蘑菇记等活动,梳理完善后纳入园本课程。
2.实习场是园内课程资源,应当为课程服务,教师可将其与课程进行整合。如在开展美术、科学等课程时,教师可以带幼儿走出教室,在实习场中开展课程活动,充分利用实习场的独特优势,为幼儿营造更自主、自由的空间的同时,组织更为适宜的、开放的活动。
3.教师应基于特定实习场的微主题或微课程活动,边实践边思考,边研讨边梳理,带着思考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四、改造我们的评价—加强家园交流、园所交流,在丰富的实习场活动中评价幼儿
(一)“幼儿经验成长存折”评价
幼儿园结合商城本地文化开发了“幼儿经验成长存折”,这份“存折”涵盖了学习章、运动章、生活章、游戏章、收集章。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在“存折”上盖章记录,幼儿则可以利用周三实习场的小银行游戏进行物品兑换。此“存折”在小班新生报名日开户并发放给幼儿,幼儿园还会下发细则,让家长和幼儿明白存取经验的意义。教师会定期翻阅每一位幼儿的“存折”,通过“存折”了解幼儿各种能力、技能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的自选活动完成情况,及时关注幼儿的优势及劣势,并引导幼儿实现五大关键经验的均衡发展。此外,幼儿园还会将“幼儿经验成长存折”每月下发给家长,这也成为家园交流的一个重要路径。
(二)项目式活动成长评价
幼儿园的“淘宝节”项目分为上学期的“淘宝文化节”和下学期的“淘宝儿童节”,幼儿园以动态、发展的眼光,遵循开放式、体验式的教育思路,让幼儿进行实践,教师则在实践中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在第一届的“越淘越喜欢,越淘越精彩”开铺子活动,和第二届的“运动乐淘淘”活动中,幼儿通过设计商品、搭建店铺、制作海报等实践活动收获了更多的成长经验。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评价
幼儿园通过开展课题阶段性反思,邀请专家“把脉”,让课程研究呈螺旋式发展的态势,并引导教师对照课题研究的目标等发展性指标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四)与合作园共建评价
幼儿园还将联合实习场姐妹园、结对园、项目园,对各自的实践成果进行共享及评价,通过交流互助、精粹吸纳等,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