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继波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中物理学科的课程标准正不断地完善,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能力.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培养的策略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具体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将其融入高中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物理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及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展开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能力及问题的解决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 高中物理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体系,高中物理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及创新、科学探究及交流、科学态度及责任这四个不同的维度{1}.
在此之中,物理观念以及应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形成正确的物质观、运动观以及相互作用观等等,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观念来解释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自然现象以及具体的问题;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以及直觉思维等思维能力,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来进行实验的设计以及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合,此外,还需要学生依靠科学的论证观念来获得客观的结论;科学探究以及交流素养则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质疑、实验操作、客观论证以及合作交流等素养,并且能够围绕这一学科的具体发展来完成科学的实验探究;科学的态度以及责任是指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刻地理解科学服务社会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能力,学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高中物理这一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这四个维度,主要是将学生今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来进行规划的,这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通过围绕这四个不同的维度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備.
2 高中物理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
2.1 夯实基础知识教学,构建物理知识框架
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进一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因此,具有相对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围绕核心素养的理念,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从而真正地实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2}.
例如 在带领学生学习“时间和位移”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物理观念这一目的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此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及概念的理解,以及借助抽象思维来进行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此外,还包含了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与物理学科之间所存在关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塑造良好的物理观念,并且能够尝试应用科学的思维来进行实时的观察.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时,应该有意识围绕位移、矢量以及标量等等一些相对基础的概念来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之上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运动观念.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之中,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并且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物理知识应用的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2.2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实验教学的开展无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科学探究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往往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交流及互动,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发展{3}.
例如 在带领学生学习“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物理实验时,教师需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展开相关知识的研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指导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之中,通过要求学生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来改变砂的质量,以及保持砂的质量不变来改变研究对象的质量这两种不同的条件来进行具体的操作,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记录相关的数据,围绕这些数据展开互动讨论.这样一来,将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及对比的过程中完成对于相关知识的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事实证明,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存在一定的价值.所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展开实际教学时,应该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题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其实也就是完成实验环境的创设,通过引导学生去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领悟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次,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主要是因为高中物理的实验之中所存在的物理现象大多需要学生经过相对抽象的思考才能够获得最终的结论.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实验的过程,来引导学生从表象以及在概念的基础上来展开分析及推断,从而帮助学生在理性探究的过程之中获得科学的结论,真正地实现提高思维品质的课堂教学目标.最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注重情感的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2.3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这一背景之下,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以及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以此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以及互动的能力{4}.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平抛运动研究”这一实验的学习时,可以为学生设计小组实验的教学方案,并且要求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合理的分工,以此来完成问题的提出、假设以及解决.之后,教师需要围绕各个小组学生对于这一运动的具体描述,以此来对其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当前高中物理的教学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合作学习以及交流互动的机会,即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之下展开合作学习及探究,其过程往往也会陷入形式化,因此,无法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能够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通过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完善.在教学指导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重视各个成员的职责划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整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出发,引导学生协调小组的构建.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为学生设计合作的主题,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探究时,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而此时教师要做的便是能够为各个小组的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以此来完成合理实验方案的制定,通过合理的分工,从而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去注重评价的设计,在合作评价的过程之中,要保持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的个体价值被合作学习所淹没,能够借助全面客观的评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交流及探讨的能力.
2.4 设计丰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社会经验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之下,物理学科的教学肩负着相对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课堂实践的过程之中,要深层次地对学科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并且尝试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实践的活动之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尝试与社会组织以及事业单位进行沟通,以此来为学生举办相关知识的科普讲座,通过引导学生对专家学者的讲述认真地聆听,有助于学生真正地认识物理这一学科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并存在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例如,航天技术、军事科学以及空间技术等,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体验以及认知.
例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安全用电”这一物理知识时,便可以围绕这一主题来组织学生展开分组实践,通过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实际生活中家庭、公共场所以及供电站等一些地方的用电情况来展开调查.在此过程中,切记需要在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正常工作的条件之下,有针对性并且有选择地展开观察.在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各个小组中的学生都需要统计家庭或者公共场所之中除使用电器的具体种类,并且能够针对电路的具体结构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总结出用电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并为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社会责任,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真正地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學目标.
3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时,应该深层次地去分析这一学科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涵.并且能够从学生学习及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四个不同的维度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之中,还能够充分体现出物理学科所包含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东胜.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2021(35):131-132.
[2]戴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21(46):48-49.
[3]王智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54-55.
[4]后新强.高中物理课堂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6):64-65.
[5]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