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
【摘要】圆中函数关系问题在中考和模拟考中十分常见,该类问题以几何圆为背景,探索函数关系,充分将几何与函数相串联,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该类问题突破的关键是实现几何特性向函数关系的转化,故充分应用定理,掌握转化策略十分重要,下面举例探究.
【关键词】圆中函数关系;数形结合;转化策略
1 三角函数关系构建
方法解读 三角函数知识在初中数学中较为特殊,在直角三角形中构建三边长与角度关系,也是形与数相综合的重要体现.实际应用时有两种思路:一是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值求解线段长,构建线段的函数关系;二是利用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间接构建线段的函数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已知AD∥BC,∠ABC=90°,AD=3,AB=4,点P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现以点P为圆心,BP长为半径作⊙P,与射线BC的交点设为Q,连接BD、AQ,设交点为G,⊙P与线段BD,AQ的交点分别为E和F.
(1)若BE=FQ,试求⊙P的半径;
(2)设BP=x,FQ=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解析 (1)通过角度推导,可得∠EBP=∠FQP,因为AD∥BC,所以∠ADB=∠EBP,则∠FQP=∠ADB,所以tan∠FQP=tan∠ADB=43.设⊙P的半径为r,在△ABQ中使用三角函数,可得tan∠FQP=ABBQ=42r=43,可解得r=32,所以⊙P的半径为32.
(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实则是构建线段的函数关系.
过点P作PM⊥FQ,垂足为点M,如图2所示.因为PM⊥FQ,PF=PQ,所以FQ=2QM.
在Rt△ABQ中,cos∠AQB=BQAQ
=2BP (2BP)2+AB2=x x2+4x2+4;
在Rt△PQM中,
QM=PQcos∠AQB=x x2+4x2+4.
由于FQ=2QM,
所以y=2x x2+4x2+4.
当圆与D相交时,x取得最大值,作DH⊥BC于H,如图3所示,可推知PD=PB=x,PH=BP-BH=x-3,在Rt△PDH中,由勾股定理得:42+(x-3)2=x2,可解得x=256,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0 2 勾股定理直角构建 方法解读 勾股定理直角构建,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借助勾股定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串联,将线段长度转化为函数关系.该方法较为简单直接,通常所涉线段均可以转移到同一直角三角形中. 例2 如图4所示,已知线段AB=10,点C在线段AB上,AC和BC分别为⊙A、⊙B的半径,点D是⊙B上的一点,AD与⊙A于E,EC的延长线交⊙B于F. (1)求证BF∥AD; (2)如果BD⊥AD,设AC=x,DF=y,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并写出对应的定义域. 解析 (1)因为点E和C均在⊙A上,点F和C在⊙B上,所以AE=AC,BC=BF,则有∠AEC=∠ACE,∠BCF=∠BFC,进而可得∠AEC=∠BFC,所以BF∥AD. (2)该问求线段之间的函数关系,因为BD⊥AD ,BF∥AD,所以∠ADB=∠DBF=90°.可推得BO=10-x,所以BD=BF=BO=10-x. 已知△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DF2=BD2+BF2,所以y2=2(10-x)2,整理可得,y= 2(10-x),其中0 3 面积模型综合构建 方法解读 面积模型综合构建,即构建面积模型,结合面积公式、相关线段转换策略来构建一种方式,该种策略主要适用于与面积相关的函数关系问题中.对于常规的图形,可直接利用面积公式来构建,不易求或不规则的图形面积则可以先转化分割,再构建的方法. 例3 如图5所示,扇形AOB的半径为2,∠AOB=90°,点C是弧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和B重合),OD⊥BC,OE⊥AC,垂足分别为D和E. (1)在△DOE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若存在,请指出并求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设BD=x,△DOE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对应的定义域. 解析 (1)简答,DE的长度保持不变,且长度为2. (2)连接OC,过点D作OE的垂线,设垂足为点F,如图6所示. 根據已知可推得∠BOD=∠COD,∠EOC=∠EOA,由角度代换可得∠DOE=∠EOC+∠DOC=45°.在Rt△DO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DO=OB2+BD2=4-x2.因为DF⊥OE,∠DOE=45°,则DF=OF=224-x2, 所以EF=DE2+DF2=22x. △DOE的面积可视为△ODF和△OEF的面积之和, 则y=12(OF+EF)·DF =12224-x2+22x·224-x2, 整理可得y=4-x2+x4-x24(0 总之,圆中的函数关系问题总体上可分为线段和面积两类,对于前者可利用三角函数关系、直角勾股定理、平行相似比例策略来构建,面积类问题则可以立足面积公式,利用面积模型综合构建.探究学习中需深刻理解构建策略的原理所在,掌握构建思路,立足问题探索方法,积累解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