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05-30 10:48孙宇峰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文章重在介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包括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借此助力其他教师优化政治教学,增强政治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0-0025-03

引  言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明,本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发展需求为重点,以“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途径,旨在紧密结合理论观点与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建构正确认知,自我辨析,自觉实践。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师可以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以政治源于生活、归于生活思想为指导,架构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驱动学生与“生活”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逐步探究思想政治内容,建构正确认知,

积累良好经验,学会用政治、哲学、法治等观点分析、解决生活问题,增强政治认知,丰富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1]。已有实践证明,教师有效实施政治生活化教学,便于以生活为来源和归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切实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为入手点,有策略地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一、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

教学目标起着明确教学方向的作用。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离不开生活化教学目标。倘若教学目标缺乏生活性,教师就难以确定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等,会影响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地。对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之前,教师要先遵循“三贴近”

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研读《课程标准》,制订生活化教學目标,夯实生活化教学基础。

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先进性。党的实际行动创造“生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生活入手,挖掘相关资源,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使命、新时期的精神境界等。由此,教师便可以“生活”为抓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制订如下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了解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内涵;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了解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任务。

核心素养目标:体验生活,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做法,建立认同感;列举生活实事,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形成科学精神;结合红船精神、南湖革命纪念馆等,了解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员事迹,认识党的先进性,增强政治认同感和公共参与素养。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从生活入手,挖掘与党相关的资源,如党员事迹、红色基地等,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并以学生探究过程为依托,及时进行多元评价。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目标便于教师明确生活化教学方向,助力生活化教学有效落地。

二、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获取教学依据

教学内容是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依据。生活化教学强调知识源于生活[2]。生活中的思想政治内容无处不在,为教师提供了精选教学内容的便利。在实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之际,教师可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确定生活元素,进而走进生活,应用多样方式挖掘相关内容,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获取教学依据,打好教学基础。

(一)精选反映时事发展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指明了时事政治之于政治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关注生活,联系教学需要,挖掘时事政治内容,融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辅助学生理解所学,同时帮助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形成公民意识。对此,教师可以精选反映时事发展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仍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教师可立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背景,利用网络渠道搜集相关视频,将其作为教学内容,设置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驱动学生认真观看,思考问题: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此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探究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推动课堂教学发展。此外,部分学生会因此建构思想政治与生活的关系,自觉地在生活中关注时事政治,开阔视野,丰富储备,发展公民意识。

(二)精选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是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之一[3]。当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时,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尤其无法迁移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影响生活化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建构学生生活与思想政治内容的联系,挖掘学生熟悉的事件作为教学内容,推动学生探究。

以“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为例,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观看直播,认识了李子柒。在教学中,教师可立足学生的认知情况,挖掘与李子柒有关的直播视频、新闻等,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此,教师提出任务:“了解李子柒发布100多项传统手工工艺及作品的历程,分析传统文化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在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会关注生活内容,迁移生活经验,以生活为入手点,梳理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有效认知。

三、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课程内容活动化的实践体现。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创设生活活动的“法宝”。生活化教学具有情境性、体验性、探究性等特点。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生活化教学特点,应用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创设生活活动,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一)体验式教学,创设体验活动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实践表现,也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方式之一。体验式教学重视师生情感交流,便于师生在交流知识的同时,建构和谐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是建构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乐于探究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创设诸多体验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直观感受活动等,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创设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以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履行的职责以及履行职责的做法为要点,书写演讲内容,并根据具体内容,畅想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会做什么,继而进行宣讲。根据学生宣讲的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如此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思想政治的主动权,还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便于理解课堂所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体验角色的过程中,能获取学习乐趣,增强学习欲望,增强政治学习的主动性。

(二)情境式教学,创设情境活动

情境式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有计划、有手段地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体验,驱动学生积极参与,辅助学生掌握所学,锻炼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的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体验、感悟、内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生活化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能力,情境是学生形成能力的载体。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

以“我国的社会保障”为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件播放“2022年基本建成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视频,将学生带入生活场景中。立足视频内容,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为什么要不断地完善社保制度?”在提出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接着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碰撞思维,初步认知社会保障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接着,教师立足小组交流结果进行总结。如此不仅使学生对社会保障的功能建立了认知,还使学生切实了解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情况,便于储备生活经验,建立社会责任感。

(三)议题式教学,创设议题活动

议题式教学是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而提出的一项理论创新,可使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议题,创设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探究学科知识,锻炼学习能力。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总议题为中心,以分议题为支架,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从部分到整体建构良好认知,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內容确定议题,创设议题活动。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例,本节课内容具有生活性,同时理论内容较多。基于此,教师可先梳理教学内容,确定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接着,以总议题为中心,分解理论概念,设计分议题,制订课前、课上和课后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结合理论与实践,自主辨析。比如,在课前,教师呈现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新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在提出议题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利用教材、网络等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在课堂上,教师可创设展示活动,鼓励小组毛遂自荐,展现本组的议题成果。教师要在肯定学生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使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教师可提出新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任务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借此推动学生继续探究。由此可见,应用议题式教学,不但可以使各个教学阶段建构密切联系,生成搜集活动、探究活动等,还可以使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思想政治,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四、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助力教学增效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起着激励、促进作用。《课程标准》指出,要让教学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的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依托,贯穿始终地评价学生,助力学生逐步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实现教学评价作用的关键。

(一)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

综观传统教学评价,其内容往往以学生认知状况为主。如此单一的评价内容,使思想政治教学评价出现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在体验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学生以生活为依托,不仅建构了政治认知,还锻炼了相关能力。所以,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打破认知状况这一评价内容的限制,融入能力内容,实现教学评价内容综合化。

例如,在进行“政治生活”生活化评价时,教师在评价学生知识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可对学生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对党的拥护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由此全面了解学生,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二)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方式是影响教学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政治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学习过程为切入点,多样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对此,在实施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抓手,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效评价学生。

例如,在“经济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日常教学过程,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学习表现,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审视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发现自身的学习情况、学习不足和学习优点等,将其记录于成长记录袋,完善评价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定期组织书面测试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将学生成长档案袋与学生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全面评价学生,在肯定学生进步之处的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自我,由此增强教学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便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在实施高中政治教学时,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理念,应用适宜策略,如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建构生活化教学评价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政治课程内容,建立良好认知,锻炼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柴浩.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17):141-142.

【2】黄海芳.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03):41-42.

【3】张文燕.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推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目标落实[J].新课程,2020(42):13.

作者简介:孙宇峰(1983.6-),女,江苏镇江人,任教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娄庄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