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德育的策略

2022-05-30 05:50黄莹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初中物理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学科知识传授上,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将智育和德育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物理教学应该与德育有效结合。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认真地研读物理教材,深度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积极、正向的道德情感培养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和优良的人生态度,最终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施德育;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黄莹(1984—),女,江苏省镇江市江南学校。

德育即陶冶学生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育人”作用,在物理课堂中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道德思想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优良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要遵循“教学为主,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来开展物理教学,转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教学思想,利用物理教材中丰富的德育素材,充分发挥德育优势,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德育的几项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1]。

一、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融合德育时,教师能否凭借自己的教学行为将初中生引导至正确的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直接又深远,学生受教师长时间的熏陶和感染。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塑造的重要时期,他们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知识,还必须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二)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指教师在物理课堂渗透德育时必须要保持耐心,能够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教师应该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做到循循善诱。教师要准确把握本班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其认知水平,在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向学生讲明某个现象或事物中蕴含的道理,以此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在融合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刻意“灌输”,而是要寻求恰当的时机,找准德育和物理知识的“切合点”,在合理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德育引导,避免突兀。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德育,通过表扬、激励评价来引导学生,使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2]。

(三)因材施教原则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在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家庭环境、认知水平以及思想认知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在物理课堂融合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尽可能地依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德育实施方法,以此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把握和内化。在落实这一原则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包括其认知水平、思想状态以及品德表现等,还要摆脱“一刀切”的传统做法,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实施策略。

(四)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養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3],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只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并不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的道德思想或素质品德体现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晓理不能脱离实际,要有针对性;导之以行,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规范付诸实践,让学生不断内化优秀的道德思想,并将其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上,从而实现言语和行动的一致。因此,教师要设计丰富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养成具体的品格或品质,从而强化德育实施效果。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实施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物理学科不仅涉及许多物理现象和知识,还包含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向学生普及或介绍科技来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体会到我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科研工作者的艰辛,并向科研工作者学习,从而形成热爱科学的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学生将个人学习与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的热情,激发其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声的利用》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声”在军事上的有效利用。首先,教师介绍雷达(无线电定位器)的原理,即模仿蝙蝠身上的超声波回声定位,以此创造出在军事上用来定位的雷达,然后向学生展示蝙蝠的图片,使学生深入了解蝙蝠是如何凭借超声波来辨别方向和位置的。其次,教师介绍声呐系统。声呐系统可用于海洋深度探测,还可以用来勘测海底的地形等。最后,教师进一步点出蝙蝠和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自然界的动物或植物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科学启发”,科学家们利用它们的优点来创造出适合人类使用的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一教学方式将德育蕴含于物理知识介绍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科学、尊重大自然的正确思想。

(二)借助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品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宛如一座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带给我们动力。无数科学家在其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付出、执着坚持让人感动。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先进人物的事迹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来进行德育渗透,传扬先进人物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4]。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事迹。贝多芬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贝多芬27岁时就患上了耳疾,30岁之后耳疾日渐严重,在45岁时完全丧失了听力,这对于一名挚爱音乐的艺术家而言是无比残酷的。但丧失听力的贝多芬却没有因此放弃创作,他想了一个办法:把一根木棍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然后用嘴咬着木棍的另一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听”琴声。贝多芬将他的全部精神投入他的音乐活动中,他在失聪后指挥《第九交响乐》时,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但由于完全听不见声音,贝多芬的指挥有点混乱甚至滑稽,但全场观众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演奏结束后,观众对贝多芬报以长久的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对贝多芬执着精神的肯定,是对贝多芬身处逆境依然顽强不息的鼓励,是观众内心波涛汹涌的感动。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事迹,不仅让学生知道通过木棍可以感受钢琴产生的震动,经过骨传导能感知到声音的声音传播案例,还让学生体会到了名人身上不服输、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坚强不屈的品质。

(三)多媒体展示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教师一味地通过“口授”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德育理论,难免会损耗初中生学习优秀德育思想的热情,甚至还会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其掌握物理知识,更不利于培养其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向学生展示具体的事例,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宇航员登上太空、月球的视频和资料。宇航员在有氧船舱内可以直接开口与伙伴进行交流,但是出舱之后就需要依靠无线电和人交谈,学生通过这一现象能加强对声音传播特性的认识。教师甚至可以利用娱乐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地心引力》这部科幻片的某个片段。这部电影对白不多,以此烘托出外太空寂静无声的特点。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传授物理知识和原理,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和宇航员的默默付出,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初中生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而且还应从小树立为科学付出的抱负。

(四)挖掘生活真实素材,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有意义的教学素材或德育资源,在课上向学生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或学生熟知的事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来学习先进的德育思想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将德育真正地落实到学生实际行动中。

例如,在教学《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图片:第一张是“禁止鸣笛”的标志。学生在学校、医院等场所均可以看到,这一标志要求人们不能鸣笛,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病人的休息等造成影响。第二张是公路上的隔音屏障。隔音屏障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公路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第三张是带着隔音耳包的起飞指挥员。起飞指挥员为什么要佩戴隔音耳包呢?因为航母在起飞时会产生巨大的噪声,给人带来不适……通过观看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连接,对物理课程的“陌生感”会降低,理解物理知识会更轻松,同时还有助于其形成遵守规则、自我约束的意识。

(五)设计物理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将课堂理论与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做中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其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其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声现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事先调查好本班学生的兴趣,比如有热爱宇宙、航天的同学,也有觉得海洋神秘莫测的同学,还有对环境有着自己独特思考的同学,等等。接着,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项目主题,选择相同主题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探究小组。比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噪声的危害”这一项目,以此开展自主合作式探究活动。首先,该小组成员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查阅等方式收集与噪声危害相关的资料,为调研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小组成员在组内讨论对项目主题的认识,并合作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于噪声的了解以及噪声给他人带来的不适或危害等。最后,小组整理、分析和汇总调查到的数据,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得出课外实践成果。这一类课后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初中生获取信息、综合实践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减少噪声污染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声现象》一课中就隐藏有如此多的德育资源,那么整套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更是不胜枚举。初中阶段德育的实施对于学生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原则来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利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活基础以及认知水平来设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德育情境,一方面可以为物理教学增添亮点,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把握物理知識的同时形成美好道德品质,稳定地提升其综合素养,最终实现物理教育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王堰鲂.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71-72.

钟建军.关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2):152-153.

史爱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学科德育实施课堂教学实践:以“平面镜成像”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7):25-27.

尹海波,魏金娉,姚夕忠.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7):78-80.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初中物理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