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生
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这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一项内容。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事业、对集体的责任心,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由此也可推理出:管是为了不管。即培养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学生自我管理不仅能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更能体现管理中的民主化原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更能增强学生的自律性。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就我从事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十多年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归纳总结如下。
一、大胆放权,给学生权利,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
培养自律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主题班会课、班级小法庭、人生感悟交流会、讲故事悟道理等形式进行。对于学生来说,最富有的就是精力,而学生的精力就像水,它可以载人奔向理想的彼岸,也可以冲毁堤坝,使人失足。学生也一样,他们的精力像水,学习知识就像渠道。部分比较调皮、不安分的学生,当他们原有的渠道注满水而还未来得及开辟新渠道时,那水就会溢出而危害他人甚至自身。倘若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善于观察且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会利用其长处正确引导,就可以做到将所有的消极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了定性的追求目标,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美与丑的区别,就能够自己改造自己,其自律能力会显著提高。
二、在全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组织各项学校和班级活动,并在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与评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能够全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传统的班级管理使“班主任”变成了“绑住人”。他们集权于一身,事无巨细地按自己的设想和计划来安排一切,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学生或是莫名其妙,或是手足无措,或是隔岸观火,帮不上忙,也不会帮忙。这样的管理效率不高,对正常的教学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反,若班主任能实行民主管理,相信孩子们具有同成人一样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的教育应是为孩子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在班内组织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且做到分工具体、责任到人和合理放权,自己仅充当他们的顾问、导演和教练,只在较难的事上给予指点,较复杂的事上予以帮助,则一切均可呈现另一番景象。从其他层面来说班主任工作量得以减少。
三、把权放到学生干部手中,充分体现了民主化原则
选好、用好班委会成员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绝对不能出现“千里马不常有”的现象,要选好、用好班委会成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能集全班学生智慧来进行管理,就可真正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一切同班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班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就会提高。
四、班委会成员轮流换岗,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若班级中出现一些平时比较好动好玩、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的学生,经常是受到其他同学的管理,他们觉得很不服气。轮到他们上岗时,让他们真正体会一下当班委会成员的不容易。这样换位思考的方法可以让所有人理解当班长的不容易,也就能够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长此以往,班风也正了,班级管理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全班的整体人均分和纪律分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学生自我管理可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班集体内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谐相处能力、自律能力、包容能力等。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必须使班内形成一個目标、一致的向心力、凝聚力。另外,班干部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公平公正,唤起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且要与学校各部门领导、班级内各科任教师及有关的社会团体建立联系,协调好关系。基于此,他们也就愈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处处以一个“合格中学生”“优秀中学生”的言行来约束自己。长期坚持下去,其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我管理,从时间角度分析,它使班集体内部的工作实现了“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目标。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它使班集体内的工作做到了“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大家在集体中形成合力,互相协作,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多做事,增强集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