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引领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022-05-30 10:48张琴
文理导航 2022年2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创新策略双减

张琴

【摘  要】“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使得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展现出新的气象,尤其在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更是呈现一派“推陈出新”的积极景象。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之下,也在追随积极的教学观念,展现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双减”政策重在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关注,因而小学数学教学想要充分发挥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更应从作业设计的创新做起,产出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形态的发展、能力品质的提升具备极为重要的正向影响作用,因而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之下,教师更应积极明确教学创新方向,令数学教学成为“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坚挺的推动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其在接触到极具抽象性或是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时,难以展开独立的思考,或完全地吸收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直观的教学引导,助力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对此,教师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之下,应当着手改革数学作业设计,以创新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使其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不仅能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能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学生在妙趣横生的作业中,也能充分感知数学学习由难化简的过程,从而能够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与精力,最终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更新作业设计理念,提升作业趣味程度

“双减”虽然以为学生减负为目的,但其政策的创新性有目共睹,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想要跟上“双减”的步伐,配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则更需要教师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置于首位。理论虽需实践去检验,但没有理论,更难以展开实践,对此,教师首先应当在思想上积极摆脱传统作业设计的束缚,从而为现阶段的作业设计注入创新元素,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业的趣味性、丰富性、针对性,而不是单一性和枯燥性。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理念的更新,不仅能够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程度,更能逐步化解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从而令其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其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做好充足准备。

例如,在《升和毫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认识到,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在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因此,教师可在展开作业设计时,多加引入生活元素,使得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待数学作业的完成,从而更易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同时,生活元素的融入,也能令学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产生熟悉感、轻松感,以此令其自主作业的信心倍增,促進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比如,在基础训练板块,教师便可运用生活图片,要求学生填写相关数据。例如,教师在作业中展示可乐的相关图片,提出“一瓶可乐约2500( )”的问题,要求学生填写,基于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了解,学生能够快速联想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做好所需填写单位的判断,从而实现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再比如,教师在知识巩固的板块,设计连线题,要求学生将一类物品,包括茶杯、热水瓶、水桶、墨水瓶等常见容器,按照其容量进行区分。学生在这样的作业过程中,或许会产生犹豫的心理,但大部分学生会及时去参考生活实际,通过查找实物,或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图片,便能有效应对。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作业的灵活性,收获学习趣味,从而更愿意在数学作业中投入精力。后续的应用作业设计,教师可主打生活问题,甚至可鼓励学生查找身边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从而令其感受到数学作业的完成乐趣,实现课余时间的丰富。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充分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并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现,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以轻松、热情的态度面对数学作业,感知作业的趣味性。

二、明确作业设计目标,减少机械学习产生

在传统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往往会将“练习”作为主要目的,因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或是解题能力,为学生布置重复性高、内容单一的作业,这是令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想要迎合“双减”政策的要求,真正为学生减轻负担,便应当对作业设计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升级”,避免以机械、枯燥的习题,充斥学生的课余时间。作业设计目标的明确,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局限于所谓能够提高成绩的计算能力、解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同样重要。对此,教师更应透彻分析教学内容,以其为依据,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目的性的作业,以此减少学生机械性学习的产生,从心理层面为其减轻负担,发挥数学作业的真实作用。

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形式,并能熟练把握和运用各种算法,从而在实际情境中,也能用对方法,提升效率。基于此目标,传统作业容易陷入机械循环的练习形式,使得学生在一遍遍枯燥的计算练习中,迷失学习方向,难以获得真实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便应结合“双减”要求,在展开作业设计时,首先应当以培养学生数用能力为目标,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业设计中,教师不应以通篇的算式呈现口算练习的重要性,这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导致其“越练越差”。因此,教师在作业中融入了多种题型,例如,口算算式形式被教师替换成口算过程的填空形式,使得学生在作业中能够注重思考,而不是仅关注结果。在基础的题目之后,教师又设计了图文并茂的题目,例如,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连线,将算式结果相同的进行配对,而算式的展现则通过卡通人物的“举牌”来实现,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令作业版面更具趣味性,以此促进了学生产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作业的后半部分,教师则可以生活实际为题目素材,搭配实物图,以整十数为条件数据,来引导学生初步展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运用。在这份“变化多端”但不失趣味性的作业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明显增强,以此实现了高效的课后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学生设计出一份不枯燥、较实用的数学作业,不仅避免了学生机械性学习的产生,也恰当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深层次认识。

三、拓展作业设计内容,促进作业层次展现

“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轻学生和家长双方的负担,因而也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会占据更大的比例,对此,教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在与学生的高频接触中,面对和解决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当意识到作业是促进学生反思、连接教师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想要突出作业价值和教师指导作用,便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将这种发展差异作为作业布置的准则之一,才能真正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对作业内容的适当拓展,促成作业层次的展现,从而令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需求的满足,以此为其强化基础、发展思维,实现不同目的的轻松而高效的学习。

例如,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旋转”现象以及相关知识点后,发现学生有时难以理解或是想象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也难以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因此,教师便可通过作业的拓展,帮助学生加以熟悉并运用旋转知识,实现对其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的相关习题,都以形状和色彩单一的图形为主,因而其较具基础性,能够为学生夯实基础,但仅凭基础的巩固,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提升实际的数用能力。因此,教师便专门进行“旋转”知识的作业拓展,将拓展作业以作业单的形式呈现,并将其分为基础巩固与拓展训练两部分,基础部分的知识层次在教材练习之上,拓展部分则更升一个等级,以此实现作业内容的分层。比如,在基础训练部分,教师安排一些选择题、填空题以及判断题,以图形旋转的角度、位置等知识为题目的设计方向,丰富题目形式和内容。接下来,在拓展部分,教师则以作图题和阅读题为主,帮助学生通过对色彩丰富的图形的观察,巩固图形旋转后的位置确定,以及图形旋转的过程分析。基于此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获得了巩固知识的好机会,而基础较强的学生对于旋转知识的了解深度則更进一步。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材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外习题的拓展,并通过不同板块的划分,习题难度的层层递进,使得作业内容的层次分明,以此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令其感知到数学作业的价值,改变其对数学作业的看法。

四、丰富作业形式设计,创造自主作业价值

数学作业常是单一的“刷题”形式,令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倍感压力,即使能够坚持,也只是从习题的练习中“窥见”数学知识的表面,而难以进行深入的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时,应当积极改进作业形式,令数学作业“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去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强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对作业形式的丰富,更能提起学生的作业兴趣,促进其学习参与度的直线提升,为其自主作业创造更为显著的价值,最终实现对“双减”政策的有效迎合。

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不能通过教师的直接灌输去实现,而是需要经历实际的操作,才能探及知识的深度,把握知识点的本质。基于此,教师便可将知识点的预习融入到作业中去,以此保证学生在课堂实践中,能够以清晰的思路、熟悉的操作来提升实践操作的效率。比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关系之前,教师便可布置一项实践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木棍,自行制作一个三角形,并将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罗列,并在课堂中提出。这样的作业灵活度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被充分激活,其学习自主性更是一路提高,以此感知实践操作于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创造了数学作业的实际价值。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从丰富形式的角度出发,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向,更能促进其学习方法的积累,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学生也不再苦于作业的单一性而无法集中精力,而是能够以更为投入的状态面对数学作业。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落地,为学生与家长带去了“福音”,但同时也对学校与教师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此,小学数学教师更应积极响应减负政策,将对政策的推进作为检验、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机会,以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展现积极的教学态度,重点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才能以更新的面貌、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双减”的实施与落实。

【参考文献】

[1]李雪芬.“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教书育人,2022(8):46-47.

[2]樊丽珍.“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2(13):62.

[3]朱玉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6):77-78.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创新策略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