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15:50:13张曦元
校园英语·下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初中英语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地交流和沟通,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下,“哑巴英语”学习现象日益突出。自然教学法的出现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有利的理论基础,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口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旨在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探究自然教学法在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教学法;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1983年,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和西班牙语教师泰勒共同创立了自然教学法(The Natural Approach),该教学法是由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演变而来,但在具体理论实践等过程中又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自然教学法的问世是建立在五个理论基础之上,分别是学习-习得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简单来说,该教学法强调教育者按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顺序和语言学习的自然顺序进行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在充满自信的环境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由此可见,该教学法与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理念十分契合,适用度极高。

二、自然教学法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要求依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制定,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进行教学,由于自然教学法主要是针对初级语言学习者,因此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初学者在面对或接触不同的生活情景时能够做到总体上无障碍的日常交际、话题讨论、各抒己见,最终达到有效交流的真正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自然教学法进行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相应话题的口语可理解性表达,而并非关注词汇量与语法的积累。

(二)教学原则

对于自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上的运用,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首先,自然教学法要求课堂语言输入必须是自然的并且是学生可理解的,即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认知范围的知识材料。其次,由于教师运用自然教学法是为了进行英语口语教学,那么在课堂上所有可输入性的目的语应尽可能全部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营造类似英语母语者学习的氛围及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更有利于学生未来进行口语表达。此外,语言初学者都很容易运用母语思维去学习外语,即用中文相应表达的方式去类比英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差错。在这个过程中,从自然教学法的角度来讲,教师在能够理解其外语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尽量不要打断其表达行为而进行纠错,这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其日后进行语言学习的自信心,使其出现不敢开口讲英语或者惧怕用英语进行交流等表现。但是,在课堂中对于语言表达错误的容忍并不代表教师要一直对其置之不理,使其一错再错,而是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对其进行改正,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尊心,又有效地实现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最后,在使用自然教学法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以自信快乐的心态学习英语。

(三)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听力理解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借助各种手段向学生传递自然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比如运用图片、视频、音乐以及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懂并理解相关材料含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要求学生开口进行表达,学生保持沉默是正常反应,也因此该阶段也被称为沉默期,即该水平阶段的学生还未具备进行相应口语表达的能力,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因人而异。

第二阶段,活用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可以通过简单的单词或短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活动,比如课堂提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使用以Do或Does开头的一般疑问句或以what, where, why, when, which等以wh-开头的特殊疑问句来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提问,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完成句子、采访对话补全等活动。学生在开口表达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尽量不要纠错,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实在需要纠正时,教师也应该尽量使用婉转的方式,比如直接重复答案,从而向学习者输入正确的句子。

第三阶段,活用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大多已经能够开口进行一定的表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培养目标相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口语的机会,比如通过展开小组活动、组织课堂游戏、班会、交流会、学生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语言交流重点在于语言的内容而非语法规则、词汇使用等语言形式。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相应的提问还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尽量使用以How开头的特殊疑问句进行提问,促进学生自主观点的表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阶段,中等流利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有意义语言输入和有效练习,大体上已经能够就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继续使用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语言强化,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随意交谈,其中话题的选择最好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在曾经的课堂教学中有过一定涉及的內容,即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并且能够使其进行一定的语言拓展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有意义、无障碍的交流表达,而非语音、词汇、语法的正确运用。

以上是自然教学法的主要过程及相应教学步骤,为新时代教师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思路。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完全按照各个环节进行,而是可以在自然教学法概念大体的理念下,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情境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流程,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教学案例

针对自然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及教学过程,本文教学案例将以初中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出发进行教学案例示范。本次所选话题是针对晚餐选择食物的交流,话题十分贴近生活并且简单易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能够做到掌握部分食物的表达以及给出选择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以下将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基本步骤对自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相关背景,即这是一对夫妻针对晚餐食物的讨论,然后为学生播放两遍文本录音(具体播放录音次数应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而定),具体文本内容如下。

A: Honey,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tonight?

B: It's up to you.

A: Hot pot?

B: No, I don't like hot pot.

A: How about pizza?

B: Didn't we eat it yesterday?

A: Well, how about seafood?

B: I do not want to eat seafood because I have a stomachache.

A: Then what do you want?

B: You decide.

第二步,录音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结对练习,并选择其中几对学生按照文本对该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复读展示。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实现由听到说的过渡,即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开口阅读,达成对文本词句的口头初级熟悉任务。

第三步,教师深入课堂,走入学生之间,随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应由易到难,比如首先问学生“Do you want to eat hot pot tonight?”,学生的回答可能是“No, I don't.”,那么此时教师便可顺势进行进一步提问“Why?”,此时经过刚刚的潜意识语言输入,学生会下意识地选择文本中的句式原因进行回答,比如“Because I don't like hot pot.”或自发进行知识的迁移而选择回答“I do not want to eat hot pot because I have a stomachache.”。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甚至可能将知识进行一定的内在结合而给出文本中并未存在的答案比如“Because I prefer to eat pizza tonight.”,对于这种回答,教师应注意抓住机会因势利导,顺势询问学生“So what do you think of pizza?”,在此过程中同时应注意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在进行日常生活对话,减轻其学习压力,使其更好、更完善,更全面地输出语言。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交流是不可控的过程,即使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有效的备课和相应的课堂准备,也并不是每个步骤和环节都完全会按照教师的设想来进行,不同的学生对待知识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即使对待相同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回答,比如对于上述同样问题“Do you want to eat hot pot tonight?”,学生很有可能回答“Yes, I do.”,那么此时教师也不要错过带领学生进行口语锻炼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进行生活化询问“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r friends do not want to eat hot pot?”,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对话练习。总之,这一阶段的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类似的提问,使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将知识真正内化完成英语口语的学习目标。

第四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并要求各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教师给出相应话题比如“Talk with your friends about what to eat.”,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发挥其想象力,想象该语境发生的不同场景以及对话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等等,以实现最终口语表达的熟练运用。

三、对自然教学法的评价

优势:自然教学法作为一种经典教学方法,多年来已经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了有效证实。在课堂中,自然教学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即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大行为动机,而这一点也恰恰与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此外,自然教学法的使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断进行目的语的输入,完善第二外语的学习方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语言,而非运用母语进行间接教学。同时,自然教学法由于对于目的语的积极使用,很容易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即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而不是站在中文的思维角度去理解问题,这无疑会促进学生的英文水平的提高。最后,自然教学法强调有意义的语言练习,即为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

不足:在自然教学法使用的过程中,相比其他教学方法而言,对时间的把握有更多的要求,即在目前45分钟一节课教学的情况下,很容易浪费课堂仅有的时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其对待错误可容忍的态度有可能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误解。总之,认识到一定的不足可以加深教师对该教学法的理解与使用。

四、自然教学法与直接法的对比

已知自然教学法是直接法的延伸和发展,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以下将主要从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进行阐述,以实现教师对于教学法更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从基本原理的角度来讲,直接法是“幼儿自然学语”理论,是仿照幼儿自然学习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的基本过程的教学方法;而自然教学法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即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习得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

从教学原则的角度来讲,直接法更多的是强调对语言的模仿和练习,而自然教学法是强调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输入适合当前学生发展阶段的目的语,或者说语言的输入和产出应该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从对待错误的态度来讲,直接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更改,而自然教学法对于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是可容忍的态度,即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产出性表达。

从适合应用的角度来讲,直接法相对更加适用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语言学习的要求,即更具有学习实用目的;而自然教学法相对而言更加适合日常交流,更加强调语言的日常使用和现实中语言能力的锻炼。

五、结语

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会有其优势和一定的局限性,自然教学法也是如此。它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并锻炼了其思维进行大量有意义练习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課堂有限的时间内能否实现对时间的把控,对待错误的容忍是否会在未来教学过程中产生其他阻碍,以及是否所有教师都能够合理准确地把握教学方法等等。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应更多地关注每种教学法独特的优点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运用、练习并得到提升,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杜银.自然教学法对初中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

[2]刘立群.自然教学法与英语口语教学[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83-84.

[3]李闹.自然教学法在低年级智障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100,161.

[4]李幸乐.自然教学法在农村初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42):111.

[5]佟丹丹.对自然教学法在自学考试英语口语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6]郑雯雯.自然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20.

作者简介:张曦元(1999.10-),女,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47:21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纪录片为教材的大学口语教学探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6:26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9:42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6:45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