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霞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是重点科目,其重要之处不仅体现在高考分数中,也包含于其为学生扩展思维的过程。针对高中学生独有特点提出的“读思达”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让高中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意义。本文将围绕“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供交流。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应用在任何阶段教学中的方法,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余文森教授所提出的观点基础上,部分一线教师将此教学法与很多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有很多的发现。因为本人目前的工作重心在高中数学教育上,所以将“读思达”教学法与高中数学相融合讨论,期待出现不一样的“火花”。
一、“读思达”教学法
(一)“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读”
“读”是“读思达”教学法中的第一步,也是打基础的阶段。从字面意思也不难理解,读即阅读,是指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输入过程。此阶段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科学的阅读是学习的关键,若没有足够的阅读能力,则很难理解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更别说深刻理解。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包括特殊的数学定义、符号的运用,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二)“读思达”教学法中的“思”
“读思达”教学法中的“思”是思考。从古至今流传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一直作为勉励学习的名言,此句深刻揭示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阅读是基础,那思考就是拉开差距的关键,虽然每个人接收的信息是一样的,但通过大脑加工后获得的内涵是不同的,得到的成長也是不同的,故而有差距一说。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主动说明是学生内驱力作用,内心有强烈的思考欲望,从而获得效果也是不同的[1]。
(三)“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达”
“读思达”教学法中的“达”是表达。表达是输出的过程,如何将获得的知识完整而清晰地表达出来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教师眼中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出现磕巴、不流利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问题,而可能是表达能力亟须提高。表达能力是学生展示自己、与他人交流的重要能力,所以千万不能忽视。
“读思达”教学法的每个步骤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也正是因为这几个步骤的完整性,才使得理论与学生的闭环学习完美适应。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耐心指导,也需要教师配合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提高。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影响人的行动,“读思达”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自主思考,并能够完整表述,旨在由浅入深完成学习闭环。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些小毛病,并且是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而往往正是这些小毛病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在学习“简单随机抽样”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读思达”教学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读思达”教学法的顺序,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什么叫作简单随机抽样,以及其包括几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随机抽样的概念等展示出来,然后在班级内找学生朗读,接着找学生进行分析,就会很容易分解出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放回式与不放回式,对比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将班级内的每位学生都调动起来,让阅读、思考、表达流畅地串联起来,无形中遵守“读思达”的秩序,会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
学习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更强一些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学生都是没有成长边界的,是有无限潜力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读思达”教学方法中的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特别是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独立思考方式的过程。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就有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逐渐形成数学思维,不断思考就是不断成长。所以“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特别的意义[2]。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的目的是要将其更好地运用。高中数学是为学生以后的成长道路打下基础的,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要尽可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有些学生不能将脑海中的想法完整表述的问题,“读思达”教学法中就有对这一方面能力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所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追求不仅是停留在成绩上,而是真正地能在实践中应用。所以说“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应用在任何阶段教学中的方法。
三、“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读思达”教学法中体现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能力
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基本的要求就是具备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都是学习能力的基本体现,三者相互配合促成学习的继续进行。没有这三种能力,数学的学习也不会扎实,也不会长久。数学科目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基本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以一道题目为例:已知集合,,则?
这是一道关于集合的题目,比较简单,教师可以结合“读思达”教学法,首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是两个集合的交集。其次思考这个交集是什么,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解答出来。最后可以让学生整理一下解题思路,并在班级内分享,促进交流与成长。“读思达”能力是基本的,高中数学题目的解答也需要在这几项基本核心能力的作用下完成。
(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双重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必经之路,这个阶段也有这个阶段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读思达”教学法具有双重性,体现在其既是学习手段又是学习目的上,二者结合在一起。学习数学时,阅读、思考、表达都是学习手段,单独来说,各项手段都是学生使用的方法,具有过程性。学习的目的也在于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经过“读思达”体系训练的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能力上都有明显提升,这就是此教学方法的结果性。在过程中提高,将内化能力转为外化提高,是目的也是结果,“读思达”方法不仅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提升读思达各项能力。
目的与结果为一体促成了“读思达”教学方法的双重性,这种性质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避免了错位成长的出现,对数学的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读思达”教学活动的性质
“读思达”教学活动具有主体性,也就是阅读、思考、表达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的任何形式,如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解、PPT的使用等都是促成教学主体的从属服务。将主要目的放在“读思达”能力上,而各种数学公式的学习、记忆、背诵等也找到了对应位置。从大方向来看,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其他科目具有相通性,提升学生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减少了学习中的阻力,使数学的学习更加顺畅。
一堂数学课程应是以数学知识为主要背景,然后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展现,“读思达”教学法适用于大多数的数学课堂。时刻保持“读思达”的主体地位,从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有目的就有了更强的动力,从而学习会更加有条不紊。
(四)“读思达”对成绩的影响
成绩不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唯一目的,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不用担心。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成绩是能力提升的一种外在表现。对高中学生来说,成绩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学生的成绩不是通过“读思达”能力取得的,那就是通过“死记硬背”、套路照搬获得的。相比来说“读思达”可以带给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后者是有时效性的,而且对学生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读思达”教学法可以不断刺激学生开发潜力,使其获得持续的学习能量,从而提高数学成绩,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一)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推陈出新
推陈出新是发展的关键,对高中数学的教学也是如此。保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力,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在学习“集合”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就自主进行,提醒学生需要关注的重点,带着问题去了解。首先是阅读,是指学生在进行知识接触,阅读关于集合部分知识的文字概述,并尝试将其化为自己理解的语言。在这之后,教师可以找学生来分享阅读后的收获,让阅读效果更直接的体现。其次是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是教师主要努力的方向,集合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类型,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最后是表达,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嘴巴表达出来,任何人都无法替代,这也体现了将学生主体性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二)提高阅读重复性,加深理解
阅读在数学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若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尽量提高阅读的重复性,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理解。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集合”部分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取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会使学生对“集合”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高中数学的学习是面對全体学生的,反复阅读对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都非常适用。
这里所说的重复不是机械性的,而是需要教师精心思考的。高中数学的学习是需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的,因为高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差异性会比较大。有一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在继续学习新知识时会有一些费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重复性对学生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还是以上文中提到的学习“集合”部分知识为例,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适当重复,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课堂刚开始时,“集合”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教师看似无意地多说几次也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记忆。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在学习到重点难点时,适当地重复会让学生有效提高对这些知识的重视。
(三)拓展思考深度,提高内在成长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定需要思考的,拓展思考深度,是帮助学生实现内在提高。思考能力是基本的,但每个人思考的结果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道题的解题方法可能不同,这就是思考结果差异性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拓展关于知识的深度,让学生了解范围扩大,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学生在考虑问题时会变得更加全面,也会更加有深度。这样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使学生的内在能力得到提高。
思考深度跟学生自身的能力有一定关系,也跟教师的引导有关系,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需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尽力引导学生掌握可持续的、更具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关于高中数学学习的思考。思考是需要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贯彻的,不仅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去仔细体会怎样更好地学习数学。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引导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考深度,这也是在拓宽学生的学习之路。
(四)多创造表达机会,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表达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手段,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方法。前者说的是学习成果,后者说的是学习过程。学习后的融会贯通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很多人说要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熟练运用,甚至可以运用知识去帮助别人才是真的学会,这就需要学生将自己所学展示出来,也就是需要运用到表达能力。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而真正能够帮助学生的还是学生自己,只有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疑问,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
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交流。表达也是实践,是对学生成果的展示,也是倾听和切磋的好时机。比如:在学习完一章新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梳理课堂活动,然后通过竞选或者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来到讲台上梳理的学生,因为有一些学生是被动型的,需要这样的机会来激发内心的原动力,让每位学生都将本章知识梳理成自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以便复习。
结束语
“读思达”教学法与高中数学的结合很有必要,教师需要不断将理论真正实践,磨合到最佳状态。使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提供便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阅读问题、成因与指导[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1):107-111,127.
[2]杨敏,邹安琪,章勤琼.项目驱动,让数学问题解决更具生命力: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与启示[J].小学数学教师,2020(1):72-75.